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浪遍全國也不怕,7月1 日起流量「漫遊費」就取消啦

浪遍全國也不怕,7月1 日起流量「漫遊費」就取消啦

7 月 1 日起,手機流量就不再有省內流量和全國流量之分了。

取消流量「漫遊費」是今年 3 月政府報告中提到的內容,工信部副部長陳肇雄在接受採訪時也強調了要在今年 7 月 1 日前力爭完成取消流量漫遊費的工作。

在 4 月 25 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發布會上,信息通信發展司司長、新聞發言人聞庫確認了流量「漫遊費」將於 7 月 1 日如期取消。

工信部表示,目前各運營商正在進行這方面的調整,部分企業在新推出的套餐中已經將本地流量升級為全國流量。


從去年至今,運營商的收費標準已經進行了幾輪改革。先是在 2017 年 3 月提出取消手機長途費和漫遊費,並於同年 9 月 1 日正式實行。

不過鑒於如今需要撥打長途電話的場景越來越少,長途漫遊費的取消對於運營商影響不大,消費者對此也感知甚少。

而在傳統語音業務日益萎縮的情況下,伴隨著移動互聯網的普及,數據流量就成了運營商新的業務重心和收入支柱。根據工信部的統計,2017 年全年月戶均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達到 1775MB。其中,手機上網流量達到 235 億 GB,比上年增長 179%。

(圖片來自:

工信部)

相比之下,2017 年行動電話通話時長同比減少 3.4%,由用戶主動發起的簡訊量比上年減少 30.2%。

因此,比起長途漫遊費取消,這次流量資費的調整無疑要更加實惠。

通話不分長途短途,流量不分省內省外,這或許也將免除不少人在更換常駐地或工作地點的時候,需要換手機號的麻煩。


如果從語音業務算起,漫遊費在我國已存在有 24 年之久,它的由來還要追溯到上世紀 90 年代,彼時我國剛開始個人手機業務,受各地的經濟發展不平衡,基礎設施和消費能力存在差異等影響,不同地區運營商的建設成本顯然也有差別,經濟更為發達的東部地區的資費顯然就要低於中西部地區。

既然如此,那麼就存在套利的可能,即在資費便宜的地區辦理套餐,拿到資費更高的地區使用,這顯然就影響了運營商的利益。為了防止用戶「鑽空子」,於是有了漫遊費的出現。

至於流量區分本地和省外或者全國流量,也是由於差不多的原因,不同地區流量消耗量各不相同,存在地區流量差異。當然,運營商給出的說法更加冠冕堂皇,比如電信說針對不同地區、不同時間、不同終端類型推出多種流量套餐,「一切都是為了適應廣大消費者。」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了移動網路流量資費年內至少降低 30% 的目標,而取消流量「漫遊費」正是為了實現這一目標而採取的重要措施之一,除此之外,工信部在昨天的發布會上還透露了電信企業正在採取的其他降費措施:

增加不限流量或大流量套餐的推出力度;

開展流量套餐擴容降費,包括價格優惠、對套餐流量擴容等;

推出互聯網流量套餐、流量月包/日包、假日流量包等;

提供流量超標提醒、自動疊加流量優惠包。

在日常消費中,我們確實也能看到有越來越多的不限量套餐和互聯網定向免流套餐,誕生了騰訊大王卡這樣的「爆款」,但正如我們在《定向免流量套餐用著爽,但背後的「坑」你可能不知道》一文中提到的,這些所謂的「超低流量資費」套餐,卻暗藏著諸多限制,比如流量封頂、定向流量各種「XX 除外」等,套路有些多,誠意稍顯不足。

不過總的來說,互聯網套餐在資費上的確比傳統套餐有優勢,但還是希望運營商們在降費方面,多拿出一些誠意,少一些「坑」。

題圖來自:Unsplash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愛范兒 的精彩文章:

想過井然有序的人生,從擺脫手機桌面的「髒亂差」開始
一文看懂三星 Galaxy S9/S9+的可變光圈是噱頭還是拍照黑科技

TAG:愛范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