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陳忠實逝世兩周年忌:到《白鹿原》中找我去

陳忠實逝世兩周年忌:到《白鹿原》中找我去

書房即故鄉

我想有一間書房

不負光陰,靜享慢樂

2016年4月29日,作家陳忠實去世。

到今天已經兩年了。

斯人已逝,風範長存。

陳忠實曾留下一句話,「到《白鹿原》中找我去「。

—— 書房書話

關中大地悄悄孕育著一位成熟作家

二十多年前,正當嚴肅文學在商品經濟大潮和俗文學衝擊下備受冷落,不少作家為此困惑、莫衷一是而倍感浮躁的時候,古老的關中大地卻在悄悄地孕育著一位成熟的作家。

陳忠實1962年中學畢業後,由鄉村民辦教師做到鄉幹部、區幹部,到1982年轉為專業作家,在社會的最底層差不多生活了二十年。他由1965年到70年代的創作初期,可以說是滿肚子的生活感受鬱積累存,文學創作便成為最有效、最暢快的抒發手段和傾瀉渠道。

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的陝西文壇,誰站到青年作家隊伍的前列都不奇怪。那時冒出很多人:徐建銘、陳忠實、鄒志安、京夫、路遙、王蓬、沙石、賈平凹、莫伸、程海、李康美、李天芳、李佩芝、李鳳傑、蔣金彥、王曉新、張子良、王寶成、王吉呈、張敏、申曉、魏雅華、韓起、周矢……這個名單還可以列出很長。

1986年中國作協籌備全國第三次青年作家創作會議,讓各省市自治區摸底三十五歲以下的青年作者情況,陝西作協書記處統計的結果是,在全國公開發行的報紙、刊物上發表過作品的青年作者近千人。這個數字和人名報上去,中國作協不信,一個省哪會有這麼多青年文學人才?

1985年,陝西作協召開「陝西長篇小說創作促進會」。會議結束前,要做統計,讓大家填表報告長篇創作計劃,陳忠實沒有填。

其時路遙已經完成《平凡的世界》的詳細提綱,這次會議一結束,他就一頭扎到銅川陳家山煤礦開筆寫作了;賈平凹有了「商州系列」的構想,一年多後拿出了《浮躁》;京夫在醞釀《八里情仇》;鄒志安打算寫農村男女愛情生活,後來推出《多情最數男人》……

陳忠實明確表示他沒有寫長篇的打算,近幾年裡他的中短篇寫得很順手,《康家小院》《初夏》《梆子老太》《地窖》《十八歲的哥哥》《羅馬大叔》《夭折》……一系列作品陸續發表於《當代》《長城》《延河》《飛天》等刊物上,他不想中斷這種勢頭。大家理解他的想法,但終覺有些遺憾,在向長篇領域進發的陝西文學隊伍中,少了陳忠實,聲威肯定會打折扣。

但這一年底,在他寫作中篇小說《藍袍先生》時,一道火光突然在他眼前升騰而起,一種衝動被引燃了。

由此,陳忠實開始了他文學生涯中一次至關重要的長征。

噢噢噢叫了三聲就跌倒在沙發上

1986年冬,路遙《平凡的世界》第一部發表了。刊物出來後召開了研討會。陳忠實的朋友白描是這個會議的組織者之一。

會後白描回到西安。一天,陳忠實從鄉下回到作協大院家裡,晚上叫白描去他家一趟。他們兩家在一個單元,白描住四樓,陳忠實住五樓。去了陳忠實那裡,白描才知道他要打聽的是北京怎樣評價《平凡的世界》。

陳忠實和路遙,都視柳青為精神教父和文學導師,兩人早期有些作品,有著明顯追隨柳青筆法的痕迹,兩人現在都開始弄長篇,陳忠實真的是擔心走進一個模子里去,包括時代背景的選擇,所要表達的思想,行文敘事的風格。陳忠實心裡放下了一塊石頭,心平氣靜地又回到了他的白鹿原。

陳忠實對他的長篇有信心,但母雞罩窩卻遲遲下不出蛋來。

賈平凹的《浮躁》,躲在戶縣兩個月就寫完了,路遙的《平凡的世界》,雖說準備時間很長,但寫作速度是一年一部。他的《白鹿原》1986年準備,1988年動筆,卻遲遲出不了手。於是就有了這樣那樣的議論。

