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書譜》對比《小草千字文》:有驚喜!

《書譜》對比《小草千字文》:有驚喜!

玉樓春曉

 平沙落雁

郭關 

00:00/03:09

比較,書法學習中常用的一種方法,是把具有相關、相反的「字」安排在一起,進行對照比較的表現手法。運用這種手法,有利於充分顯示各自的特點,突出被比較對象的本質特徵,更為深入洞察對象的細微之處。對比的作用,使相反或相對事物的特徵或本質突現出來,更為鮮明、突顯。給人鮮明的形象和強烈的感受。

草書學習一般都是先學習小草,王羲之的《十七帖》、孫過庭《書譜》、懷素《小草千字文》三種範本。有人把《書譜》的用筆比喻成武術的刀客,那麼二王應該是劍俠,懷素的《小草千字文》是棍僧。

孫過庭《書譜》在筆法上,很純粹繼承了王羲之的用筆方法。在筆法上,「一拓直下」與轉折之處的「切轉」動作這些都是王羲之特有的用筆方式,孫過庭深得右軍筆法,用米南宮的話講,「凡唐草得二王法,無出其右」」《書史》)。但是孫過庭對二右軍筆法表現得更加外向和凌厲。更顯俊拔剛斷。從用筆速度看要稍快於右軍。把長劍舞成了大刀

《小草千字文》以其含蓄、簡靜、空靈的藝術品質與《十七帖》、《書譜》,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突顯得自身獨特的價值。

孫過庭中「濟」字,起筆犀利,行筆果斷流暢,運筆清晰有矩、筆畫靈動,轉折盤帶之間更加輕巧而精微,給人以一氣呵成之感。 懷素的「濟」書寫速度明顯較慢,點畫飽滿,不求靈動,但求簡約。字勢也內斂,不張揚。

草書結構中很注重字間點畫的連帶呼應,用筆使轉之理。不然點畫結構就會顯得散亂無章。筆勢的決定字勢,草書特別重視字勢或稱體勢,可以說勢是草書結構的內核。這是一個共同點,孫氏的「效」,用筆以「爽利」見長,筆筆盡其筆勢,不遲疑,結字的張力也大。懷素的「效」右邊的「力」收緊,與孫書構成一放一收的對比。這不是個別字差別,而是筆法決定了筆勢的運轉。所以總體上書《書譜》要比《小草千字文》更為外拓。《小草千字文》、比《書譜》更為內斂。

《書譜》中的「散」中也足見孫過庭筆法精熟,信筆而書, 「爽利」的前提是對筆法的了悟和嫻熟運用。充分注意筆畫的開頭,確有雋拔剛斷之意,這是學習《書譜》的最為重要的地方。由於雋拔剛斷的「爽利」,用筆中多帶側鋒。《小草千字文》中的「散」盡最大可能的保持著中鋒的行筆,「絞轉」緩慢,線條綿遠。

孫過庭《書譜》中的「謝」在筆法上,起筆、收筆、很見大王風采,只是把右軍的方筆轉換圓轉的筆勢,方圓並用。在結構上,左邊的「言」字旁的豎與右的「射」拉開空間。姿 態俯仰有序。懷素《小草千字文》中的「謝」在結構方正,上下左右基本平正,求其正、求其簡,收而不緊的結字特徵。

孫過庭《書譜》把二王的用筆力道發得更猛,簡化了一些細微的變化,看起更為爽勁,《書譜》中的「運」筆鋒一入紙,就按筆鋪毫,迅提迅按,其勢不可阻。懷素《小草千字文》中的「運」,裹鋒慢行,一筆一畫從容不迫。收放有度,字形修長。

孫過庭書寫的速度關係,筆畫與筆畫之間的對應、組合、穿插以及它們所組成「勢」較為強勁,這種落筆「取勢」的感覺,在《書譜》中是隨處可見的。懷素《小草千字文》中的「姿 」勢也很豐富生動,就這一個字看,比孫書更險奇,但又不張揚,別有韻致。

孫過庭《書譜》節選

懷素《小草千字文》節選

我們從《書譜》《小草千字文》同樣抽取四行片段看他們在章法上的不同之處,《書譜》亦有其獨到之處。即縮小行間距、增大字間距,增強了章法的張力。而 《小草千字文》在我們前面有過專門的討論,大大拉開行距與字距,使整個章法有序化,給人清潔之感。《書譜》雖然有張力,但字距與行距的大小相仿,形成章法的充實感和錯落的動感。同樣的四行作品,《小草千字文》要比《書譜》的篇幅寬很多。

推薦閱讀

藝道講堂 | 古琴公益講座系列

藝術欣賞

郭關道長:生於湖南,畫家,古琴家,道教全真派道士。作品涉及書畫、音樂、斫琴等領域;曉音律、幼隨祖父習琴、喜操《幽蘭》《廣陵散》;二零零六年閉關參禪一年,出關後系統研習中觀、唯識學,畫風大變;二零一三年修道,通齋醮科儀;其曾就學於人民大學,宗教哲學碩士。作品多次參加全國美展、被國內外藝術機構及收藏家收藏。現「郭關繪畫全球巡迴展」已在台灣、佛光山、英國、加拿大、墨西哥等地圓滿舉行。台灣建立有「郭關藝術館」,長年展示郭關作品數百件。

《平沙落雁》 郭關道長演奏,自斫琴,吳聲絲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郭關藝術 的精彩文章:

東晉王氏家族存世的唯一真跡
院刊預讀︱王躍工:乾隆時期宮廷琴事考

TAG:郭關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