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價格、價值與價值觀,教您如何把握!

價格、價值與價值觀,教您如何把握!

世界因觀察者的不同而不同。

所謂價值規律,簡單的說就是:價格圍繞價值上下波動。價格很簡單,就是我們電腦屏幕上跳動的數字。那麼價值究竟是什麼呢?按照某國外書籍的說法,所有的買家都是認為價格低於價值的人,而所有的賣家都是認為價格高於價值的人。那麼價值必將是由眾多因素決定的,同時這些因素又因觀察者的角度不同而不同,並且也決不可能存在價值等於什麼的絕對公式。由此看來,市場存在的條件似乎就決定了參與者對於價值的「打分」,從根本上絕對不能是相同的!等一下,如果價格也是需要觀察者來打分的話,那麼這時價格與價值的界限已經開始變得模糊起來。

馬克思在《資本論》中忽略了資源的價值、科技的價值、資本的價值,而完全用社會必要勞動時間來解釋價值。也許資本的祖先確實是社會必要勞動時間,但黃金、石油等資源的價值又如何解釋?愛迪生數量龐大的發明又價值幾何?在我看來所謂價值,不過是馬克思為了他整體的理論體系而主觀添加的一個概念,並且他認為價值量應該是絕對的(不受觀察者參照系的改變而改變)。也許後來意識到價值不可能存在什麼絕對的標準,所以才引伸出所謂價值觀的問題。至少在他看來,價值觀是有好壞之分的,並且存在一個特殊(正確)的價值觀。這說明買家和賣家達成一筆成交時,他們其中必然有一個人的價值觀是錯的。

這不由得讓我想起經典物理學,為了解釋光的傳播而引申出一個絕對靜止(不受觀者著參照系的改變而改變)的「以太」。在我看來,馬克思的經濟理論在那個時代有其巨大的合理性,並且推動了社會的發展。我們可以清晰地發現,從亞里士多德的哲學;到歐幾里德數學;再到牛頓的經典物理學;最後到馬克思的《資本論》從本質上來說是一脈相承,共同組建了當時一種和諧的理論世界。他們都認為這個世界是簡單的、絕對的、剛性的,並且不受任何觀察者的不同而改變。

上個世紀一位叫做愛因斯坦的偉人鬆動了經典物理學大廈的一塊磚,最終導致了整個大廈的崩塌。遺憾的是,在哲學觀和世界觀上,當今人們腦子裡還更多的保留了亞里士多德的遺風。愛因斯坦告訴我們,相對性原理;量子理論告訴我們,測不準原理。其中無不都把觀察者擺到一個最為核心的位置,世界因觀察者的不同而不同!

對於無數的觀察角度而言,他們應該都是等效的,而不會有任何一個角度是特殊的。簡單的說,世界在不同觀察者眼中是不同的,而所有的觀察著的觀察並沒有優劣、對錯之分。

如果把相對論的思維方式引入經濟學領域會出現這樣的結論:價值對於不同環境、理念的人來說可以是不同的,而其中的任何一個結論都沒有對錯之分。在相對論中唯獨光速是絕對的,不受觀察者的改變而改變。那麼在經濟領域只有價格是絕對的,同樣不受觀察者的改變而改變。這樣就能推導出一個有趣的結論:價格是絕對的;而價值是相對的。價格是真實的;而價值是虛擬的。並且價格是唯一的,而價值可以是無限的,同時這無數個不同的價值中並沒有哪一個是特殊的。交易者對市場的感受不過是:自身價值觀形成的相對價值與市場絕對真實的價格之間的背離程度。

價值觀是抽象的,它來源於每個人頭腦中的信念。有意思的是,我們每個人頭腦中的價值觀也不是靜態的,相反它是極不穩定並且變化多端的。事實上,能夠影響市場的因素有無限多,而所有投資者考慮到的問題卻是有限的。那麼從「冰山原理」來看,交易者的信念都是斷章取義的、都是盲人摸象的。市場是什麼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交易者樂意於相信什麼。對於市場的波動而言,與其說是因為價值的變化,不如說是價值觀的變化。

