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界新科冠亞軍!OPPO、VIVO背後的秘密
前幾天,賽諾公布了2018年第一季度中國手機市場銷售數據。
OPPO、VIVO分別排名第一、第二。
在中國,提起手機我們總是想起蘋果、華為、小米。他們只是存在感高,最近幾年賣的最多的,還是OPPO、VIVO。
OPPO和VIVO是如何成為手機行業巨頭的?原因有三,本文會一一為您詳述。
OPPO、VIVO的關係
OPPO、VIVO既是同行,又是競爭者,產品定位高度相似,二者的老闆是同一個人——段永平。
段永平可是個厲害的人物,小霸王、步步高、OPPO、VIVO都是他打造的,他還抄底網易,投資200萬,收益一個億。
可以說,OPPO、VIVO是段永平的兩個孩子,他倆在一個班級,學習成績上有競爭關係。
也可以這麼說,OPPO、VIVO類似於「海飛絲」和「飄柔」。
戰略一——正確布局,農村包圍城市
OPPO與VIVO的成功,與他們的營銷策略不可分割,當蘋果、三星、華為、小米在一線城市拼搏廝殺,並在電商領域打得不知死活時,OPPO、VIVO悄悄布局三四線城市,遠離戰火紛飛的地方,獨享天倫之樂。
中國有14億人口,其中一線城市(北上廣深)人口約為8000萬左右、二線城市(杭州、南京、成都、東莞等)人口約為1億多、而三、四線城市及農村人口在10億以上。
從人口的角度來看,廣大農村是消費的主戰場,有7.5億人群,但由於農村現階段的收入水平和基礎設施制約,他們並不能成為消費主力。
反而是擁有3.5億人口的三、四線城市是OPPO、VIVO的決定性戰場。走在任何一個三四線城市,OPPO與VIVO永遠是店面最多的兩個手機品牌。
當所有消費類電子產品紛紛忙著做電商的時候,OPPO與VIVO卻劍走偏鋒,瘋狂在三、四線城市瘋狂布局實體店,目前OPPO、VIVO在全國的門店數量擴張到20多萬家。而網路渠道完成的銷售,只佔銷售總量的少部分。
除了戰略布局正確以外,OPPO、VIVO給經銷商的返點要大於蘋果、華為、小米。而且因人而異,對不同的經銷商給予不同的獎勵,對於一線城市他們直接給經銷商返點;對於三、四線城市,直接給予實物獎勵(如汽車)。經銷商有肉吃,銷售當然不成問題。
戰略二——瘋狂的廣告轟炸
從廣告牌到公交車站,從電視台到社交媒體,OPPO與VIVO的廣告語隨處可見,方法很土卻很有效,藉助於傳統實體店和瘋狂的廣告轟炸,這兩個新興品牌的熱度和市場佔有率不斷提升。
湖南衛視的《天天向上》、《快樂大本營》。
東方衛視的《極限挑戰》、《女神的新衣》。
浙江衛視的《奔跑吧兄弟》等等都被這兩個手機品牌所贊助。
正所謂「中國綜藝千千萬,OPPO、VIVO各一半」。
就OPPO、VIVO專攻三、四線城市的市場定位而言,他們的廣告精而准。第一,主打年輕人;第二,尋找人氣最高、國民受眾廣並有粉絲基礎的明星;第三,帥哥靚妹,簡單明快。
在代言人方面OPPO、VIVO與華為有著本質的區別,華為P9選擇亨利·卡維爾與斯嘉麗·約翰遜擔任其代言人,這兩個國際巨星只被一線城市的部分人所熟知。
而OPPO找的全明星代言分別是李易峰、迪麗熱巴、陳偉霆、TF-Boys這些具有國民基礎並針對年輕人的偶像擔任代言人;VIVO則先後選擇了韓國人氣偶像宋慧喬和宋仲基為其代言。
OPPO、VIVO同樣注重技術
很多人認為在智能手機領域,蘋果一直是技術的領跑者,華為是國產技術的領頭羊,其實不然,OPPO的技術比想像中的要強大。
買過這兩款手機的人都知道,他們的售價並不低,均在2000-3000元之間。價格比小米貴,為什麼還能賣得這麼好?
技術是支撐OPPO、VIVO高售價的其中一個根基,OPPO在2015年企業發明專利申請受理量排名中位列第四,前三名則是國家電網、中國石油化工、中興這樣傳統的專利大戶。在這份榜單上,華為也僅列第五位。
OPPO也有很多專利是蘋果都沒有的,比如我們常常能夠聽到「充電五分鐘,通話兩小時」的快速充電專利。
去年OPPO的新款,主打柔光雙攝,「照亮你的美」成為新廣告詞。
結語
從戰略布局到營銷方式再到代言選擇,可以說OPPO與VIVO一直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當三星深陷泥潭、雷軍鼓吹小米凈利潤不超5%時,OPPO與VIVO已經把店開到你家門口。
成功的商業不需要多麼複雜和華麗的戰略,只需找到最大消費群體然後簡單粗暴地集中優勢兵力快速切入。


※新國貨代表李寧靚爆全球 重新征服90後!股價再創新高!
※貿易戰升級第一槍:中興遭美國「封殺」 這些股票中槍了
TAG:聚焦港美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