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帶來百年和平的盟約,看了內容大家都一臉懵逼!

帶來百年和平的盟約,看了內容大家都一臉懵逼!

討論之前先把這份盟約的內容翻譯成普通話:(一)甲乙兩國從今往後就是兄弟了,乙稱甲為大哥,後代子孫以此論輩分。(二)乙放棄前期佔領甲的四座城市,雙方不再打仗;(三)甲每年資助乙十萬兩白銀做零花錢,給二十萬匹絹做衣裳;(四)雙方互相引渡逃犯;(五)雙方於邊境開展跨國貿易,互相給於最惠國待遇。

這是什麼情況啊?除了後兩條還算正常外,前三條怎麼看怎麼矛盾。這場戰爭到底是個什麼狀況?誰是侵略者?誰是勝利者?又是誰起草了這麼奇葩的盟約?

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澶淵之盟」。

自太平興國四年(979年)宋朝北伐開始,宋遼間為爭奪燕雲地區,互相進行了攻伐。1004年秋(宋真宗景德元年),遼蕭太后與遼聖宗親率大軍南下,連下數城深入宋境。宋真宗趙恆在宰相寇準支持下,也親臨澶州督戰。幾個回合下來雙方互有勝負,戰鬥進入膠著狀態。這時,遼軍孤軍深入,戰線拉得過長,補給非常困難,派人赴入澶州要求罷兵息戰;北宋方面也忌憚遼軍騎兵的戰鬥力,無意再戰,雙方一拍即合,趙恆派大臣曹利用前往遼營談判。

曹利用應該是歷史上處境最尷尬的首席談判代表,首先,因為之前宋軍射殺了遼軍主將,談的攏還好,否則遼軍八成要把他剁了泄憤。第二,宋真宗生怕失去議和機會,也怕割地求和遭後人唾罵,對他交底:「只要不割地,能講和,契丹就是索取百萬錢財,也可以答應」 。第三,寇準不贊成議和,威脅曹利用說:「皇上雖有百萬之約,但要是超過三十萬,我就砍了你的腦袋」 。

曹利用戰戰兢兢又委屈萬分地進行了談判,還好契丹也求和心切,在賠款問題上不敢獅子大開口,幾經討價還價,雙方達成了宋朝每年給契丹三十萬銀絹的數字。曹利用回去彙報時也不知是否滿足了各級領導的要求,小心地伸出三個手指放在額頭上,意思是三十萬兩,真宗誤以為是三百萬兩,大驚:「太多了,太多了」。曹利用戰戰兢兢地答道「三十萬兩」。趙恆滿意地說:「才三十萬,這麼少。你很會辦事,很會辦事!」。曹利用艱難地找到了各方都能接受的平衡點,完成了任務又保住了自己的小命實屬幸運。

「澶淵之盟」結束了宋遼之間長達二十五年的戰爭,在邊境地區北宋政府用茶葉、瓷器、大米和絲織品等,交換遼的羊、馬、駱駝等牲畜,兩國保持了百年的和平,史載:「生育繁息,牛羊被野,戴白之人,不識於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宋朝 的精彩文章:

漳州這座神秘古堡里的人竟然都是皇族後裔
她是宋仁宗最寵愛的妃子,病逝後被追封為皇后,卻被後世指責

TAG:宋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