投資者的價值觀無疑在受價格波動的影響而改變。對於大多數交易者而言,他們都存在相信市場是合理的信念。如果股市大幅度的上漲,那麼整個行業的所有角色都會尋找股市上漲的理由,從而忽略股市下跌的理由。在這個有上千隻股票的股市上,必然會存在250隻業績增長的股票,同時也必然會存在250隻業績滑坡的股票。如果每天分析、探討一隻業績大幅增長的股票,那麼市場將是一片光明而令人興奮的;但如果每天分析、探討一隻業績大幅下滑的股票,那麼市場將是一片黑暗而令人沮喪的。

國外某心理學家做過這樣一個試驗:讓被測者先在輪盤上轉動出一個數字,然後再回答「非洲有多少個國家」的問題。最後的實驗結果是:轉動出大數字的被測者,通常認為非洲的國家數量更多。如果人們對一個數字應該是多少沒有任何概念時,那麼他們甚至會以(明知的)隨機數字作為參照物,思考是比這個隨機數更大或者是更小。這說明什麼?任何交易者在對市場價值進行「打分」時,都不可能不受到真實價格的影響。比如,2005年交易者思考市場的真實價值比998點更高還是更低;2007年又思考市場的正式價值比4336點更高還是更低?按照信心理論的說法,交易者對市場的信心隨著上漲而不斷增加,隨著下跌而不斷減弱。這再一次證明,行情的波動是可以影響交易者價值觀的!當然交易者價值觀的變化,也同樣會反作用於價格。

這不由得讓我想起一個有趣的故事。從前在一個小鎮上,只有一個鐘錶店和一座寺廟的鐘聲能夠確定時間。每天敲鐘人都會去鐘錶店來確定時間從而敲鐘報時;而鐘錶店的老闆每天都根據鐘聲來調整鐘錶的時間。如果說,鐘錶上的時間能夠左右鐘聲;而鐘聲又能夠左右鐘錶上的時間。那麼小鎮上未來會出現的時間,絕對是不可預知的。

有意思的是,所謂價值是一個非常廣義的概念。他不僅包括能夠被經濟理論認可的內在價值,而且還包括一些「上不了檯面」的價值。比如,炒作價值。1999年小盤基金被炒作到凈資產的數倍;2007年的認沽權證再度上演「廢紙也瘋狂」的一幕;2000年轉配股上市被當作一種題材炒作……有時我在想,什麼是真理?任何事情被多次重複後都能成為真理!在大牛市中,配股被當作一種可以低價購買更多廉價股票的題材而被炒作;在大熊市中,配股被當作一種上市公司 「圈錢」的手段而使投資者避之不及。配股這種現象的好壞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投資者會用什麼樣的思維來理解。由此看來,坐莊的成敗並不取決於對價格的操控能力,而是取決於對市場參與者價值觀的影響能力。

這時的價值規律將變為:價格是所有參與者價值觀的綜合反映,絕對正確的價值觀並不存在。價格作用於所有參與者的價值觀,而所有參與者的價值觀又會反作用於價格。所謂價值不過是每個參與者根據自己對市場不完全認識而形成的信念,在頭腦中形成的觀點。

難道價值觀真的沒有優劣之分嗎?畢竟巴菲特通過其獨特的價值觀創造出龐大的利潤。如果價值觀絕對沒有優劣之分,那麼基本分析就沒有任何意義;如果價值觀存在絕對正確的標準,那麼基本分析就能必然的預知未來。有時我在想,是巴菲特的價值觀最終戰勝了資本市場,還是資本市場的現實迎合了巴菲特的價值觀。為什麼巴菲特出現在美國,而不是經濟泡沫破滅後的日本?假設在大牛市中,某交易者使用一種「獨特」的交易策略,每當價格從高點下跌10%就買入。結果震蕩中的牛市總是迎合這個交易者的交易策略,而使其獲利豐厚。這樣一來,與其說是這個交易者的交易策略戰勝了市場,不如說是市場迎合了這個交易者的交易策略。也許在巴西、墨西哥、日本,都存在著同巴菲特做著同樣事情的交易者,可他們不但沒有脫穎而出,反而虧損累累。

如果說巴菲特能夠必然的戰勝市場,我覺得有些牽強;但如果說巴菲特的成績完全來自於偶然,我同樣也覺得牽強。畢竟巴菲特的龐大利潤是真實存在的。那麼我們妥協一下,沒有絕對正確的價值觀;但可能存在具有優勢的價值觀。而這種具有優勢的價值觀也絕對不是一成不變的,甚至也不是事先可知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期海參考 的精彩文章:

滬鎳上漲再次爆發,因素是貿易戰?

TAG:期海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