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國科嘉和:依託中科院資源,全面布局智能製造中國智造新力量50人

國科嘉和:依託中科院資源,全面布局智能製造中國智造新力量50人

伴隨著中國製造2025,中國智造領域或許孕育著巨大的機會,也引起了不少資本的關注。中科院國科嘉和基金,也是高度關注智能製造領域投資機會的機構之一。近期國科嘉和執行合伙人陳洪武通過億歐專訪,介紹並分享了國科嘉和的中國科學院資源及在智能製造方面的全面布局。


2002年,中國科學院國有資產經營有限責任公司(簡稱國科控股)成立,代表中國科學院統一負責對院直接投資的全資、控股、參股企業經營性國有資產,行使出資人權利,並承擔相應的保值增值責任。國科控股參股和控股了聯想集團等一系列中科院背景的科技公司。國科嘉和基金是以國科控股為基石出資人發起成立的一級投資平台。成立於2011年,國科嘉和目前管理的資金總金額已達到百億元人民幣,覆蓋從Pre-A到Pre-IPO的各輪次,在物聯智造、移動互聯和服務、大數據與人工智慧、金融科技、安全、醫療服務、醫療器械和製藥等七大領域重點投資累計投資了近百家企業。

依託中科院的強大資源,陳洪武表示,國科嘉和可以給智能製造創業者同時帶來人才,技術和資源等多方面支持,這是其它很多機構難以同時具備的

人才與技術。中科院體系內聚集了中國頂尖的科技人才,研究員、博士、碩士等加起來合計超過15萬人,構成了豐富的技術人才庫,各類科技領域的先進技術和專家都能在中科院體系找到。

政府資源。中科院下屬研究所和公司遍布全國各地,出於產業升級的需求,各地政府多少都會和中科院旗下研究所或公司有項目合作,為中科院積累了強大的政府資源。國科嘉和熟悉多地政府的人才引進和雙創優惠政策,能幫助被投企業落地地方政府關係。

上市公司聯盟。中科院旗下也有自己的上市公司矩陣,到目前為止,國科控股直接控股的上市企業有26家,如聯想、科大訊飛、中科曙光、新松機器人、東方科儀等,參股的則是達到40家。2017年底,中科院成立了中科院上市企業聯盟,將旗下已上市企業和專業投資機構聚在一起,促進溝通和業務交流。同屬國科控股旗下兄弟公司,國科嘉和和這些上市公司有天然強聯繫。

基於中科院背景,成立之日起,國科嘉和一直堅持「做最懂科技人員的投資機構」。國科嘉和成立了來自中科院各院所的專家院士組成的專家顧問委員會,一方面能幫基金對潛在投資標的企業技術水平進行評估,另一方面也可以為國科嘉和的被投企業們提供技術指導和支持,提升被投企業的技術能力。此外,國科嘉和也經常組織沙龍活動,與相關領域的科技創業人員交流,分享國科嘉和基金孵化科技創業企業的經驗。用陳洪武的話說:「想科技人員之所想,急科技人員之所急!」

中科院的科技創業環境也為國科嘉和提供了豐富的項目資源。「除了很多大家常聽的高精尖前沿學術研究,中科院還有大量的投入在科技成果產業轉化,中科院也通過創業人員收益分配佔比更高等各種優惠政策,以及配套的基金體系等多種方式支持項目成果轉化。國科嘉和基金投資的不少高科技企業都是源自中科院的科研成果轉移轉化,如瀋陽科學儀器、國科環宇、國科量子、中科飛測、中科海鈉、賽科康侖、蘇納光電等。

雖然是中科院旗下一級投資平台,但陳洪武告訴億歐,國科嘉和基金的具體投資是完全市場化運作的。國科嘉和的VC基金、併購基金和美元基金都是市場化的,最根本的還是考慮為基金的LP創造投資收益。截止到2018年3月,國科嘉和已投資近百家科技創新企業,智能製造領域也是國科嘉和基金的重點關注方向。

