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節前警醒!行賄受賄方式的新動向

節前警醒!行賄受賄方式的新動向

思響哥薦:

來源 | 人民論壇雜誌4月下、人民論壇網(rmltwz)

作者 | 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博導,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 王傳利

轉載請註明來源

穿上電子馬甲的行賄受賄

中國是一個禮儀之邦。以前的節日前後,在中華大地上,幾乎同時流動著兩支規模不等、性質不同的送禮大軍,一支基本由市縣鄉領導幹部組成,他們上山下鄉,走遍村寨街道,為貧困的父老鄉親、烈屬英模送去黨和政府的溫暖;另外一支隊伍的人員構成複雜,有基層官員、企事業單位負責人、商販以及其他各色人等,攜帶貴重之物,神態詭異,偷偷摸摸地出入領導家門,借拜年之機送禮行賄。

經過這些年全面從嚴治黨的努力,有效地治理整頓了黨風和社會風氣,第一支體現了黨和政府溫暖的送禮隊伍依然火爆,而第二支行賄受賄的隊伍差不多已「銷聲匿跡」。

所謂「銷聲匿跡」,並非不存在或不發生,只是狡猾地改變了行賄受賄的方式方法而已。隨著現代網路技術的發展,電子禮品禮金市場異軍突起。微信紅包、支付寶轉賬、電子禮品卡、充值點券等花樣翻新、層出不窮。

我們這裡評論的送禮,不是指那些正常的、合理的交往。正常的人情往來,送禮者地位平等,送的禮物具有利他性,追求的是超越物質需求的「情」和「義」,雙方的友好交往具有穩定的長期性。

相反,那些大額的、超過一般性交往需要的微信紅包、支付寶轉賬、電子禮品卡、充值點券等,收受雙方的地位是不平等的。發巨額微信紅包者,為什麼不去給需要紅包的貧困人群發放呢?他們發送巨額紅包,是為了投桃報李,是為了獲得更多的回報。接受禮品的人,拿出來的是人民賦予的權力,獲取的是個人不正當利益。這不是典型的權錢交易嗎?

其實,無論是利用電子技術的微信紅包、支付寶轉賬、電子禮品卡、充值點券,還是傳統的實物,都是拉攏腐蝕領導幹部的「糖衣炮彈」。

因此,即便是小額度的禮金,也需要警惕。行賄者往往以開始接觸時的一點點「小意思」為突破口,出手越來越大方,一直到觸碰黨紀國法底線的程度,將受賄者送入牢獄。他們送的不是「禮」,而是把愛受賄官員送往牢獄的「通行證」。

狠剎電子行賄受賄風氣

在微信群里定向發送大額紅包、電子禮品卡等現象,是全面從嚴治黨條件下行賄受賄方式的新動向。

面對此種現象,國家既應該制訂專門針對電子行賄受賄的懲治規定,也應該沿用實物行賄受賄的規定來懲治電子行賄受賄行為。在這方面,美國《眾議院議員和僱員道德準則》的規定值得我國監察機關借鑒。

美國的這一準則規定,眾議員與僱員一般「要警惕非親友因為議員的身份或者議員在國會工作而贈送的禮品、給予的招待和好處。特別要警惕接受價值超過35美元的禮品」,「不許在一年內從他人,例如對國會立法有直接興趣的說客、外國人或其他代理人處,接受價值超過100美元的禮品。每件禮品價值超過35美元的即累計入年度總限額內」。根據公開的材料,2017年美國人均收入超過5.7萬美金,50美元最多相當於美國人年總收入的1/1100。

也許有人認為,美國等國家限制送禮,是因為他們不是人情社會,沒有東方國家的送禮習慣。此論不當,因為與我們同屬東方國家的日本,在《國家公務員倫理法》里規定,職員接受了事業者等提供的現金、物品及其他財產上的利益或者接受所提供的接待,必須按照季度報告情況,包括接受金額、時間、原因、饋贈者住址等信息。

剎住藉助電子手段的行賄風氣,必須嚴格落實我國關於打擊行賄受賄的各項法規條款。中國共產黨執政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針對行賄受賄或送禮不正之風制訂了不少嚴格的規定:

1985年中央紀委發出《關於嚴禁對領導幹部請客送禮的通知》

1988年以國務院令第20號發布《國家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國內公務活動中不得贈送和接受禮品的規定》

1993年的國務院令第133號規定,對外交往活動中,凡價值200元人民幣以上的禮品,一律上繳國庫;

1996年中央紀委在對《關於對黨和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在國內交往中收受的禮品實行登記制度的規定》中幾個問題的答覆中規定,「凡屬可能影響公正執行公務的即使是親友饋贈的禮品,也不能收受,收受的必須登記上交」;

隨著手機的大量使用,在出現了微信紅包這種方式後,相關規章制度里也開始出現了禁止電子送禮的規定。

2015年春節前夕,中央有關部門發出關於做好2015年元旦春節期間有關工作的通知》,提出「嚴禁違規收受禮品、禮金和各種有價證券、支付憑證、商業預付卡、電子紅包」。

修訂後正在實施中的《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第84條規定,「向從事公務的人員及其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等親屬和其他特定關係人贈送明顯超過正常禮尚往來的禮品、禮金、消費卡等,情節較重的,給予警告或者嚴重警告處分」。

當前我國關於禁止幹部收受禮品的制度是十分嚴格的。重溫這些規章制度,嚴格要求自己,有助於遏制電子送禮不良習氣的蔓延。

如何遏制電子送禮?

歡迎留言給思響哥

本期編輯 | 王思楠

原標題 |向違規電子送禮說「不」

原文責編 | 賈娜

聲明:人民論壇雜誌社原創內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複本微信號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人民論壇網 的精彩文章:

十個讓你脫穎而出的特質!
機關說話心得:這十句話真的會誤終生

TAG:人民論壇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