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一線畫家」市場已經結束!

「一線畫家」市場已經結束!

點擊下方藍字搶購書畫優盤

當代所謂的一線畫家,在短短的20年之後,將那些當時廉價出售作品,一幅四尺斗方兩三千元的價格,提升到一平尺數十萬元。從數字上講,都在當時的幾十倍,甚至數百倍以上。製造了一線畫家的市場神話。

回顧中國當代藝術市場,我們不得不承認,中國當代藝術市場能成長到今天的規模,無疑與前些年禮品買家和畫商有關,他們將一大批當代畫家帶入了市場,帶動了沉寂多年的中國藝術品市場的勃興。當然,中國當代藝術的定價也長時間被限制在名頭和職務的官本位世俗層面。

以往被藝術市場炒出高價的很多當代藝術品,並非出於審美和藝術價值而被收藏。作品本身的藝術內涵不高,只是畫家用平台和地位,來闡釋中國藝術的一段特定歷史,迎合了官員、土豪對藝術的獵奇和窺視心態。這類作品只能作為一種禮品和單純的金融投資工具,很難得到藝術史學者和批評家們的真正認可。

直到2015年反腐,老虎、蒼蠅一起打進入高潮,多年虛高不下的一線畫家作品泡沫破滅,市場對其喪失信心。而在禮品市場磨礪出來的畫商也開始冷靜反觀當代藝術,以自己的眼光和判斷標準來審視當代藝術,當代藝術市場的發展軌跡也隨之發生了變化。公款消費的限制和逐漸成熟的市場意識,使得藝術品的類別和價格都在轉變。而伴隨著這種趣味和價格的博弈,市場開始重新審視當代藝術。更多的人意識到,炒作已變得不合時宜,更多的拍賣行、畫廊和策展人開始更重視畫家作品本身的個性化、獨立語言及其藝術內涵。藝術界越來越關注新的更能代表中國的當代藝術,而隨著藏家的日益成長,以及拍賣和金融服務機構的愈加成熟,對這些新興藝術家的作品定價正在逐漸向藝術價值轉移。

儘管如此,我們必須承認的是,中國一線畫家的市場已經結束了。究其原因,不僅是經濟不景氣的影響,也不僅僅是畫商的拋售,有價無市是一線畫家面臨的現狀。雖然已經架構出與近現代、古代藝術大師作品媲美的價格數字,但鞏固和支撐這一數字的基礎不復存在。根本在於,中國當代藝術的買家賣家絕大部分是商業投機者,而缺乏真正的私人收藏家,或有著權威藝術史學者專家們把關的博物館和藝術機構。

儘管當代藝術市場有過一個前所未有的爆發期,但其後續發展的持續性令人堪憂。目前的藝術市場,近70%的銷售額來自拍賣場掌控,操作不規範,交易不透明,職業操守低下,贗品偽作泛濫,假拍與拍假,嚴重缺乏法制管理。畫廊在迅速發展起來的藝術市場中舉步維艱。

受市場影響,一線畫家對商業利潤的過分追逐也成為藝術資源越來越單一、匱乏的根本原因。而中國到目前仍舊沒有任何美術機構對當代藝術收藏進行系統性的整理和梳理,缺乏學術支撐。中國當代藝術市場的各個環節都在10年不到的時間裡自發和盲目地發展壯大,同時也埋下了巨大的禍根,這些禍根引發的後果,正是一線畫家市場結束原因。

文藝天下

我們傳播一種生活態度讓您一生擁有優雅氣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美術世界 的精彩文章:

這位龍虎山道士的山水,確有仙骨!
孫其峰:美術就是創造美的技術,而不是丑術!

TAG:美術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