陳洪武表示,伴隨著中國製造2025,中國製造業的產業升級將帶來很大的機會,未來中國智造將改變千家萬戶生活,因此在持續看好和布局該領域。國科嘉和將智能製造分為生產過程的智能化和產品的智能化兩個類,在這兩個方向產業鏈上縱深調研,尋找合適的投資標的。目前國科嘉和目前已經投了從底層晶元,到上游應用產品的20多個相關項目。

生產智能化,布局半導體,打破「芯」之痛

因為中興事件而在近期內引得全民關注的晶元領域,是國科嘉和早已布局的重要領域。晶元產業技術、資金、人才門檻高,回報周期長,核心技術長期被美國壟斷,中國晶元產業一直在朝「自主可控、國產替代進口」的方向努力。目前晶元90%要進口,未來國產替代機會非常大。

國科嘉和在晶元領域投資了多家企業:聯盛德、麗恆光微、中科飛測、景焱智能、蘇納光電、中科新威特等。陳洪武表示,這些企業在自主研發、打破國外壟斷、填補國內空白上,將相應領域的產品水平提升到國外同等水平。其中中科飛測做的是半導體與顯示液晶檢測裝備,景焱智能則主要做半導體後道封裝與自動測試設備。

除了半導體領域,陳洪武還在關注先進位造領域。他認為當前中國大量工業生產效率還很低,未來對工業生產的智能化改造,有很大機會。「多軸機械臂的國產替代、高端機床聯網、故障自動識別、人機協作等方面也都有很多新機會和空間,國科嘉和還將繼續在智能製造領域加碼加磅。」

產品智能化,從天空到地面

國科嘉和在航空航天、汽車智能、機器人、物聯網等細分市場都有投資布局,覆蓋從天空到地面的「智能製造」。

中國商業航空航天在2018年的熱度越來越高,陳洪武認為這個領域剛剛開始,未來中國商業航空航天有很大空間。國科嘉和完成了對微小衛星領域的天儀研究院和低軌道衛星通訊的LaserFleet的投資,在商業微小衛星產品、服務和衛星通信解決方案上前瞻性地做了衛星生態鏈布局。

新能源汽車及自動駕駛方面,國科嘉和也布局了:已正式量產開售的長城華冠國產高端純電動派車前途K50、自動駕駛方向的馭勢科技、推出第三代平行駕駛技術的慧拓智能和量產商用的77GHZ汽車雷達的行易道。

行業機器人方面,國科嘉和也投資了鈦米機器人、博遠航空和Precision Robotics等。鈦米機器人是國內首家醫療服務機器人公司,核醫學科服務機器人「鈦醫」和手術室物流機器人「鈦牛」已經在國內多家三甲醫院投入使用;博鷹通航自主研發了植保無人機飛控產品;Precision Robotics由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楊廣中帶領Hamlyn 手術機器人研究中心團隊成立,主要產品為單孔手術機器人。

物聯網方面,國科嘉和投資了縱行科技,公司的核心技術為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低功耗城域物聯網通信技術和嵌入式機器學習演算法 (ZETA AIOT),並已形成以」照明智聯網」和」建築大腦」為主線的行業應用整體解決方案。


與各種互聯網風口項目相比,智能製造類項目發展顯得慢一些,對基金的判斷力和耐心提出了高要求。陳洪武表示,國科嘉和在這方面有自己的優勢,將一貫堅持自己的投資原則和節奏做投資。項目選擇方面,國科嘉和更看重高技術門檻,且行業規模大的項目,且團隊的能力要與創業項目的需求匹配。「『To C』類項目在爆發前也需要花很久的時間打磨,『To B『項目需要客戶沉澱和積累,只要方向走對了,慢慢發展,機會有很多,項目未來獨立IPO或者併購都有可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億歐網 的精彩文章:

王慧文:做用戶剛需服務還一家獨大,最終結果只能是出現「四殺」
荷特寶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團餐領域新物種誕生

TAG:億歐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