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鬼谷子:好心沒好報,做事要通達人心,切不可一廂情願

鬼谷子:好心沒好報,做事要通達人心,切不可一廂情願

習慣是很難改變的,大多數人或多或少都有些自己想改變的壞習慣,改來改去改不了。而相比於個人習慣,大眾習慣、社會的習慣就更難改變。這幾天,因為晶元的問題,全部媒體都在吵吵囔囔。小部分人是冷嘲熱諷,發泄感情,過下嘴隱。大部分人則建議要以此為契機,大力發展自主晶元。在此,我想到一個著名的群眾心理問題。

一,對不起,不方便

春秋戰國時期,秦國建國比較晚晚,是小年輕。小年輕的優點是朝氣蓬勃,前途無量。缺點是弱小,稚嫩,見識淺。這個時候,常常被老前輩欺負,跟新人進入職場一般。魏國欺負他,楚國欺負他,趙國也欺負他……。反正列國瞧不起秦國人,甚至不願意跟秦國人走一起,覺得秦國又窮又沒文化,跟禽獸差不多,實在丟不起那人。秦國領導人去國外開會,人家也是愛理不理,不拿正眼看,接待水準超低,忒沒面子。秦國受不了這窩囊氣,憋著一口志氣,勒緊褲腰帶謀發展,可惜沒什麼效果,還是窮,國家到了崩潰邊緣。到了秦孝公這一代,認識到問題,搞發展也是個技術活,單有志氣不行還要講方法。但秦國文化水平落後,沒有人才,所以秦孝公向天下求人才,正好法家大師商鞅不被魏國待見,於是商鞅投奔秦國而去。

商鞅得到秦孝公重用,就在開始秦國推動變法,然而阻力非常大,從上到下沒有人說好的,不但上層的這些利益受損的舊貴族強烈的反對變法,連下層的老百姓也反對變法,理由很簡單——「民曰不便」,不習慣,不方便。不要小看這一點,因為老百姓「不習慣」,就要鬧,要造反,連太子都故意犯錯誤來表達自己反對的態度。群眾心理不可小覷,歷史上,任何一項新的政策,新方法,剛出來的時候,時常都是要遭人反對的,老百姓不接受,因為新政策往往要改變人們認知,改變人們的習慣。有過想改變自己的習慣的人就知道改變習慣多麼難。所以反對者只需要四個字「民曰不便」,就可以把新政策給打死。大家不管是做領導還是做老闆,你搞一個新政策,新辦法,不管看起來多麼的美好,多麼的為大家著想,只要違反大家習慣,大家一定會「民曰不便」,然後給你反對票的。這個時候,怎麼去引導,體現領導的水平了。

二,只要享受,不要過程

話說當時秦國僅一城就有上千人站出來說,這個新法如何如何不好,整個社會輿論基本上是負面的聲音。商鞅用強硬的手段把這些反對者處理了,但秦孝公聽到這些反對的聲音,心裡有疙瘩。秦孝公心裡雖然願意支持商鞅,但是三人成虎,眾口鑠金啊。一個人老聽到聽這個負面的社會輿論,到處都是反對意見,心裡難免動搖。 歷史經驗告訴我們,但凡搞變法,領導人的決心很關鍵。領導人一動搖,變法就搞不下去。宋朝王安石變法,神宗一開始很堅定的,搞到後面,各種反對的聲音出來之後,太后到神宗面前哭訴,神宗堅持不住,就妥協了,所以王安石變法反反覆覆。政策一反覆國家就折騰,老子說治大國如烹小鮮,治理國家不能折騰,國家折騰就出大問題。後世有人批評王安石變法加速了宋朝的滅亡,變法反覆恐怕佔了很大因素。在司馬光要廢新法的時候,大文學家蘇軾堅決反對,要知道蘇軾原先不支持變法的,蘇軾之所以要反對廢新法,理由就是新法既然已經推行,就不要驟然改變,改來改去,國家經不起折騰啊,不過沒人聽蘇軾的,新法全廢掉,然後宋哲宗繼位之後,又重新啟用變法派……宋朝就這樣反覆折騰,最後給折騰嗝兒屁了——扯遠了。

秦國變法還要不要繼續搞下去,秦孝公產生了動搖,就找商鞅來商量:我們變法初衷是強國利民,但是你看現在,上上下下老百姓很有意見,不支持。我們變法是不是搞錯了?面對秦孝公的這個疑惑,一般人可能會繼續講變法如何如何正確。但商鞅沒有從變法是不是正確來回答,因為當初變法的推行,是經過了激烈的討論的,變法的必要性講得已經很清楚了,該講的都已經講過了。此時商鞅如果再去論證變法的正確性,不過是老調重彈,把過去講過的東西再講一遍。所以商鞅沒有講變法,而是指出了一個群眾心理:「民不可與慮始而可與樂成。論至德者不和於俗,成大功者不謀於眾」。老百姓想要享受成果,想要舒服,但老百姓不願意承擔過程。

