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怎樣7年賺到1000萬

怎樣7年賺到1000萬

圖片源於網路

圖片授權基於:CC0協議

之前的文章里我們提到過「財務自由」這一概念,其實大家對於財富自由的標準都不一樣,有的認為要有1000萬,有人認為要有3000萬才能財務自由。

雖然不知道多少錢能真正帶給我們財務自由,但我知道2、3百萬在西安肯定是自由不了,搞不好一套房一輛車的錢都不夠,我猜1000萬差不多,您覺得呢?

那怎麼才能賺到1000萬呢?別說,我還真的找到了一本這樣的暢銷理財書,今天咱就一起讀一讀。

《財務自由之路》——7年內賺到你的第一個1000萬

作者博多·費舍爾,德國理財大師,另著有暢銷書《贏家法則》和《小狗錢錢》。

一、窮人與富人的差距——財商教育

1、對財富的定義不同

富人往往對財富的定義更明確、更清晰,比如,三年內賺到100萬。作者建議我們,定義財富要有具體數字,寫下來形成畫面感,或者把你想擁有的生活,想像一下也形成畫面。

(我的建議是另外還要說出來,形成對別人的承諾,當然最好是對最親近的人立下承諾。)

2、對待財富和財富目標的態度不同

富人對待自己的財富目標往往更堅定。「我必須要有錢,沒有其他的選擇,因為我無法再忍受窮困潦倒的日子,更不希望自己這輩子就這樣了」。作者建議我們設立大目標,這樣一來,出現問題時,看向目標的視線就不會被擋住,自己會更清楚努力的方向。

3、賺錢的動力

富人賺錢的動力足,借口少,關注自己的優勢,並全力以赴。作者建議我們少問「為什麼」,因為窮人往往更多關注「為什麼」的不公平,而富人往往更多關注「怎麼做」的方法。

4、金錢觀不同

人們潛意識裡對金錢的態度往往是影響自己財富多少的根本因素。如果你內心深處認為有錢並不是一件好事,消極的看待金錢,那麼就很難變得有錢。作者說,想要擁有財富,這些觀點就千萬不能有:

金錢會使人變壞,變得墮落;金錢充滿銅臭味;錢財是糞土;不要為五斗米折腰;錢財乃身外之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有錢人都是調進錢眼裡的人,只有唯利是圖的人才能發財;有錢的人煩惱更多;有錢意味著要犧牲健康,要沒日沒夜的工作,沒時間陪孩子和家人;男人有錢就變壞,女人變壞就有錢;富貴在天,能不能發財都是命中注定的;人有錢了就會好吃懶做……

摒棄這些觀點的原因不在於它們是對是錯,而關鍵是看你的金錢觀是否阻礙你實現自己的財富目標。

如何改變自己固有的金錢觀?——回想自己對金錢的認識和看法來自於哪裡?向你灌輸那種想法的人富裕嗎?如果讓你與他交換人生,你願意嗎?思考過這幾個問題之後,再審視那種金錢觀,再做出相信與否的判斷才是理智的做法。

金錢其實是中性的,它能發揮什麼樣的作用,完全取決於你如何使用它。在我看來,金錢能帶來的積極影響遠大於它帶給我們的消極影響,尤其是文明越來越進步的當今社會,「佛系」這種生活狀態已經慢慢滲透到全世界青少年當中了。

(《現如今的年輕人》——《經濟學人》雜誌2018年1月15日封面文)

不光是歐美的青少年開始「佛系」,就連島國日本也出現了越來越多溫柔靦腆型的「食草系」男青年。

他們不抽煙、不喝酒、不打架,甚至他們發生性行為和工作賺錢的年齡都在推遲。

使得他們越來越佛系的其中一個原因就是,隨著家庭經濟狀況的改善,他們要承受的經濟壓力在不斷降低,他們的物質生活得到了極大的滿足,因此他們對金錢的渴求也越來越弱。

同時他們的受教育程度在不斷提高;通過科技和互聯網,他們對事物的認知也在不斷更新、迭代,因此他們這一代人的犯罪率也越來越低,這也算是金錢為社會帶來的一類積極影響。

也就是說人會不會變壞跟金錢的多少關係不大,跟很多其他的社會因素都有關。用通俗的話講就是,好人就是好人,給他多少錢也不會變壞。(但是這句話反過來可是不成立的,有些壞人不是真的壞,可能他們有了錢就會變好,儘管這樣的人可能不多,但依舊不能忽略。)

總之,不要把金錢「污名化」。不知道你又沒有發現,如今的所謂有錢人,早已不是過去「腦袋大,脖子粗」的「伙夫」形象。我覺得這很好的反駁了有錢人「好吃懶做」、賺錢要「犧牲健康」等負面觀點。

二、財務自由的「三步計劃」

1、財務保障

保證你6-12個月內基本生活的儲蓄金,應對不時之需。假如你生病了、失業了或是遇到了種種難以預料的麻煩,導致你目前無法工作,這筆錢要能夠支撐你度過那段時間,或是順利找到下一份工作。這筆錢不得隨意動用,不能用於任何有風險的投資。