這些議論倒不會影響陳忠實按自己計划行事,但這是一個極為看重尊嚴的人,終歸他曾經是陝西中青年作家中的「大哥大」,但這個時候聚光燈已經轉移到路遙身上。

過去常有人到作協找他,現在來人都是找路遙的,有時在院子里碰見他,會問:「師傅,路遙辦公室在哪裡?」或:「路遙家在哪個單元?」

陳忠實苦笑自嘲:「咱現在就是一個指路的。」

1992年2月下旬,人民文學出版社的何啟治接到忠實的來信,陳詢問是由他送稿到北京還是由人文社派人去取稿。人民文學出版社決定派一編室的負責人高賢均到西安去取稿。

陳忠實說,大約3月25日,「在作家協會的客房裡,我只是把書稿從兜里取出來交給他們,竟然連一句話也說不出來,那時突然涌到嘴邊一句話,我連生命都交給你們了,最後關頭還是壓到喉嚨以下而沒有說出,卻憋得幾乎湧出淚來」。

陳忠實匆匆讀完信後噢噢叫了三聲就跌倒在沙發上,把在他面前交稿時沒有流出的眼淚傾濺出來了。

這是一封足以使忠實癲狂的信。

信中說了高賢均和洪清波從西安到成都再回北京的旅程中相繼讀完了書稿,回到北京的當天就給他寫信。他倆閱讀的興奮使陳忠實感到了期待的效果,他倆共同的評價使陳忠實顫慄。

就這樣,陳忠實著長篇小說《白鹿原》經過人民文學出版社六位編輯的閱讀和編髮稿件的勞動,終於橫空出世,與讀者見面了。

這部鴻篇巨製發表了。

《白鹿原》一問世,便以其雄渾厚重、咄咄逼人的氣勢,深沉冷靜的歷史思考以及眾多嶄新飽滿的藝術形象徵服了讀者。

1988年清明前後,陳忠實打開了大16開的硬筆記本,寫下《白鹿原》草稿開篇第一句:「鍋鍋兒嘉軒後來引以為豪壯的是一生里娶過七房女人」。直至1991年臘月25日下午,他的眼前出現原上最壞的男人、與白嘉軒作對一生的鹿子霖的屍首。他寫完書稿最後一行文字:「天明時,他的女人鹿賀氏才發現他已僵硬,剛穿上身的棉褲里屎尿結成黃蠟蠟的冰塊。」

苦心經營,嘔心瀝血,陳忠實終於在他那遠離鬧市的鄉村老屋裡熔鑄出一部沉甸甸的大作品——《白鹿原》。

累計印數已逾一百五十萬冊

在《白鹿原》正式出書之後的盛夏七月,陝西作家協會和人民文學出版社共同在文采閣舉行了《白鹿原》討論會。

與會的六十多位老、中、青評論家,競相發言,熱烈討論,盛讚《白鹿原》在內蘊與人物、結構與語言等方面的特點與成就,發言爭先恐後,其情其景都十分感人。原定開半天的討論會,一直開到下午五點仍散不了場。大家顯然不僅為陳忠實獲取如此重大的收穫而高興,也為文壇湧現出無愧於時代的重要作品而高興。

《白鹿原》從發表和出版之後,一直長銷不衰,而且被改編為多種形式廣泛流傳。

1994年12月,《白鹿原》獲人民文學出版社第二屆「人民文學獎」。

1997年12月,《白鹿原》榮獲第四屆「 茅盾文學獎」。

2009年4月和7月,為慶祝人民共和國成立六十周年,作家出版社啟動「共和國作家文庫」大型文學工程,人民文學出版社隆重推出「人民文學出版社·新中國六十年長篇小說典藏」。《白鹿原》先後入選「文庫」和「典藏」。

2009年6月,《白鹿原》被全文收入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的《中國新文學大系》第五輯。

據知,僅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七個版本的《白鹿原》,累計印數已逾一百五十萬冊。

