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英國特使見乾隆吃閉門羹,他得出一個驚天結論,改變了東西方歷史

英國特使見乾隆吃閉門羹,他得出一個驚天結論,改變了東西方歷史

在乾隆皇帝八十三歲的時候,有一天在避暑山莊養神,忽然聽到稟報,遙遠的英吉利派來了一個外國人馬戛爾尼作為特使,已經到了澳門,請求向大清國皇帝拜壽並且進貢。乾隆聽完非常高興,聽說過法蘭西,義大利,但沒聽過英吉利。遠夷很明事理,主動低頭納貢,同意召見。實際上,馬戛爾尼此次率領龐大的團隊,船上裝滿了英國工業革命先進成果,為了中英通商而來。為了天朝上國的面子,同時為了討好乾隆,負責稟報的兩廣總督「誤會」了馬嘎爾尼的本意,欺騙乾隆是朝聖和進貢,絲毫不透露英國特使的真正目的。包括馬噶爾尼本人也被蒙在鼓裡。後來事情敗露,馬戛爾尼吃了閉門羹,不得不返回英國。英國特使馬戛爾尼

我們都知道,在西方工業革命發展的如火如荼的同時,清朝還以天朝上國自居,閉關鎖國,只開放廣州一個口岸進行對外貿易,對西方列國毫不熟悉。在接受西方事物上,乾隆皇帝和康熙、雍正二位差的很遠。康熙喜歡研究西方數學,每天都會與外教探討習題,水平很高。另外為了和外國打交道時佔據主動,在國內設立「內閣俄羅斯文館」專門教習八旗子弟學習俄文,因為康熙親率大軍曾與俄國軍隊在尼布楚交戰過,深知俄文的重要性。到了雍正時期,不僅有俄文館,而且增加了專門學習拉丁文的西洋館。有了學習場所,但教學不得法。林則徐曾回憶自學英語時主要靠死記硬背字典,將英語發音用漢字標出,這樣的口語外國人聽不懂,中國人不明白,鬧了不少笑話。例如將China,標記為柴諾等。與外國人談判時,翻譯的工作啼笑皆非。例如清朝大臣認為外國人辦事不靠譜,罵了句粗口你他媽的實在不像話。但翻譯不能直接翻,外國人還一直問翻譯,他在說什麼?看起來很不開心的樣子。翻譯忙說,大人在問候你的母親,不要有什麼擔心。想像當時的場景,是不是很搞笑?清英雙方在討論英使臣覲見乾隆的禮儀

還是說回馬戛爾尼,這位老兄終於盼來了與乾隆見面的這一天。乾隆宣他覲見時,他只是站著說話。乾隆一看,弱國進貢,理應行大禮,貢使見到天子為何不跪?馬戛爾尼不明白為何要跪,說我們大英帝國見女王最多單腿跪地行禮,磕頭山呼萬歲萬萬不可,乾隆皇帝很不開心,甩袖走了。翻譯和馬戛爾尼說,大清皇帝乃九五之尊,爾等必須按照大清律例行叩拜大禮,否則免談。馬戛爾尼表示,我是代表大英女王來到這裡是與貴國皇帝談判通商之事,雙方地位應為平等,下跪簡直是侮辱我大英帝國,決不答應。雙方你來我往,最後互相讓步。再次稟報乾隆請求覲見,和乾隆解釋,英吉利特使還不習慣我天朝禮儀,需要慢慢調理,皇上天恩浩蕩,就別多追究了,乾隆同意了不再讓他行跪禮。

馬戛爾尼見到了乾隆提出兩國建立外交關係進行通商,要求開放沿海口岸方便貿易,降低進口英國貨物關稅,並且安排英國使節常駐中國,允許英國傳教士來到中國傳教等等。乾隆皇帝對這些要求聞所未聞,直接拒絕。大清國物資豐盈,無所不有,看在你進貢的面子上,朕可以賞賜你們一些天朝珍寶,趕緊回去,蠻夷小國果真還未開化,禮儀不懂,毛病多多。若是再生事端,殺無赦。馬戛爾尼像挨了一記悶棍,悻悻離去。

不過他此行中國,有意想不到的收穫,甚至改變了兩個國家的歷史。實際上馬戛爾尼生活的歐洲盛行中國熱,他從小一直嚮往中國的強大富饒,冷冰冰的現實讓他重新思考這個具有五千年歷史的東方古國。從南到北,一路考察,發覺這個富裕強大的國度只是驢糞球表面光。大英帝國已經進入了工業革命先進時代,而清朝盲目自大拒絕接受先進技術和理念,越來越像野蠻人,總有一天,清朝必將自受其害。馬戛爾尼一行回到國內撰寫了大量的出訪清朝回憶材料,成為歐洲了解清朝的重要窗口。馬戛爾尼使團中有人用畫筆記錄下乾隆時代的社會景象

他得出一個結論,中國仍然沉迷在世界第一強國的美夢之中,必須用武力才能打開中國的大門。今天我們再思考他的這個結論,某種意義上改變了東西方的歷史。中國失去了與世界接軌的最好機會,假若能夠主動吸取西方先進技術,怎麼會出現落後就會挨打的局面?傲慢自大的乾隆怎麼也不會想到,幾十年之後,英國的戰船來到了中國,用大炮叩開了中國的大門。他的孫子輩道光皇帝簽訂了屈辱的《南京條約》,不僅答應了比馬嘎爾尼當初提的過分無數倍要求,而且顏面盡失,徹底的「跪」在了人家的面前,為當初的傲慢與偏見買了單,慘痛至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乾隆 的精彩文章:

乾隆最愛的兩個大臣,缺誰都不可以,但是他們竟然是這種關係!
乾隆皇帝上位後,為何對自己的老婆下手如此狠毒?

TAG:乾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