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這部宮崎駿傳承的動畫作品,大概是五一檔最清流的存在吧

這部宮崎駿傳承的動畫作品,大概是五一檔最清流的存在吧

謝絕任何媒體未經授權轉載,喜歡請轉發呦么么噠!

這個四月,對吉卜力的粉絲來說,是百感交集的一個月。

月初,吉卜力最初創始人高畑勛與世長辭。

這位曾經帶著鈴木敏夫、久石讓等大觸開了吉卜力動畫公司的手藝人,給我們留下包括《輝夜姬物語》《螢火蟲之墓》在內的數部藝術珍品。

《輝夜姬物語》是我心中日本動畫榜單里的順位第一

月中,吉?力?作室的中國唯一官?授權展會網站「吉卜?的世界」(World of GHIBLI in China)正式運營上線。

這意味著吉卜力開始更有意地拉近和中國粉絲的距離。

官微這兩天還蠻活躍的

月末,帶著濃濃吉卜力風格和宮崎駿特色的《瑪麗與魔女之花》出現在國內大銀幕,完成了Studio Ponoc的作品首秀。

這部作品讓我們看到的是那個夢與狂想的王國的延續,也是後吉卜力時代,宮崎駿親愛的孩子們的魔法延續。

西村義明曾經說,「宮崎駿與高畑勛互為吉卜力的表裡」。

宮崎駿擅長天馬行空。在他的筆下,魔女、黑貓、少年是他一手創造的狂想世界。

愛與成長,是宮崎駿幾乎所有作品的共同主題。

而宮崎駿的前輩高畑勛,更願意表達的是深邃的哲理和質樸的現實。

他的作品如同他的為人一樣,平實低調,默默地為吉卜力風格鍍上了厚重的現實主義情懷。

當宮崎駿看到《輝夜姬物語》,先是憤憤道它「根本不像樣」宮崎駿「,而後又感慨它才是「代表日本動畫的未來

米林宏昌和西村義明的合作,頗有其前輩宮崎駿和高畑勛的創作感覺。

而事實是,兩人的確都是二位大師最得意的學生、助手、合作夥伴。也都跟吉卜力動畫有著無法分割的血脈傳承。

米林宏昌(左)和西村義明(右)

曾經被宮崎駿作品打動,所以從美術工藝大學商業設計科輟學進入吉卜力的米林宏昌,在吉卜力工作了十八年。

1996年剛入社的米林宏昌

在吉卜力,他被培養為工作室最好的原畫師之一。最擅長表現角色的千面表情,以及反映心理活動的動作。

比如《千與千尋》里被慾望沖昏頭而大塊朵碩的父母;

比如《懸崖上的金魚公主》里對新世界充滿好奇而興奮的波妞。

米林宏昌是公認的「吉卜力最好的動畫人」。也因此被委以重任,在吉卜力時期就執導過兩部作品。

麻呂桑是大家對米林宏昌的昵稱

一部是至今都飽受讚譽的《借東西的小人阿莉埃蒂》。

另一部是有「吉卜力轉型之作」標籤,提名了當年的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的《記憶中的瑪妮》。