改編之路並非坦途

而在小說之外,《白鹿原》先後被改編為連環畫、秦腔、話劇、舞劇和電影等形式。只是,《白鹿原》的改編也從來不是坦途。

王全安拍出了電影版的《白鹿原》。林兆華執導了話劇版《白鹿原》。西安光中影視有限公司的趙安很想將《白鹿原》做成電視劇。

經過多方溝通,2001年7月,西安光中影視有限公司的趙安和趙軍驅車到陳忠實的故鄉,西安灞橋西蔣村去簽《白鹿原》電視劇的改編合同。可是,版權轉讓三年,期限很快就到期了,影視方沒有拿下電視劇的立項。

2004年的6月,西安一個酷暑的晚上,趙安和陳老師坐在省作協一個空蕩蕩的辦公室里談判。趙安嘴干舌燥了一個多小時,最後,和陳忠實達成一份口頭協議:你可以繼續做,我也不能在一棵樹上弔死,誰能批下來我就簽給誰,這對大家都公平。趙安知道有不少影視公司虎視眈眈,但又無話可說。

陳忠實把趙安送下樓,天黑了,趙安沮喪地走著,想起省作協這院子,大神雲集,原來是軍閥高桂滋的公館,西安事變時羈押過蔣介石,挫敗感讓趙安脊背上一個勁冒涼氣。

2010年10月,金秋送爽。《白鹿原》電視劇的立項批下來了。第一時間,趙安給陳忠實打電話。陳忠實不相信,說你甭哄我老漢,把紅頭文件拿來。趙安說現在沒有紅頭文件了,廣電總局只在網上公示。陳忠實仍然不信。趙安說,陳老師,你不信我,沒問題,你找個你信任的人,上網查查,如何?

開機前夕,趙安跑到陳老師的書房,想動員陳老師出席開機儀式。陳老師當時精神還好,就是說話吐詞有些不太清楚,說幾句,就要吐一口口水。趙安讓陳忠實看了演員的單人海報,陳忠實看得很仔細,每一張都看半天,彷彿和自己心中的人物在對照,但他沒有做品評。

趙安說,陳老師,十幾年了,終於開拍了,你這尊大神不就位,撐不起檯面,哪怕去轉一轉,露個臉。陳忠實拒絕了,他說我給你寫幅字吧,算是祝賀,你不是一直想要我的字么,我的字現在也很值錢了。

陳忠實笑著說,你說寫什麼詞。趙安說我哪敢班門弄斧,你就給咱電視劇寫一幅吧。商量後,陳忠實揮毫寫下了「激蕩百年國史,再鑄白鹿精魂,祝賀《白鹿原》電視連續劇開拍」的四尺中堂。

電視劇開拍後,趙安幾次和張嘉譯在一起喝酒,都提到去看陳忠實,總覺得不去不對勁。趙安又找陳忠實聯繫了兩次。陳忠實都拒絕了。陳忠實說,讓大家好好拍戲,心領了,不麻煩了,我好點去看大家。

電視劇前期拍完了後,趙安專程去給陳忠實彙報,那次感覺陳老好多了,說話也幾乎正常了,而且已經在書房裡又開始忙碌了,他對電視劇投資兩個多億有些吃驚,關心地問能賣回來不?趙安說這回賺了。陳忠實笑了:你拍九十集,還弄得大,賺了就好,再讓你賠了,我還睡不安生了。趙安問陳忠實要不要看看片花,陳忠實說,我不看了,等你做好了,我再看。

電視節,剪輯了一個《白鹿原》的片花,大家還是想讓陳忠實看看。趙安又給他打電話,這回陳忠實答應得很痛快,說,好,但這周不行,安排不過來,下周吧。

到了第二周,趙安再打電話,陳忠實關機了。趙安問陳忠實的辦公室主任楊毅,楊毅說,陳老師要集中打半個月針,陳老師現在最操心的也就是《白鹿原》電視劇了,等打完針後再約吧。

誰知道,2016年4月29日7:40左右,一代文學巨匠陳忠實。與世長辭。

幾十年前,陳忠實曾經感嘆,愛了一輩子文學,寫了十幾年小說,死了卻沒有一本墊棺作枕的書。這會是最大的遺憾。

現在,有了。老陳將墊著《白鹿原》去了。

書房記

知識 | 思想| 文學| 趣味

/書房推薦/

長按掃描右下方二維碼,購買「白鹿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房記 的精彩文章:

劉墉:給女兒交朋友的15個叮嚀和「出門13忌」條條戳中要害!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十大記錄,古今往來,無人企及!

TAG:書房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