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時間表」不該成為幼兒教育圭臬

「時間表」不該成為幼兒教育圭臬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明確指出:「幼兒園必須科學、合理地安排和組織一日生活,時間安排應具有相對的穩定性與靈活性,保證幼兒每天有適當的自主選擇和自由活動時間,盡量減少不必要的集體行動和過渡環節。」

然而,在當前的實踐之中,作為幼兒學習與發展重要路徑的幼兒園一日生活的安排與組織存在不少誤區,導致幼兒在園的學習與生活質量不高。究竟如何科學、合理地安排與組織幼兒園的一日生活,值得我們深思。

提供彈性空間,靈活安排一日生活

一些幼兒園按照一日生活安排表詳細規定幼兒在不同的時間段需要完成的事情,而教師往往傾向於嚴格執行這張「日程表」,常常催促或是驅趕幼兒按照各個時間段進行活動,幼兒則在控制下宛如「提線木偶」一般生活。

這一現象實質上是鐘錶所測定的客觀時間對具體經歷的時間的入侵,幼兒園一日生活安排表就像「火車時刻表」似的鉗制著教師和幼兒,造成幼兒的生活緊張且倉促,時刻處於焦慮不安的狀態。

因此,幼兒園一日生活安排表應是「旅行的指南針」,提供靈活安排幼兒園一日生活的指導框架,而不是嚴格古板的枷鎖。這就意味著,教師擁有安排幼兒園一日生活的彈性空間,能夠根據幼兒的真實生活狀態,適時延長有趣或複雜的活動,縮減枯燥或簡單的活動,保障一日生活的自然推進,而這背後的依據是幼兒的節律,即具體經歷的時間。同時,在幼兒的興趣和需要的基礎上,根據不同活動之間的內在聯繫,有機整合幼兒園的一日生活,使之模塊化,保證幼兒擁有充足的自由支配時間,能夠按照自身的節奏選擇做事的順序。

轉變教師觀念,均衡主導與自主關係

關於人與時間的關係,教育人類學家追求工作時間與自由時間的平衡,強調合理安排的時間。針對幼兒園的一日生活而言,工作時間是指成人主導的活動,而自由時間是指幼兒自主的活動。但是,在這教育天平的兩端,我們往往更加偏向於前者,使得幼兒的生活處於「高控」的狀態,忽視幼兒的自由時間。

有關研究表明,在幼兒園的一日生活中,成人主導的活動約佔84%,而幼兒自主的活動僅佔16%,這主要是受到「知識傳遞」的價值取向和「成人中心」的教育方式的影響,往往更為重視成人主導的活動。對此,教師應當轉變觀念,與幼兒共同編製幼兒園的一日生活,以此均衡成人主導和幼兒自主的活動。高寬課程對幼兒自由時間的尊重是通過給予幼兒表達想法和意圖的機會,讓幼兒自己做選擇和決定來實現的,在一天的最初,師幼共同計劃一日生活,這充分體現了主動學習中「幼兒選擇」的核心要素,值得借鑒。

注重過渡環節,建立良好生活秩序感

教育人類學家認為,人具有「明天性」,有著對未來的提前規劃與美好憧憬,尤其表現在兒童的身上。然而,在幼兒園的一日生活中,教師往往並不習慣提前告知幼兒一日生活的安排,更是忽視在過渡環節中對下一個活動的預知。對於幼兒來說,這種不確定性就會帶來失控感、焦慮感以及無序感,容易造成秩序混亂和消極等待的現象,從而降低幼兒一日生活的質量。正是在這一背景之下,教師注重過渡環節,提前告知幼兒一日生活的安排與變化就顯得尤為重要。

具體而言,一是提供可視化的時間表。教師可以採用圖文並茂的方式呈現幼兒園一日生活的安排,幫助幼兒了解一天中基本的活動內容和事情的順序,使幼兒在需要的時候可以看得懂。二是告知幼兒每日的生活。在所有幼兒到齊的時候,教師利用可視化的時間表向幼兒介紹每日的生活安排,並且當臨時改變活動或是有特別的事件時,可以設置告知牌,事先讓幼兒進行了解,以免導致內心的混亂。三是明確過渡預知的內容。主要包括提醒當前活動即將結束、預告即將開始的活動、交代需要做什麼準備等方面,而預知方式應是幼兒熟悉的且不宜陳舊,可以嘗試一個月更新一次,但需要根據具體情況確定。

(作者單位:浙江師範大學杭州幼兒師範學院)

《中國教育報》2018年04月29日第2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2018中式撞球世錦賽玉山舉行
兩會上的「半邊天」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