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趣味 > YOU UP丨你身邊有隱藏的控制狂嗎?

YOU UP丨你身邊有隱藏的控制狂嗎?

原標題:YOU UP丨你身邊有隱藏的控制狂嗎?


微博用戶 @|金魚| 出了一道可怕的測試題:


一個生存遊戲


1. 你是一個大學女生,被一個沒有好感的男子糾纏追求,包括持續跟蹤和簡訊轟炸,最後他當眾表白,你會:


A. 接受 (跳到 2 題)

B. 拒絕 (跳到結局)


2. 你和這個男子交往的過程中,發現他出軌,證據確鑿,你會:


A. 當然是原諒他 (跳到 3 題)


B. 和他提出分手 (跳到結局)


3. 你和這個男子交往的過程中,他要求你刪掉和所有男性好友的聯繫方式,並且要監視你的出行,不然就懷疑你出軌,你會:


A. 同意(跳到 4 題)


B. 拒絕(跳到結局)


4. 他主動向你提出分手,你同意了,打算開始新的生活,這時他說自己後悔了,又來找你複合,你會:


A.接受 (跳到 5 題)


B.拒絕 (跳到結局)

5. 經歷過多次分分合合,你終於決定跟他徹底分手,你需要找一個地方避開前男友,好好學習,你會去:


A.寢室/出租屋等私人場所(跳到結局)


B.圖書館/教室等公共場所(跳到結局)


結局:你被該男子數刀砍死。



看起來很荒唐嗎?但這個測試的可怕之處在於,每一次荒誕選擇的背後都有一個真實的案例。


來看看這個月的社會新聞,就是這次生存遊戲的完美重演:









via @恩和miao/weibo


媒體無數次告訴女性要行為檢點、要衣著保守、要早點回家、要學會自保,但現實是,無論你怎麼防範,也無法抵擋這種毫無理性的暴虐,因為這有可能來自你的身邊人。


因為從你遇上那個人的時候,就註定了悲劇的宿命,最血腥的恐怖電影也不過如此了吧。



我們不責怪受害者,她們並沒有做錯任何事,犯罪根源永遠是施暴者。在這些事件中,值得警惕的是,這些極端的施暴者無一例外地兇惡、自私、無理性,他們都符合同一種特性——有攻擊傾向的控制狂。

這類人的明顯特質有:

1. 缺少良知,不太感到羞愧。


2. 極為自戀,喜歡自己的態度和行為方式。


3. 知道自己跟大眾在核心觀念上有區別,但拒絕改變自己。


4. 努力向別人施壓,操控別人,不達目的不罷休。


5. 缺少同情心和同理心,不在意傷害他人,不在意違背規範,不在意被公眾譴責。


6. 會偽裝和「印象管理」,善於隱藏自己的意圖和攻擊行為,甚至外在的公眾形象還不錯。


7. 經常物化他人,尤其是女性。將他人視為工具和所屬物,而不是平等的人。看到他人的弱點不會同情,只會蔑視並加以利用。


8. 熱衷於追逐權力和地位。


9. 認為日常生活里充滿戰鬥,要不斷爭取「勝利」和「贏」,阻礙自己的都是敵人,最喜歡讓別人「輸」「失敗」和「屈服」。


那麼放到日常生活中,我們如何分辨一個有攻擊傾向的控制狂呢?


當你對身邊的某個人有以下的感覺的時候,那麼你可能已經離一個危險的人不遠了:




跟 TA 在一起時,你很不舒服,但又找不到他「真正做錯的地方」。你會懷疑自己,也覺得精疲力盡。


TA 會頻繁地撒謊,說話含糊不清、模稜兩可,經常轉移話題,不肯直接回答問題,而是把你誤導到錯誤的方向。


你感覺 TA 的行為不當,但他似乎總有特別合理的理由,同時 TA 可能會攻擊你的弱點,引起你內疚、自責、焦慮或者自我懷疑,你很難做出冷靜的判斷。


TA 會刻意忽略你的願望、要求、警告或拒絕。即使你直接提出來,TA 也會表現得心不在焉。


當你想擺脫 TA 時,TA 會暴怒、貶低和威脅你,TA 喜歡恐嚇比人,讓他人覺得無力反抗、無法逃離。


如果你遇到這樣的人, 要相信自己的直覺,第一感覺不好就趕緊撤。如果沒法遠離,那就盡量做到:


1. 對自己和對他人有正確的評估,不要懷疑自己,而去輕信控制狂。


2. 不要試圖去改變控制狂,這是你能力之外的事情。


3. 掌控自己的生活和行為。設置邊界,保護自己。


4. 不接受任何借口。不能接受的行為就是不能接受,不管對方的「理由多麼充分」。只判斷行為和結果,不猜測主觀意圖。


5. 當你提出要求後,要堅持得到明確的、直接的答案。


6. 不要試圖威脅對方。對方才是威脅的高手。你只要做好自己的決定,然後迅速行動。



最後,即使你沒能識別出來,即使沒能成功逃離,那也絕對不是你的錯。該譴責的、該反省的,永遠是施暴的人。

那麼回想一下,你身邊出現過這樣的人嗎,你又是怎麼和 TA 相處的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微在趣聞社 的精彩文章:

別「挨」我太近,這才是家人之間最完美的距離
數據泄露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已經被洗腦了

TAG:微在趣聞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