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日本人身材矮而且腿不直,日本專家稱:這全怪中國!

日本人身材矮而且腿不直,日本專家稱:這全怪中國!

原標題:日本人身材矮而且腿不直,日本專家稱:這全怪中國!



日本人給我們的印象一直是身材矮小、生性殘忍,相傳很多人還是「O」型腿,抗戰乃至近代以來,我們都稱之為「小日本」、「日本鬼子」,更有人戲稱「日本人是武大郎的後代」。

歷史上日本人身高確實不高,這是有歷史記載的。


早在東漢時期,日本就向中國進貢(當時日本還是100多個部落的野蠻地區,其中一個大部落向中國朝貢),光武帝劉秀賜給日本國王名號為「倭王」,倭即矮小的意思,唐朝中國稱日本人為「倭寇」,「寇」的意思是「賊」,相傳日本這個國名還是武則天給取的。



劉秀賜給倭國國王金印——漢委奴國王

可見,歷史上日本人的身高就很低。


相傳在宋朝時,日本人身高只有1.2米多,為了改善日本民族基因,日本還曾派本國女子到宋朝來借種,希望改良日本人種,提高下一代的身高和身體素質。


在日本戰國時代(1467-1615,大致相當於中國的明朝中後期),日本男人身高平均在1.5米左右。


據史料考證,比如日本戰國第一強將本多忠勝只有1.4米多,德川家康1.56米,豐臣秀吉1.4-1.5米,這些還是伙食好的人的身高,普通人家和婦女就更低了。


當時在日本傳教的歐洲教士,在日記里曾形容日本騎兵就是「一群騎著狗打架的孩子」!


清末到二戰時期,日本男人身高也特別矮,平均大概在1.6米左右,自日本戰國後300年間只提高了10公分左右。




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時合影,站在最右、身高最矮的那個是日本人。



日本外務大臣與丹麥駐日大使。


歷史上日本人身材矮小,有日本專家竟然稱:這全賴中國!

因為日本當時特別崇拜大唐,曾派人來唐朝各種模仿學習,對唐朝禮儀文化幾乎全盤接受,這其中就包括「席地而坐」(跪坐)的文化。


不僅家庭成人這樣,就連小孩也從小遵守,上課還要專門學習標準的跪坐禮儀。


長久以來,這種跪坐姿勢影響腿部血液循環和身體發育,導致身高矮小、腿型不直。




我們知道,跪坐是唐朝及以前中國家庭主流文化,中國人知道這種坐姿的危害,自宋以後就逐漸不再跪坐,而是換成了椅子、凳子,不再像以前那樣把身體重量壓在腿上。


而日本卻把從中國學去的跪坐文化一直延續到今天,要怪也只能怪你們自己。


日本只學到了中國的陋習,而溫、良、恭、謙、讓等很多中國優良傳統,他們卻一點也沒學到。



唐代盛行的跪坐文化



唐代盛行的跪坐文化


不過,話又說回來,日本在明治維新之後國力強盛,特別是二戰後,國民身體素質有了很大的提高。


據統計,戰後日本男性平均身高從1900年的1.6米增加到2010年的1.71米,女性則從1.49米增加到1.58米。


而2010年,中國男性平均身高為1.697米,首次落後於日本。


其實,二戰後日本得到美國幫助,經濟和人口快速恢復,日本政府於1947年正式頒布《兒童福利法》,為貧困家庭兒童提供如生活補助、食品、日用品以及教育、醫療、看護資助等為核心的救助和保護,特別是健康與教育方面的幫助,讓日本下一代國民身體素質和身心健康得到有力保障,這或許是近代以來日本人身高迅速增加的原因。


不管怎樣,日本人身高矮小也不能怪中國,這鍋我們不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何談歷史 的精彩文章:

北魏開國皇帝拓跋珪為什麼要娶姨母?來看看
中國古代戰爭的十大驚人奇蹟,薛仁貴超牛!

TAG:老何談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