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對不起,我不接受第三方的介入

對不起,我不接受第三方的介入

第-40-期

配圖-電影/《看不見的客人》

指望

 藍短褲

郁可唯 

00:00/03:59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清晰的清

不 對

是當局者覓,旁觀者輕,輕視的輕

刀不割你身上,你當然不會喊疼,也不知道有多疼。

沒有哪一件事,旁觀者、局外人會感同身受。

沒有切身經歷過,你也許不會明白事情因何而起,也不知道傷在哪裡。

一個事件雙方的當事人,最能切身感受事態的輕、重、緩、急。

清晰、冷靜、有條不紊,是面對所有事件的正面態度。

以正確的態度,對待事件,才能看清事物本質,並最終以圓滿的姿態解決事情。

而有的事,根本不適合第三方的介入。

就像本來是你我之間的事,我們當面說清楚,搞清來龍去脈,就可以解決。可你讓第三個人來和我說,什麼意思啊......

這樣的處事態度,恕不能苟同。能雙方圓滿解決的事,就不應該牽扯到第三個人,這是對當事人的最起碼的尊重吧。

只是,很多事不管你願不願意、接不接受,主動還是被動,都會牽扯到第三方。

而大部分事件,第三方的介入,並沒有讓事件有轉機,反而越來越糟糕。

地獄空蕩蕩,惡魔在人間。

良知被摧毀,善良被肆意踐踏,頃刻間,一個芳華正茂的年青生命被扼殺。

還記得2016 - 2017年,駭人聽聞的「江歌案」么。

被害人江歌,她就是被動地成為第三方,介入了朋友和男友之間的感情事件。

或許對於心理正常的人來說,這只是一個正常的情侶間的分手事件而已。

可偏偏,事件當事人的雙方:

一個是心理扭曲,暴戾無常,所謂的「品學皆優」的「高材生」;

一個是自私自利,只為自己著想,完全不顧他人安危的人渣,從而導致事件發展成悲劇。

並不是所有的第三方,都能精準的調解事態。

首先,如果通過當事人之口敘述事件的話,第三方看到的只是當事人願意讓他們看到的;了解到的,有可能是被掩蓋了一部分的真相,這就導致第三方掌握的事態存在偏差,有偏差自然不能精準、理性對之。

其次,還有一種情況就是,不明就裡被介入了一個事件,做了不明真相的吃瓜群眾,最後被當槍使,怎麼被「犧牲」掉也雲里霧裡。就像江歌那樣,被無良朋友所害。

所以,不要輕易摻和別人的事,你沒見過的事和你不知道的事,多了去了。

最後,是因為調解而介入的第三方,比如律師、顧問、諮詢等等。

不管發生了什麼,還是存在什麼不利的信息,都會被他們巧妙的輕視、避開。

他們中的不良者,目的就是儘快讓事件平息下來,雙方拿到相應的補償啊什麼的,這樣,他們也會拿到報酬,那事件就算是完了。

可是啊,真相遠遠不止於此。

或許,得到真相不僅僅是一個事件的結束,而正是另一個事件的開端。

GIF

在這裡,小編要強行給你推薦一部西班牙電影《看不見的客人》

西班牙電影在反映社會黑暗面的影視作品特別深刻、出彩,發人深省。

不看,你會後悔的喲。

有時候,有的事,不假手於人,也是一種涵養吧。

理性對待事件,尊重當事人,是成年人的基本素養之一。

所以,不論是大到關乎人生轉折,還是小到無足輕重的小事,只要不涉及刑事、民事等法律糾紛、違法亂紀的事,我都不願意接受第三方的介入。

自然,我也不會介入其他的私人事件,特別是感情事,被動、主動都不行。

因為,我特別怕死

年計劃200部的觀影量

到今天完成32部,我要加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尤倫卡 的精彩文章:

TAG:尤倫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