三,人心如此

天下事要改變是很難的,有時候要違反大眾的習慣,要和私慾做鬥爭。不要指望老百姓能體諒你的難處,自覺自愿支持你,不會的,沒有人會體諒的。你讓他不舒服,他就反對。老百姓是不會考慮你變法的動機和困難的,老百姓要的是享受是「樂成」。所以你建立這個不世功業,你要謀長遠利益,你不能聽老百姓表面那個意見。變法是和人性做鬥爭,領袖要有擔當,敢於承擔責任。

商鞅跟秦孝公講任性的弱點,秦孝公聽明白了,堅定變法意志,強力支持商鞅。變法十年之後,民風大變,社會環境改觀,夜不閉戶,路不拾遺,享受到變法成果,「秦民大悅」,老百姓很高興,當初講變法不好的那些人又紛紛來說,變法真是太好了。商鞅這個人性格刻薄,他批評這些人——當初你們說變法如何如何不好,現在又說如何如何好,你們這些是刁民,商鞅把這些人全抓起來處罰。商鞅變法成功了,但是商鞅本身是失敗的,因為他對「民曰不便」這個人性的處理,靠的不是引導,而是靠秦孝公的支持,暴力懲罰,他自己性格又刻薄,得罪很多人,支持他的秦孝公死後,被誣陷造反,抓起來殺掉。沒有一個人為他講話,秦國老百姓沒有一個感恩,戰國策記載說「秦人不憐」。戰國策作者寫下這個「秦人不憐」,其實有點憤憤不平,指責秦國人的意思。因為商鞅為秦國做了很大貢獻,最後死得很慘,完全是冤死的。戰國策是策士的教科書,商鞅雖然是法家,但也算是策士,都是給別人打工,同病相憐,作者為商鞅不平。

鬼谷子講謀劃要「通達人心之理」,你要了解人性人心的運作。不了解人心的話,謀劃是很難成功的。封建時代,秦國可以在秦孝公的強力支持下,用暴力手段把變法強推。現代社會,這樣強推就不行的。現代的話要講方法,用柔順的方法來引導,如果過去的硬辦法用不了,柔順的方法,又不會,事情就很搞成功。國學大師南懷瑾曾經對現在的一個社會現象做出批評,很多人做事只會喊口號,下決心,制定政策,但不講怎麼推行,怎麼引導人性。新政策受到人性的反彈的話,怎麼來解決?很少人去考慮這個問題,結果政策初衷是好的,但推不下去,「民曰不便」嘛!

四,感情支持,錢包不支持

講這個跟晶元有什麼關係呢?因為晶元製造出來是給人用的,也有「民曰不便」的問題存在。製造晶元難不難?難!當然很難,日本,韓國,搞半導體,沒有誰是一下子搞到世界先進的,是二三十年持續努力的結果。在做到先進之前,十幾二十年落後。那麼在走到世界先進之前,這個落後的產品,誰去用?讓你用,你用不用?你是老百姓,你要給自己買個電腦,一邊是英特爾酷睿晶元,一邊是龍芯,你會買龍芯的嗎?肯定寧願價錢高一點都要買酷睿,因為買龍芯「不便」啊——「吃雞」又不流暢,「王者」又卡,Linux又用不習慣,兼容性又不好,很多遊戲玩不了……。

網上很多人喊造晶元,情緒很激烈,但你讓他們用落後一點晶元,支持一下行不行,我跟你講,他們絕對會跟你講「不便」的——精神支持,鈔票不支持。這是沒有辦法的,老百姓「不便」,他就不接受!大家今天看三星半導體很賺錢,但是三星半導體在賺錢之前,也是虧了十幾二十年的,道理很簡單,產品一造出來就落後日美幾年,一造出來就是落後了,沒人買啊,不要以為韓國人就很愛國,一樣的「民曰不便」,垃圾東西才不要。三星虧得當褲子,差點就垮掉了。所以在我們產品還很落後的時候,怎麼度過「民曰不便」的這段時間,需要戰略的考慮。不要一廂情願的想,我們造出來,人們一定支持,精神是支持的,錢包支不支持就不知道了。

跟多鬼谷子,關注公眾號「鬼谷子長短手」,微信號:guigzcds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有趣的台詞 的精彩文章:

鬼谷子:說服要訣就這兩招,不洗澡的奇葩男人怎麼被說服
鬼谷子:要敢於拒絕,越是懦弱,越是被欺負

TAG:有趣的台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