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劉邦殺了不少功臣,卻放過了善變的他!劉邦還誇他:他讓我了解稱帝有多爽

劉邦殺了不少功臣,卻放過了善變的他!劉邦還誇他:他讓我了解稱帝有多爽

古代人都比較重節重義,有時候還會用一句「忠孝兩難全」來掩蓋自己的不孝行為,畢竟那個時候皇帝是天子,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這普天下的百姓也理應優先為皇帝服務,但凡事也有例外,比如咱們最為熟悉的三國時期的呂布、劉備,這呂布是被稱為三姓家奴,劉備雖沒這稱號,但投靠過的人比呂布還多,這種人著實令人不齒,然而在他們之前也有一個多次跳槽之人,這人一生換了多次主人,最終跟著劉邦打了天下,劉邦當了皇帝後殺了不少功臣,卻沒有殺了這位善變的主,反倒是重用起他來,還稱讚他:「他讓我了解稱帝有多爽。」原因其實也很簡單。

劉邦劇照

關於劉邦登基後開始行鳥盡弓藏的事,大家應該都不會陌生,除了蕭何之外,還有一人也沒被殺,而且在蠢哥看來,這種人應該是最不能留的,畢竟他多次易主,根本就不像是能安心跟著劉邦乾的人,結果還被重用了,此人就是叔孫通。

叔孫通這人比起漢初三傑來說名氣要小得多,不過對於他這個人,儒生稱他為聖人,而有不少人也認為他是個小人,咱們先來看看他做了啥吧!他起初在秦始皇手下當招待博士,那時候秦朝還算強大,始皇死後,他繼續跟著秦二世干,這還算好,至此,對於他,咱們還能用「兩朝元老」來讚譽,不過他後來做的事就真配不上這名號了。

叔孫通劇照

他覺得秦二世並非有高瞻遠矚之輩,於是轉投項梁,項梁在定陶戰死,他沒有跟著主子一同而去,而是轉投楚懷王,楚懷王被封「義帝」後,他又投了項羽,當劉邦在彭城一戰後,他這才投了劉邦,就這麼一個到處跳槽,如此善變之人,值得被信任嗎?

在蠢哥看來,這種人即便是在劉邦登基後第一個被殺,一點也不會令人感到意外,因為一旦劉邦失勢,他必會再次易主,好在劉邦能力不錯,沒有讓這種尷尬的局面發生,只是為何要保住他的命呢?原因有兩點!

原因一:劉邦殺的大多數功臣,都是武將,武將一旦功高蓋主,擁兵自重,就會對他的皇位造成威脅,而張良之所以會有被殺的危險,那是因為他是「王佐之才」,不過還好他溜了。而叔孫通呢?他的才能並不足以威脅劉邦的皇權,所以只要他不犯事,能保住小命也在情理之中。

張良劇照

原因二:叔孫通提出了一項舉措,得到劉邦的讚許。當時劉邦剛登基不久,到了上朝的時候卻是他最頭疼的時候,因為這幫和他打天下的哥們也都是粗人,根本不懂得何為禮數,他這個皇帝當得就像是個山大王一樣,毫無尊貴的感覺。於是叔孫通便為他定製了一套宮廷禮儀,從此之後,無論文臣武將都必須按照制度上朝,這才讓劉邦感慨:「他讓我了解稱帝有多爽。

可不是嗎?如果當了皇帝,底下的臣子卻像李逵叫宋江那樣一口一句「哥哥」,沒事就嚷嚷喝酒吃肉,那成何體統?皇帝之所以為皇帝,還是需要一點威嚴來支撐的,從這點來看,叔孫通算是立了一件大功。不過在蠢哥看來,叔孫通這種頻繁易主之人,根本不配稱為聖人,而且他曾經諷刺過秦二世,又棄他而去,甚至可以說有點兩面三刀了,好在他是個文人,若是個武將,即便定製了禮法,讓劉邦感受這當皇帝的快感,估計還是會被劉邦殺,你們怎麼看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蠢哥哥 的精彩文章:

此2人都是丞相,一位活活累死,另一位整天混日子,2人卻都名垂青史
她比溥儀大19歲,也並非溥儀之妻,卻是溥儀最愛之人,後被日軍打死

TAG:蠢哥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