假如你每月基本生活支出要3000元,那麼就要存至少18000元在銀行活期或支付寶(餘額寶)之類,可隨時支取的地方。

2、財務安全

靠利息就能滿足你基本生活需要的資金數額。假設年利率為8%,你每月至少需要支出3000元來維持基本生活,那麼,這筆財務安全資金的數額就應該是3000×12÷8%=450000。這筆錢的投資依然要以穩健為主。

很多人就把這45萬當做財務自由的目標數額,而作者認為財務自由不應該只是能夠滿足日常基本開支,它應該是能夠實現我們夢想中生活的保障金額。

3、財務自由

資產的利息收入等於或大於你的理想生活支出的資金數額。同樣假設年利率8%,你的理想生活支出是10000元,那麼財務自由的金額就是10000×12÷8%=1500000。

這150萬的投資原則是,無論出於任何原因,都絕對不要動用本金。

三、財務自由的「四大策略」

1、儲蓄

使人變富有的,不是收入而是儲蓄,它是最簡單的理財方式。社會上很流行這樣一句話:「錢不是攢來的,是賺來的」,道理沒錯,投資的確是賺錢的途徑,但是不攢錢拿什麼投資?借錢?!別鬧了,還了利息,還能剩下幾塊錢?

作者告訴我們,按收入的一定比例存錢,是最簡單的理財方法,是為了投資做準備。所以,必須存錢,存多存少,全看你的自制力。

當然,儲蓄不是一味的壓制消費,變成守財奴。有了一定的資產後,就可以用投資所得進行消費了。

2、投資

要投資,作者建建議我們先分清資產(投資)與負債。它們的區別在於:金錢是在流向你還是遠離你,流向你的就是投資,遠離你的就是債務。比較明顯的債務有,高利貸、拖欠信用卡、「裸貸」等等。作者還舉了兩個比較隱蔽的債務,幾乎是反常識的:

汽車表象是資產,實際是負債,因為從你買入汽車的那一刻起,汽車就開始貶值了,並且你還要為汽車支付很多費用,比如汽油、保養、保險、停車費、車位費、洗車、違章等等,它是在不斷地消耗你的金錢的。

自住房對於銀行來說是資產,而對於個人來講則是負債,因為每個月都要支付利息給銀行,錢是不停流走的,所以那些人又被稱為「房奴」。而即使是還清了銀行貸款,他們也無法獲得差價,除非他們把房子賣掉。

當然,作者也不反對投資不動產,但是要掌握好時機,計劃好自己的支付能力。最好的辦法就是用投資所得買房。

3、增加收入

方式很多,作者給的建議是找到自己的天賦和熱情所在,然後給自己三年的時間成為你所在領域的專家。

至於怎麼找到自己的優勢,作者也給出了一個建議:假設自己已經是所在領域的專家,給自己的產品或服務寫一則廣告,宣傳自己。這一過程會讓你發現自己是不是真的喜歡這一領域。

如果你實在找不到自己的優勢或熱愛的行業,也可以在所有能夠增加收入的工作中,找出收入最豐厚的工作,集中精力做下去,逐漸減少收入低又耗時間的工作。

4、再儲蓄

把增加的收入按一定比例存起來,再投資。如果你的慾望不高,依舊維持原來的支出水平,也可以把所有的投資收益都存起來,用於再投資。

要知道投資的複利效應往往大到驚人,時間越長,本金越多,複利產生的效果越大,所以投資得越早越好,投資的本金越多越好。當然,要記得使自己獲得「財務保障」和「財務安全」的本金不能動。

作者給出的一個投資原則是「一半一半」原則:即一半用於中風險投資,一半用於高風險投資。

以上四大策略總結起來講就是存錢、投資、開源、再存錢再投資。就像股神巴菲特講的,富有的秘訣很簡單,就是儲蓄,投資;繼續儲蓄,繼續投資

前幾天李笑來老師在一場關於區塊鏈的演講中,說到:「火爆的不一定正確,正確的不一定火爆」。想想生活中這樣的例子真的很多,比如大家經常講的「錢不是攢出來的,是賺來的」,就是其中一句。

其實除了今天這本書,之前的幾本理財書也都強調了攢錢儲蓄的重要性,咱應該明白,錢是投資賺來的,無論投資自己還是投資什麼項目。

投資的錢總是要積累的,不是不能借錢投資,要看利息是多少,投資回報率是多少,要看風險有多大……用自己攢下的錢投資,即使賠了也不影響未來。否則,要麼是「給別人做了嫁衣」,要麼就是下半輩子都要為債主打工。您覺得呢?

現在就開始儲蓄吧!

打賞給你的私人理財顧問 ↓

感謝您閱讀,歡迎您分享。

歡迎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訂閱號「不說話的牛」(XinSheng_XN),替忙碌的您讀書,與您共同成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不說話的牛 的精彩文章:

怎樣樹立個人自信

TAG:不說話的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