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英特爾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50% 數據為中心業務佔比接近五成

英特爾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50% 數據為中心業務佔比接近五成

新京報快訊(記者 梁辰)英特爾美國時間4月26日發布了2018年第一季度財報。財報顯示,該季度總營收為161億美元,同比增長9%,凈利潤為45億美元,同比增長50%。超過此前市場預期,受此利好消息影響,當日盤後股價大幅上漲5.52%。

一季度財報顯示,英特爾不僅未受到今年早些時候晶元安全漏洞爆發的影響,而且雲計算晶元市場的旺盛需求正在鞏固該公司的競爭優勢。

自從2016年4月,該公司CEO科再奇對外宣布轉型成為一家數據公司以來,這部分業務所佔比重不斷上升。在過去的一季度,以數據為中心的業務收入整體上漲了25%,佔總營收已經接近50%,創下歷史新高。

與此同時,英特爾預計今年將為完善產品增加投資。英特爾曾計劃投資145億美元用於新工廠建設和設備更替等,與三個月前相比,這筆預算又增加了5億美元。科再奇稱,英特爾已在內存、數據機、FPGA和自動駕駛上押注,不僅僅是參與競爭,而是要領導和重塑該市場。

具體業務來看,數據中心集團已經成為英特爾增長的推動力。由於英特爾高管層對此做出承諾,因此該部門是否能保持雙位數百分比的營收增長率成為投資者重要的參考指標。在第一季度,該業務同比增長24%,達到52億美元。為此,英特爾上調了全年業績預期,營收目標增加了25億美元。

英特爾CFO Robert Holmes Swan表示,預計第一季度的良好勢頭將持續到第二季度。歸屬在該業務集團的雲計算業務增長了45%,通信部門增長了33%,均超過了該集團的整體增幅。

尤其是針對5G,英特爾在平壤舉辦的冬奧會上,展示了和KT部署了迄今為止全球規模最大的5G網路。科再奇在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當2019年,5G開始部署商用時,英特爾將會提供從數據中心到邊緣計算的移動設備全部產品。

過去一個季度中,1月份爆發的晶元安全漏洞,影響了英特爾過去十年所做的幾乎所有晶元。英特爾曾對外表示,安全問題並不會對財務狀況長生重大影響,並針對漏洞提出修補計劃。英特爾早些時候針對過去9年中推出的所有受到已知缺陷影響的處理器,發布了固件更新。

漏洞之下,整個PC市場已連續下滑14個季度。第三方諮詢機構Gartner披露,2018年一季度全球PC出貨量下降1.4%。與此同時,英特爾競爭對手開始反撲。AMD本周三公布,一季度銷售PC晶元銷售額增長了95%,同時扭虧為盈,利潤達到8100萬美元。

不過,這僅令英特爾市場份額下降了幾個百分點。Mercury Research報告顯示,英特爾在PC和伺服器晶元市場佔有率仍高達95%。在這種情況下,英特爾客戶端計算集團營收一季度同比增長3.1%,其中商業和遊戲細分市場的增長達到3%。

英特爾招納了AMD前首席架構師Jim Keller,出任硬體工程的主管。Jim曾領導特斯拉自動駕駛的研究以及為蘋果iPhone開發晶元。不僅如此,2017年11月,英特爾還曾挖角前AMD首席晶元架構是Raja Koduri。

與此同時,英特爾正在拓展新的市場業務貢獻營收。財報顯示其內存晶元收入同比增長20%。但該業務仍處於投資期,Swan預計,該部門將在全年實現盈利。事實上,內存業務曾幫助三星一舉超過英特爾在全球半導體產業的營收排名。

另一條路則來自於物聯網和可編程陣列業務,前者部門營收為8.40億美元,同比增長16.5%,後者部門營收為4.98億美元,同比增長17.2%。這兩條路徑是英特爾為其尋找的未來。

在第一季度,對英特爾最大的質疑來自於下一代產品的演進速度,這也成為財報發布後分析師們普遍關注的問題。英特爾預計到2019年,10納米智能工藝才能實現量產,而非2018年。Swan表示,已引入設備,但尚未投入生產。

儘管英特爾競爭對手三星和台積電已經在製造10nm晶元,並開始籌劃7nm支撐工藝,但英特爾執行副總裁兼製造、運營與銷售集團總裁Stacy Smith曾對媒體表示,其他廠商的10nm工藝僅相當於英特爾的14nm的晶元密度,而英特爾在14nm製程工藝上保持著大約3年的領先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京報新媒體 的精彩文章:

高德交通負責人:沒有推出網約車 不存在「既是裁判員又是運動員」
滴滴進軍墨西哥市場 推出快車服務

TAG:新京報新媒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