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網路塑造家園溝通新模式

網路塑造家園溝通新模式

■家園共育·家園溝通系列話題②

在家園溝通過程中,家長與教師面對面的溝通長期佔主體地位。這種溝通方式因為雙方都在場,信息傳達比較準確,情感交流也相對更為充分,更能使家園雙方了解彼此的訴求。但面對面溝通不僅需要溝通雙方協商出共同的時間,而且需要專門的空間。而許多家長工作繁忙、與園所的距離較遠,再加上以微博、微信、移動APP為代表的移動互聯技術的快速發展,傳統的家園溝通方式已經不能適應互聯網時代的發展。

因此,針對互聯網時代家長的工作、生活特點,以及家長對幼兒教育問題關注程度與要求的提升,充分發揮互聯網平台在家園溝通過程中便捷、高效的優勢,設計、打造互聯網與傳統面對面溝通相結合的立體的家園溝通體系,既可以彌補傳統溝通方式的不足,又可以使家園溝通模式實現提質升級。

網路溝通平台:提升家園日常溝通效率

日常溝通是家園溝通的最基本內容。為方便溝通,當前,許多幼兒園都建立了班級QQ群、微信群,它們因能即時、快速傳播信息而被廣泛應用。但是,我們發現在家園溝通過程中,許多教師僅僅利用這些網路平台發送通知,進行單向的信息傳播。久而久之,班級QQ群、微信群就變成了通知欄,僅起到廣而告之的作用,很難達到促進家園共育的目的。如果這些網路溝通平台能夠被更充分地加以運用,再加上有針對性的面對面溝通,就能使家長更多了解幼兒在園情況,同時增進家長對教師的信任。

例如,小班入園對幼兒來說是一個關鍵時期,幼兒要離開熟悉的家庭去適應集體生活,許多幼兒易產生分離焦慮。雖然教師也在全身心地照顧孩子們,但由於家長與教師還不夠熟悉,沒有建立起相互信任,即使教師做得很好了,家長也容易產生焦慮情緒及對教師的不信任。他們會產生疑問:孩子在幼兒園能得到教師關注嗎?孩子在幼兒園喝水夠嗎?會不會餓肚子?萬一尿褲子怎麼辦?家長希望與教師有更加密切的溝通,能更詳細了解孩子在幼兒園一日生活的各種細節。

這時,教師就可以通過微信、QQ群,將幼兒在園一日生活的點滴隨時用照片記錄下來發到群里,使每一名家長都能直觀地看到孩子們在園的遊戲、生活情況,了解到教師是如何照顧孩子的。晚上離園前,教師可以再利用10分鐘時間召開家長溝通會,面對面與家長交流幼兒一天的情況,並給家長提供一些具體的共育建議。如回到家裡可以和孩子一起邊看群里小朋友的照片,邊回憶在幼兒園裡快樂的事情,鼓勵孩子第二天堅持上幼兒園。

這樣,通過網路平台加上面對面的溝通模式,既能夠幫助家長及時了解孩子在幼兒園的一日生活情況,緩解焦慮情緒,同時也能使家長與教師儘快熟悉起來,從而為家園共育奠定相互信任的基礎。

網路調查平台:發揮家長園所管理職能

在園所管理過程中,家長是必不可少的資源。每個學期,幼兒園在管理方面的調整都會徵詢家長的意見與建議。但工作時也發現,有些家長在有疑惑時會礙於面子不好意思當面提出意見,也有一些家長看待問題比較主觀,這時,網上調查就可以恰到好處地解決這些問題。我園在開展某些活動時,首先會通過網路問卷廣泛徵集家長意見,了解家長的想法與需求。同時召開家委會,與家長代表詳細溝通,並達成共識。這樣,園所不僅可以廣泛、全面地了解家長的真實想法,而且可以藉助這些調查數據分析園所整體工作情況,同時進一步調整工作內容與方法。這種網路調研與家委會相結合的溝通模式,能夠更好地促進園所管理公開化、透明化,鼓勵更多家長積极參与園所管理。

比如,由於物價上漲,幼兒伙食費用需要相應調整,但是家長有哪些具體想法呢?於是,我們通過網路對全園的家長進行了一次關於對幼兒飲食方面關注度的調查,發現絕大多數家長都非常關注幼兒在園的飲食結構與水平,對調價持支持態度,但也有部分家長還有些質疑。於是,園裡請財務人員對幼兒園伙食的成本進行核算,同時比對當前的平均物價對家長進行公示。之後又召開家委會,與家長共同協商出家長能夠接受且保證幼兒飲食質量的合理費用,並邀請家委會成員與保健醫共同制定新的幼兒營養食譜。通過一系列溝通,這項涉及每一名幼兒家長的工作才得以順利進行。原先對調價產生質疑的家長也紛紛表示對這種公開、透明的管理非常認同。

網路課堂平台:營造家園一致的教育環境

幼兒的整體、協調發展,僅僅依靠幼兒園是難以實現的,它需要家庭、幼兒園共同努力,為幼兒提供一個一致、整體的教育環境。

在幼兒園中,我們經看到一些家長對於幼兒的發展期待過高,攀比心理嚴重,當幼兒成長過程中稍有欠缺,家長就會心急如焚、過於焦慮。也有一些家長對幼兒持「放養」態度,認為自己小時候沒上幼兒園也沒出現什麼問題。教師在與年齡、學識、職業、閱歷各不相同的家長溝通時,也會感到壓力很大。當家長與教師的教育目標不能達成一致時,就會出現「5+2

於是,針對以上這些教育難題,我們專門開闢了網路家長課堂,開展了「兒童不適當行為的矯正技術」「積極養育,帶你進入孩子的未知領域」等主題的家長講座,向家長宣傳科學育兒方法與先進育兒觀念。同時,圍繞家長課堂的專題,班級教師結合幼兒的發展需要,也會有針對性地與家長約談。教師們反映,參與了線上相關育兒培訓後,家長在溝通時比以往更容易與教師達成共識了。

網路溝通、網路調查、網路課堂是三位一體的家園溝通網路體系,它們分別對應了互聯網時代家長要求日常溝通更頻繁、參與園所管理及更新育兒理念這樣從低到高的三種訴求。利用好網路這一技術平台,有助於幫助園所、教師與家長之間建立起更加暢通的溝通渠道,提升家園溝通的效率。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家園溝通過程中,任何一個層次的交流,都不能單純依賴網路,而應當結合具體教育內容、幼兒的實際發展需要和家長在育兒過程中的具體問題,將線上與線下溝通相結合。而且,一些涉及幼兒隱私的問題,必須採取面對面的溝通方式。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拓展家園溝通的廣度、寬度與深度,為幼兒健康成長營造更加和諧、健康的環境。

(作者單位:北京市朝陽區安華里第二幼兒園)

《中國教育報》2018年04月29日第4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科學引導學生自主理性發展
父母夜校開啟幸福家庭教育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