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為什麼「一萬小時定律」對投資不適用?

為什麼「一萬小時定律」對投資不適用?

嚴格意義來說,「投資」也算是一種技能,關於技能的學習,不知道你有沒有以下的這些疑問?

為什麼中國圍棋大賽這幾年柯潔總是排名第一,而有的人經常是萬年老二?

為什麼科比被譽為球王,但是不能每次投籃都中,每次比賽都贏?

為什麼「諾貝爾經濟學」得主,對於未來經濟情況的解讀也經常出問題,或者是得出完全相反的情況?

通過這些問題,你會發現:實力最強的,在有些領域,是必然贏的,比如說圍棋領域。但是在有些領域,不見得必然贏,甚至有時候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隊友帶來的勝利,比如說籃球或者足球領域。

斯坦福大學教授在《實力、運氣與成功》一書中提出了一個「成功」公式:

成功=實力+運氣

並且列出了一個數據統計的結論圖:

不同的技能,實力和運氣在不同技能有不同的佔比 。

在這張圖裡面,偏左的是實力佔比比較大,比如說圍棋的實力佔比是100%,輸贏沒有任何一點運氣成分,第一名實力就是比第二名強,實力弱的不會排到第一名。

偏右是運氣佔比比較大的,比如說搖骰子運氣佔比是100%,輸贏全看運氣,在不作弊的情況下,你不可能通過提高「搖骰子的實力」來提高勝率。

在這兩個極端之間,都是實力和運氣各有不同比例的技能。

實力佔比大的技能,比如籃球是實力佔比80%,運氣佔比20%,實力強的籃球選手比如科比,投籃命中率必然很高,贏的概率也大,但是運氣也有一定佔比,在投籃的過程,球已經以接近完美的曲線進入籃框,結果顛了幾下,又跳出來了,這是誰也無法把握的。

對於實力佔比大的技能,要獲得成功,就是提高實力,最重要的就是「刻意練習」和「一萬小時定律」。

一萬小時定律:只要經過1萬小時的錘鍊,任何人都能從平凡變成超凡。

(你也許看過《刻意練習》和《異類》這兩本書的內容,就是提高實力的絕佳教材,不過《異類》提到的一萬小時定律,也不過是《刻意練習》中的一點延伸,甚至含有誤導的因素,所以你可以直接看《刻意練習》。)

運氣佔比大的技能,比如說政治、經濟、金融等領域,運氣佔比60%以上,即使是經濟學諾貝爾獎主,也很難對全球經濟做一個100%準確的預測。

運氣佔比大的技能,「一萬小時定律」可能就沒有多大作用了,甚至會起反效果,所以要分清楚你所要提高的技能,是屬於運氣佔比大,還是實力佔比大。

1

投資成功的運氣佔比有多少?

可能你身邊有一些人特別讓人羨慕,明明啥都不懂,第一年投資,竟然沒虧還賺了好幾十萬。

我有個學員,15年開始接觸投資,邊聽課邊做了一些投資,後來忙著照顧孩子一年都沒學習,一年後她告訴我投資賺了幾十萬,但是她知道自己沒有一丁點的投資能力,投資收益是沒法長期保證的,都是靠運氣,所以必須要更深入的學習。

對比我們這種第一次接觸可能只有小小的盈利甚至是虧損,經過幾年的時間掙扎才走上正確的投資道路上的人,只能感慨對方有「財運」。

趙正寶老師說:「別人賺多少錢,和我們沒關係,各有各自賺錢的運。」

這句話無論用在工作、創業還是投資,其實都是一樣的,因為這三者,運氣佔比都非常的大。

尤其是投資,運氣佔比是80%,而實力佔比是20%。

所以你會發現有些沒什麼投資實力的人,投資收益有一年甚至高過巴菲特的25%,於是就把投資定義為:賭博,或者是開始自以為是。

只能說投資是靠天吃飯,因為運氣佔比高達80%,這些運氣包含什麼因素?

主要是四方面:

宏觀經濟市場的運氣

投資市場的運氣

投資標的的運氣

個人的運氣

以全球來說,像08年的金融危機對大部分投資者來說,都是損失慘重,這是宏觀經濟對投資的影響,當然也有投資者避開了損失還獲得高收益,比如說巴菲特和達里奧。

以各國來說,目前最適合投資的國家就是美國和中國,國運強則適合投資;二戰的時候很多投資人投資了蘇聯,結果蘇聯解體導致他們損失慘重,敘利亞經常遭受戰爭,民眾的財產都很難保護,更不要說投資獲得收益了,所以要選對國家進行投資。

投資標的有多種選擇,但是千萬不要選擇「高槓桿」的產品,比如說原油、期貨、外匯等金融產品,選錯投資標的,直接增加失敗的概率。

投資市場有人會理解為牛市和熊市,正常來說,牛市大概率賺,熊市大概率虧,所以牛市出現了很多「股神」,不過是靠運氣罷了。

在宏觀形勢一片大好,國運強盛並且處於牛市的時候,個人投資也經常會虧損,因為還要看個人的「財運」。

宏觀經濟市場和投資市場,我們無法改變,可以借勢,投資標的選對很容易,真正可以改變的,是我們個人的運氣。

《了凡四訓》告訴我們,提高個人運氣,甚至改命的最好方式,就是: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做好事,可以提高你的運氣,甚至提高你創業、工作和投資的收益!

