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為何會有人認為李自成對待崇禎遺體的方式,導致了李自成的失敗?

為何會有人認為李自成對待崇禎遺體的方式,導致了李自成的失敗?

娜娜談談史,今天給大家帶來為何會有人認為李自成對待崇禎遺體的方式,導致了李自成的失敗?對明末的民變,史書稱之為流寇。什麼是流寇?那就是既沒有根據地、也不尋求對控制區域實行正常社會治理的動亂者。我們都知道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但對流寇來說就不是了,他們以戰養戰,打到哪裡就掠奪到哪裡,這種掠奪不光是掠奪財富,還擄掠人口。所以歷史上會有李自成以人肉充作軍糧的說法。這種流寇行為使李自成的幕僚中沒有以行政見長的人,更沒有戰略家和政治家,全是軍頭。

李自成入北京後,是否善待崇禎遺體已經是小事了,因為士大夫階層和文官集團已經拋棄崇禎拋棄大明了。但其入城後縱容軍士大肆掠奪,並牽頭殺明宗室,這不是其他道理能夠解釋的,真的就是流寇氣息,不停地收刮民財以為已用,且不給別人留活路。但李自成為什麼能推翻大明?並非李自成的軍隊戰鬥力有多麼強悍,更多是因為明軍已無任何有效補給而喪失戰鬥力了。後來遇上吳三桂的關寧鐵騎和滿清強悍的八旗軍,李自成立馬被打得滿地找牙,說明其大順軍除了少數精銳外,大多均不堪一擊。

所以,李自成之敗,在於自己目光短淺頭腦簡單,與如何對待崇禎遺體沒多大關係。不過,惡待前朝皇帝,也說明其沒有什麼政治格局,敗得一點都不冤。史書對李自成是流寇的評價非常恰當,一夥流竄的強盜寇賊,只知打家劫舍,殺人放火,得了天下也本性不移。缺乏政治遠見,對前朝舊臣的不計後果的痛加拷掠和強盜作風讓李自成漸漸失去了有力支持,特別是失去了吳三桂,讓吳三桂轉投到自己的敵人清朝異族一邊,相當多的人才曾經對李自成抱有美好希望,望風歸順李自成

娜娜談談史覺得現在漸漸清楚地認識到李自成非但比不上崇禎帝,還不如異族清朝可靠,特別是清朝優待重用明臣,不計前嫌,相當大度,為崇禎發喪極盡禮節,所作所為讓更多的人認識到清朝的明君作風,轉而紛紛投靠清朝。從最初李自成的敬畏崇禎,到最後猖狂的羞辱崇禎,李自成是很明顯的得意忘形。可以說李自成為什麼只能做三天的皇帝,其實和這件事情有莫大的關係,又或者說李自成對待崇禎的態度上,映射出來了他的失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李自成 的精彩文章:

假「曹操」,跟本人有驚人的相似之處,李自成靠他撿回一條命
「闖王」李自成,能夠打下大順政權,為什麼守不住基業?

TAG:李自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