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網友臨米芾,讓我給提一些意見!行筆中的細節很關鍵

網友臨米芾,讓我給提一些意見!行筆中的細節很關鍵

這是臨米芾的丹陽帖,這個領導還是比較不錯的,但是其中有一些用筆不對的地方,是筆法的問題,還沒有掌握到米芾的筆法,我找了幾點,然後分享一下。

原帖與臨本,有幾處地方是不太到位的。感覺此作者學書法的時間應該不是太長,所以我就說一些筆法硬傷,至於細節,只要符合原帖轉折,即使不像,也沒有提及。

首先看這個來字,這個字的一豎,一定要寫得有力量,你這個就太虛浮了。力量一定要收住,而且挑勾的時候要挑出去,不要接下一筆。

力量是有收有放的,如果緊接下一筆,就沒有放乾淨。

這是行筆太快所導致的,這一點一定要注意,非常重要。

還有「請」字,橫這樣,帶豎出來的時候,米芾駐筆了,這一下是重新積蓄力量,這個也很重要。尤其是高速行筆的時候,力量的收放轉換一定要交代清楚,這是專業與業餘的區別。

還有下邊「月」字,豎後接橫著是虛提,按筆,有一個力量。

這些細節都是米芾筆法的重點。

沉著痛快,風檣陣馬,就是說寫得快,寫的快,誰都會,但是從快中找到變化,這一點才是最難的事。

練習的時候,由慢開始就要把握到這些細節,只有熟練之後,才能在快中如意的運用。

「甚字」下的豎折,要折一下筆。

「一」字起筆就作用了一個筆意,啄,類似啄木鳥的嘴,永字八法中是短撇的稱呼。

啄,拉,頓,行。

小小的一個「一」字,瞬間完成動作不少。一定要注意。

一最簡單,只有一筆,所以寫出神采來最難。

像「航」,「舟」左重右輕,這是米字所有「舟」字的特點。這是關乎取勢。

我頭像中的航也是左重右輕,曾被人罵成「丑」「自造字」。我也懶得解釋。

因為你舟的取勢就有問題,所以後邊的亢就順拐了,寫出來就是正的,無勢,而且筆法也有問題。

關鍵是這三個轉折的地方,也沒有什麼好的辦法,我只能粗略的說一下,因為,米芾不止學二王,還學顏真卿,所以在轉折的地方都有一些比較圓的意味。

比如這「何」可裡邊第二轉的時候,用筆是從輕到重再到輕,變化的幅度,前後是有規律的。

如果大家經常寫米芾的字,大家可以發現一個問題,米芾所有的字,只要是涉及到右邊轉折的時候,多數會採取顏真卿的做法,多轉少折。

比如「角」,問題和你上邊的「請字下的月」一樣。

還有「來」,每次折筆都是重新積蓄力量,所以每轉必折。

寫出來的筆畫才是有彈性的。

至於其他的字,因為問題不大,所以就不過多深究了。臨貼,不一定非要做到像,但是一定要把筆法的「意」做到,就是當你領禮服的時候,一定要看清他這一筆,為什麼這樣寫?他的筆是怎麼運動的?他的這一筆和下一筆有什麼關係?

他這個比的運動是不是,符合毛筆的彈性,是什麼樣的一個規律?

這些都是要在臨帖之前,讀貼時候完成的思考。

如果想清這些問題,臨米芾就會事半功倍。

以上是我個人的一點意見,如果對你有幫助,請點一下關注,謝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米芾 的精彩文章:

硬筆不能臨米芾?原因有這些
米芾這幅字放大看,確實不一般

TAG:米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