2

運氣佔比80%,就不需要提高實力了嗎?

《漫步華爾街》這本書提到一個「隨機漫步假說」:股票市場的價格,是隨機漫步模式,因此它是無法被預測的

假說支持者做過各種各樣的實驗,比如,讓一個參議員用飛鏢去扎財經報紙,如此這般選出 20 支股票作為投資組合,結果若干年之後,發現這個組合的表現竟然和股市整體表現相若,更不遜於所謂「專家」所推薦的投資組合,甚至比相當數量的專家推薦表現更為出色。

在更誇張的版本里,不是參議員,而是猩猩,不是用飛鏢選,而是被猩猩撕碎的財經報紙碎片里名稱依然完整的那 20 支股票……

既然80%靠運氣,既然都是隨機的,那麼還需要提高實力嗎?

為什麼巴菲特能夠連續52年年複合收益率達到25%?

難道靠的都是運氣?

很顯然不是!

在運氣佔比大的技能里,短期靠運氣,長期靠實力。

在投資領域,你可能可以稀里糊塗的連續幾年賺了錢,但是長期來看,很快就會虧完,因為長期靠實力。

所以在牛市很多靠運氣賺了錢的人,在牛市後期由於沒有任何基礎,不懂市場情緒,也不懂投資的基本面,最後虧的一塌糊塗!

既然投資短期靠運氣,長期靠實力,那麼就必須清楚:不要根據短期收益來預測未來的長期收益

投資初學者會犯一個錯誤,想著自己先試下做一筆投資,如果三個月內能賺錢,那麼就繼續投資,如果不行,就換掉。

結果就是這些初學者永遠會陷入營銷陷阱,你打開一個投資平台,比如說基金,你看到的都是近半年收益20%以上的基金,3個月收益10%以上的基金,非常吸引人,好像買了之後半年就漲20%的樣子。

但是如果一隻基金的基金公司和經理不是真有,而是靠運氣獲得的增長收益(你可以了解到市場也是很多靠忽悠騙錢的基金),根據《實力、運氣與成功 》中提到的「均值回歸定理」,之前漲的厲害的,遲早會跌回平均值,所以你「注重的短期收益」,大概率是長期虧損的!

有一句話對投資行為有絕佳的表述:投資在買的那一刻,結果也一定決定了

所以才投資之前,就必須做好所有相關的研究和決策,最後才是投資。

3

如何提高投資實力?

投資有多種選擇,但是有幾種我們不選,高槓桿的不選,沒有成長性的不選,沒有複利的不選。

經過這樣的高標準淘汰,能投資的,也沒有多少了。

巴菲特提到,投資只需要學習兩方面:

找到好公司並對公司進行估值

理解市場情緒

在你選對國家,選好投資標的,選到好公司,並且深入理解市場情緒,在低估的時候買入,還需要有長期投資的心態,不要有短期暴利的心態,還需要有一些運氣,才能獲得不錯的收益,所以並不是對於每個人都合適的。

另外,對於「好公司」的市場理解千差萬別,這也帶來投資的多樣化,沒有唯一答案。

吳軍在《見識》一書提到一位朋友,他對好公司的標準非常高:有獨一無二的價值,在行業有說一不二的定價權

對於一些公司他朋友一定不會投資:短期看帶不來現金,長期看,世界有它沒它是一樣的

即使一些很多人看好的公司,比如小米,對他來說也不過是普通的公司,沒有定價權,不能帶來巨大的現金,他也不會感興趣。

而韭菜對好公司的定義是:前段時間漲了!我買之後就漲了!

韭菜總有成為韭菜的道理。

提高投資能力,只有學習!

4

書單推薦

我翻了下2015-2017年趙正寶老師整理的書單,關於投資方面的書籍推薦:

《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資》

《聰明的投資者》

《滾雪球 巴菲特傳》

《金融的邏輯》

《巴菲特致股東的信》

《財報就像一本故事書》

《一本書讀通金融史》

《證券投資分析》

《窮查理寶典》

《股市真規則》

《祖魯法則》

《巴菲特與索羅斯的投資習慣》

還有紀錄片推薦:

《華爾街》

《貨幣》

《美國商業大亨傳奇》

《成為沃倫巴菲特》

《公司》

《大到不能倒》

《亞投行之路》

當然,書可能讓人進步飛速,也會因為難度過大讓人畏而退步,所以找到適合自己的書籍也是至關重要,當然,如果有更合適的老師指導學習,更容易一日千里!

如果投資能力對於目前的你難以提升,那麼就至少做好一點,增加財運: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投資界柏拉圖 的精彩文章:

你是「債主型」投資者,還是「股東型」投資者?
實現人生自由一定要通過「投資」嗎?

TAG:投資界柏拉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