當時,米林宏昌是吉卜力歷年作品中最年輕的導演,也是宮崎駿最滿意的「接班人」。

另一位,作為製片人的西村義明,也是在吉卜力有著十三年「工齡」的老員工。《記憶中的瑪妮》就是他獨立擔任製片人的作品。

另一部則是高畑勛導演的遺作,《輝夜姬物語》。

當時西村義明臨危受命,接手了西村義明全新工作室的全新創作團隊,這對他來說有著巨大的壓力。

他頂著壓力完成了所有工作,也為成就這部藝術珍寶貢獻自己所能最大的助力。

兩人都曾因吉卜力而站在風口浪尖,也都因為吉卜力而惺惺相惜。

這些以往的痕迹都會是吉卜力風格的傳承,也會是剛剛出生的Ponoc的蛻變。

在吉卜力解散了製作部門後,2015年4月西村義明創立了Studio Ponoc,普樂卡工作室,並邀請米林宏昌加入。

Ponoc在克羅埃西亞語種的意思是「午夜」,取義新一天的伊始。對兩人來說,他們需要的不僅是一種傳承,更需要個性化的轉變。

4月28日在內地上映的《瑪麗與魔女之花》,就是普樂卡的第一部作品。

它改編自英國兒童文學小說,在日本的票房已經高達50億日元,穩居2017年最賣座原創動畫的寶座。

爛番茄新鮮度高達85%,Metacritic媒體評分73

從人設風格到影片故事,再到立意升華,隨處可見吉卜力的影子。

說《瑪麗與魔女之花》是這個五一檔,最適合全家一起看的電影沒錯了。

畢竟它的故事很簡單很容易被小朋友理解,而它的延伸意義又很適合讓成年人細細琢磨。

表面上看,這是一個「手殘少女瑪麗」成長的故事——

瑪麗在一次偶然中,由黑貓帶領發現了七年盛開一次的魔女之花「夜間飛行」。自此展開了一段魔法之旅。

旅途中誤入魔法學校,發現了校長和教授正在進行的已經超出正常使用魔法範圍的實驗。

為了解救被魔法實驗困住的動物,以及自己不小心坑了的唯一朋友皮特,少女勇敢拋棄魔法,同時也懂得了「魔法」的真正奧義。

少女、少年、黑貓、魔法……細細想來果然很「宮崎駿」。

主角選擇了看似弱小,其實內心強大的小女孩,都是女孩和少年的互相拯救,都是反派骨子裡仍有「善念」,都是魔幻與現實交融又平衡。

《瑪麗與魔女之花》在製作上,傳承了吉卜力最寶貴的匠人精神。

作為一部純手繪的作品,這部電影集結了八位原吉卜力原畫師和150多位藝術家,跨時兩年創作了超過10萬張手繪分鏡稿……

導演畫瑪麗的live~

在一度的創作瓶頸期,宮崎駿甚至親自跑到普樂卡工作室,為米林宏昌加油打氣。

《借東西的小人阿莉埃蒂》首映式上「師徒二人」的互動

《瑪麗與魔女之花》里時不時會有一閃而過的熟悉場景。這些場景讓熟悉吉卜力的觀眾在看片的過程中像發現彩蛋一樣,會心一笑。

主角瑪麗,好像是長大的波妞mix小梅。

「空鳥」像是《懸崖上的金魚姬》里「海魚」的進化版。

而空中的魔法學院,不禁會聯想起《天空之城》里的拉普達……

而宮崎駿,或者說吉卜力動畫的可貴之處在於,它「不止是給孩子們的故事書,也是給成年人的寓言集」。

這點同樣在《瑪麗與魔女之花》中得到了傳承——故事中危險的「魔法」,就起到了一種警示的意義。

魔法讓瑪麗切身體會到魔法的神奇,但它也是反派作惡的工具。在導演的理解中,魔法等同於當今發達的科技,身處其中的我們都可能是小女主瑪麗。

當然,《瑪麗與魔女之花》沒有止步於宮崎駿風格的「傳承」,更在嘗試自己的風格與改變。

最明顯的,宮崎駿的動畫大多屬「靜」,而《瑪麗與魔女之花》卻偏好「動」。從影片剛開始便毫無掩飾地定性了它的活潑畫風。

兩位主創也表示,這是為了區分吉卜力風格而做的突破。

近年來的吉卜力動畫,可能是因為經過了時間的沉澱與歷練,已經開始頻頻探討生與死這種沉重的話題。

而年輕的普樂卡,首秀作品奠定的就是「團員、美滿」這種向陽而生的基調啊。

正因為年輕,也避免不了一些製作上的小瑕疵。

比如配角沒有完全利用,只是在為瑪麗的成長服務而忽略了個體的飽滿。

吼喜歡這隻狸貓君~

比如人物最後的成長轉變有些突然……

但誰能說,這些看似「瑕疵」的設置,不是故事純粹立意的表現?

無論手繪功底還是整體完成度,《瑪麗與魔女之花》都是一部難得能在銀幕上看到的優秀作品。

何況這只是導演轉型的處女作,又有誰能斷言,普樂卡不會就是吉卜力之外,創造日本動畫魔法王國的下一個傳奇般的存在呢?

微信號:ilovemisse

喜歡請分享哦!么么噠!

E姐換新Logo咯!各位閨蜜認準正版

以學術的嚴謹看娛樂

最有料的娛樂研究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高能E蓓子 的精彩文章:

TVB最強大女主:《義海豪情》九姑娘,逆境求生技能燃爆了!
和爹媽小夥伴一起看電視,他們的神吐槽堪比活體彈幕……

TAG:高能E蓓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