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抗戰中川軍戰死的最高將領,腳上的一雙黑布鞋布滿彈孔

抗戰中川軍戰死的最高將領,腳上的一雙黑布鞋布滿彈孔

原標題:抗戰中川軍戰死的最高將領,腳上的一雙黑布鞋布滿彈孔


民國三十三年,豫湘桂會戰爆發,長達8個月的時間裡,雙方100餘萬大軍轉戰河南、湖南、桂林等地慘烈搏殺。其中的豫中會戰,崗村寧次更是親自指揮近15萬日軍進犯河南,僅裝甲部隊就有610輛戰車之多,第一戰區30餘萬將士守土抗戰最終被擊潰,各部守軍奉命撤往豫西。


是年5月17日,倉皇撤退大軍中,作為主要將領之一的川軍第36集團軍司令李家鈺慷慨請命:「繼續西進,竊願殿後!」其後僅雲夢山一處阻擊戰,麾下104師即傷亡900餘人;突擊鐵門一線時,麾下178師彭仕復團長與日軍激戰時戰死。



其後3天的時間裡,日軍追兵迫近,李家鈺指揮麾下2個師的川軍,左衝右突,阻擊各路追兵。在第21日的晌午,川軍第36集團軍軍部突圍至河南陝縣的旗杆嶺,此地為一處谷底,日軍提前在此處設伏。


「當時我背著密碼本跟在李總後面,警衛連長唐克俊走在前面……」對於李家鈺將軍的最後一面,通訊兵黃開仁說那是李司令的最後一面,自己一輩子也忘不了。在遭到伏擊前,前沿負責警衛的川軍將士發現山坡上有人影晃動,但被日軍中的偽軍欺騙,最終走進伏擊圈。籠罩在火力網中的指揮部有100餘人,直接被打倒一片。「速調104……」那個師字,李家鈺還未寫完就倒在了黃土上,其後警衛連長帶著川軍將士不要命的往山坡上沖。當時的很多人,都是頭腦里轟的一聲,不敢相信一個集團軍的主將,就這樣馬革裹屍……



在突然遭遇伏擊之下,本應亂作一團的川軍,得知李家鈺戰死後哭聲一片,當即衝上山坡掩護,激戰數小時後,李家鈺被背回川軍陣地。其後在拱衛潼關的靈寶戰役中,川軍不少將士手臂上纏著白布上陣,紀念這位曾經的川軍名將。



同時作為一個軍閥,李家鈺又帶著傳統的局限,總是把恩義看得很重,麾下一個親信團長負傷後脫逃丟失陣地,被其忍痛正法,其後在戰報中卻撫慰其家人,寫成是戰死盡忠。「下邊的師長、團長在走來走去,他一個人盯著地圖沉吟。」在部下的記憶中,每遇大仗,戎馬一生的李家鈺總是相當冷靜,而對於戰機的把握,也是決絕果斷。


「男兒欲報國恩重,死到沙場是善終。」這是李家鈺手書,作為川軍中的一個小軍閥,他克己奉公,嚴父的臉譜之下,不允許子女坐自己的小汽車,因為要給前線省油料,而戰死後只給兒子留下了血衣亭,裡面是自己喋血沙場的戎裝,略顯寒酸的一雙黑色布鞋上也滿是彈孔……


「男兒仗劍出四川,不滅倭寇誓不還。埋骨何須桑梓地,人間何處不青山。」7年後,當年吟誦此詩出川抗戰的李家鈺,最後用骨血踐行了自己曾經的誓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拾文客棧 的精彩文章:

歷史的另類臉譜: 一省督軍下台後的少見場面, 每天都有人設宴餞行
歷史的另類臉譜:一位清朝鄉紳的三次蛻變,仍然難逃宿命

TAG:拾文客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