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注意!這個警察都不知道的「公安局」APP,能把你的錢騙光!

注意!這個警察都不知道的「公安局」APP,能把你的錢騙光!

一年有365個日出

騙子就有365種套路

近日

深圳羅湖的張女士突然接到一通電話

「張xx是嗎?我是公安局的警察,我們這裡抓了一個拐小孩的陳x,搜出20多張銀行卡,其中有一張是你名下的!你是不是他的同夥啊?趕緊好好配合我們調查!」

張女士當時就被嚇到懵圈

趕緊按照「警察」的指示

在附近賓館開了一間房

GIF

在對方「

不要驚動任何人」

「別人來找你也不要理」的恐嚇下

張女士不接家人電話

人也躲在賓館裡不出來

張女士的家人聯繫不上她

遂向深圳市公安局羅湖分局蓮塘派出所報案

警方給張女士發送了反詐簡訊並及時趕到張女士所在的賓館。找到張女士後,民警通過表明身份並向張女士詳細解釋,張女士這才意識到自己陷入了典型的「冒充公檢法」騙局。

張女士稱騙子索要了自己所有銀行卡的卡號

並要自己查詢一個網址

在跳出的頁面下載一個名為「公安防護」的APP安裝到手機

張女士下載好APP後

又按照騙子指示輸入自己的個人身份信息和銀行卡信息

就在即將輸入銀行卡密碼時

民警及時趕到了,阻止了張女士繼續上當

我們再來看看這款所謂「公安防護」APP

這個叫做「公安防護」的APP

界面頂端「公安局智能警務系統」

幾個大字十分抓眼球,

還赫然使用著警徽的圖標,

可以說是以假亂真、像模像樣!

但是仔細一看……

咿?似乎有哪裡不對?

再看一眼

哪個公安局的警務App

會有這麼多錯別字?

不過,不少受騙人接到「警察電話」心情緊張

錯別字不認真看很難辨別出

不小心還真是容易上當!

騙子開發這個軟體也是下了功夫,想著被騙目標怎麼方便怎麼來,不再需要「轉賬到安全賬戶」,既防止目標產生防備又不耽誤收錢。等被騙者將銀行卡號、身份證、手機號、登錄密碼、交易密碼等一項一項輸完,基本就變為「裸奔」狀態了。

雖然「冒充公檢法」詐騙套路

已經有數十年的歷史,

但詐騙手段仍然在更新換代

詐騙分子的技術手段也在升級,

不僅是「公安局」APP,

前段時間還出現過

級別更高的「公安部」APP。

可以查「案件記錄」,

還能生成帶有個人照片和信息的

「檢察院凍結管收執行命令」。

大家引以為戒,

不要下載奇奇怪怪的「公安警務」APP!

多留個心眼

細心觀察

附上詐騙套路分析

快快收藏起來吧~

「冒充公檢法」詐騙套路分析

冒充「公檢法」進行電信詐騙,是所有電信詐騙犯罪中涉案金額最高的騙術之一,近來一直在更換不同的馬甲,比如「冒充公安機關稱涉嫌拐賣兒童」、「冒充快遞公司稱郵包涉毒」、「冒充通信管理局稱手機電話涉嫌詐騙」……這些不同的馬甲內在都是一樣的,騙子利用這些馬甲編造事主涉嫌違法的虛假「案件」,然後利用種種方式,例如讓其撥打114驗證其電話為真實公安機關電話以騙取信任、發送虛假網站鏈接給事主查看自己的「逮捕令」等等,加劇其恐慌心理,最終目的都是要求事主進行資金清查驗證或者將錢轉到「安全賬戶」。

第一步:騙取受害人信任

詐騙分子通過準確報出受害人個人信息,如身份證號碼、職業、住址等隱私信息,並通過網路改號軟體,將來電顯示號碼修改為公檢法單位的辦公電話之後給受害人打電話,自稱XX公安局(檢察院)工作人員,稱受害人涉嫌XX案件,並稱會有外地公安機關(檢察院)的警官與其聯繫。

第二步:威懾、恐嚇受害人

詐騙分子通常以受害人涉嫌洗錢、郵包藏毒、信用卡透支等違法犯罪,恐嚇受害人,並讓受害人登錄指定網站查看虛假通緝令、逮捕證等法律文書。同時,為了增強恐嚇效應,詐騙分子還會冒充公檢法等機關工作人員輪番上陣,讓受害人誤以為自己真的被捲入刑事案件。冒充XX外地公安機關(檢察院)工作人員,要求受害人辦理網銀以便核實自己的身份信息。

第三步:要求受害人轉賬

當受害人對自己違法犯罪提出質疑後,詐騙分子會給受害人「支招」,要求受害人將自己的資產轉入所謂「安全賬戶」,達到騙取受害人金錢的目的。有的詐騙分子還會要求受害人獨自到酒店開房,並利用酒店電腦進行轉賬操作,以避免被家人朋友看到後識破。

防詐提醒:警方不打電話做筆錄,「拘捕令」網上查不到

在冒充公檢法詐騙時,犯罪嫌疑人會通過非法手段獲取公民個人信息及身份證照片製作成假通緝令,並分不同的方式透露給不同年齡的公民。比如說對於年輕人,嫌疑人可能會通過偽造檢察院官網給其傳送「檢察院通緝令」;對於老年人,因為他們對於網路不夠熟悉,犯罪嫌疑人則會通過傳真的方式送達假通緝令。

警方做出提醒,在市民接電話遇到以下幾點時,一定要多加小心!

第一,通過電話筆錄詢問個人信息的。對此,公安機關表示,他們是不會通過電話做筆錄的,只有進行回訪,進行電話止付勸解等少數情況時公安機關才會採用電話形式。

第二,稱會將拘捕令傳真過來的。從「拘捕令」這一說法開始,就有漏洞,因為在刑事訴訟法中,其準確的名稱為「逮捕證」,是公安機關對犯罪嫌疑人實施逮捕的文件,一般由檢察機關批准。另外,也不會通過傳真形式發放,更不可能在網上查到。

第三,稱需要市民往某個安全賬戶打錢。公安機關表示,他們是不會讓人到銀行匯款到安全賬戶的,就算是交警部門,也實行「罰繳分離」,需持有效證件按正規程序在窗口單位辦理。

一秒識破「詐騙電話」

1、來電顯示號碼前有「+」的,如「+02083116688」、「+01089687619」,此類電話號碼都是通過改號軟體顯示的詐騙電話,接到類似的電話直接掛斷。

2、凡是接到自稱民警的電話,以各種理由要求群眾提供銀行賬戶、餘額、密碼等個人信息的,都是詐騙電話。

3、凡是自稱公檢法要求開通網銀接受資金清查或者要求匯款到「安全賬戶」的都是詐騙電話。

4、接到自稱公檢法機關的電話,並發送網頁鏈接要求群眾登陸查看 「逮捕令」、「通緝令」的,都是詐騙電話。

5、公檢法機關絕對不會電話辦案,如有疑問及時向附近派出所或向110諮詢和報警。

來源| 深圳公安發布 南方法治報、惠來周邊

編輯 | 黃子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深圳特區報 的精彩文章:

造福人民 當好新時代答卷人——五論改革開放再出發
機構搶先布局MSCI受益概念

TAG:深圳特區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