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生活的本身就是一場自我欺騙嗎?

生活的本身就是一場自我欺騙嗎?

《生活中關於自我欺騙的思考碎片》

1

人總是在自我欺騙自己,本來兩口子夫妻並不和睦,男人有外遇很少回家,周圍人都知道她也能感到,只是不敢去證實,男人偶爾回家和她在一起,男人只是覺得良心受到譴責,上床和她耕種一下自留地。

她內心總是壓著一股無名火,又無法在生活中發泄,只能生活中為人尖刻,上網亂噴,了解她的人都知道她生活壓抑的事實,這是心理焦慮後的行為,可她並不承認,告訴別人,我們兩口子好著呢,生活非常和睦。

2

一個生活毫無規律,晚上不睡,早晨起不來的主。

他希望自己每天能早起,開好了鬧錶,但鈴聲一響,他順手就摁掉繼續睡,即使睡到上班遲到,他也能理直氣壯的安慰自己:人的睡眠要充足,否則對身體不利,也會影響工作。

3

一個人本身意志品質薄弱,平時又不好鍛煉身體,跟風辦了一張健身卡,去了幾次,累的再也不想去了,開始理直氣壯安慰自己,訓練一次肌肉需要72小時才能恢復過來,連續高強度訓練對肌肉生長會很不利。

最後一拖在拖再也不去了,還能找到安慰自己的理由:千年的王八,萬年的龜,生命在於靜止。

4

原本婚姻已經名存實亡,離婚才是最好的選擇,本應該當機立斷離婚開始自己新的生活。

但她只是經濟上太依賴對方,自己缺乏獨立生存的能力,又不想出去闖蕩鍛煉自己。

這種人會時時安慰自己,我曾愛過他,現在也依然愛他,畢竟他是孩子他爸爸,諸如此類的安慰和自我欺騙,會找出一千條。

5

自己天天站在道德制高點上指責別人,但自己又常常違反道德低線,安慰自己,用一句話就掩飾:人孰能無錯。

6

這些人共同的特點,生活中自我欺騙無處不在,生活細節上也不吝惜撒謊,從體重到身高,到日常生活,處處在自我欺騙,自我撒謊。

他們自我欺騙自己去相信錯的,而拒絕相信真相。

7

當一個人缺乏內心真正力量的時候,才會對自己撒的謊,無法面對和承認,撒謊一千遍就變成了自己所認為的真相。

慢慢形成的,只有在自我欺騙當中,才覺得活得充實,這是幻影式的生活方式。

8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論中提到,幼年時候精神創傷,會時刻影響到成年後的自我。

一個兒童幼年常被父母忽視,他覺得自己不夠聰明,不夠吸引人,成年後為了讓別人喜歡,他就想變得完美無缺,他追求完美時的過程中會欺騙自我,行為偏激的讓人覺得生厭。

小時候精神上受到了重創,孩子無意中會學會求助食物來排解內心痛苦,成年後很難維持自己的體重,因為吃的東西和生理需要毫無關係,只和內心的焦慮有關。

這一點我時常觀察和研究我兒子小胖球,他媽媽突然去世後,他開始非常壓抑和焦慮後,食量變得巨大,不停的吃東西,他貪吃的叫你無法阻止,這小傢伙的肥胖,我認為屬於精神理焦慮所引起的肥胖,我試圖在減緩他焦慮的同時,用體育鍛煉的手段來幫助他減肥。

但前提他自己必須有堅強的決心和意志,現在還無法辦到,我希望他在青春期以後,會有一個意識覺醒,從思想上有個飛躍。

9

儘管我們每個人幼年經歷不同,我們所受到的一些心理創傷都反映在成年的謊言里。

心理學告訴我們,所謂的自我欺騙就是固有的認知和判斷

問題出來了,我們這麼頻繁的欺騙自己,有時候往往毫無覺察。

佛羅伊德也指出,撒謊是一種自我防線,只保護核心自我意識,不受某些信息傷害。

自我欺騙會經常否定判斷,拒絕相信事實。

和一些垃圾人交往了半生,希望有一天他們會突然變好,

本來被人堅決的拋棄了,還持續的對他好,希望他會回心轉意。

嫁給了一個吃喝嫖賭抽的老公,卻不願意離婚,企望著老公會浪子回頭

原本經常熬夜,12點以前沒睡過,常常欺騙自己和別人,我沒有熬夜啊,我在廣東時候12點才出去吃宵夜。

10

原本做的事毫無理性,卻常常用理性化創造理由原諒自己。

比方說網路噴子,他們都會說:你有寫作的自由,我們有噴你的自由。

原本走路不注意撞到別人,還跟對方怒目而視,我才不會給你道歉呢,人那麼多,誰都可能撞到誰。

當別人無意中撞他時,他馬上就會蹦出來:走路長點眼睛。

人習慣將自己的不滿歸咎於他人。

本身自己做事毫無底線,不夠意思,卻說別人:你根本就沒有把我當成朋友。

工作中,凡是出現錯誤,一定要拉上墊背的,把責任都推卸給對方。

人可以很理性的創造理由來原諒自己,但是不會原諒別人。這就是意識扭曲。

11

關於意識扭曲,我也常常暗示自己,我註定要孤獨一生。

在感情問題上,我把自己做錯事以後引起的分手,歸咎於宿命。

我從小聽奶奶說過,我剛出生百天的時候,奶奶抱我去南京雞鳴寺,找一個老尼看過。

老尼說我將來註定孤單一生。

這個不經意的小事,一直在潛意識裡暗示著我,扭曲了我的意識。

我常常從認識女人,相愛到分手,分手後,用相愛只是泡沫,我註定要孤獨一生來欺騙自己。

潛意識十分強大,讓我無法左右自己, 這種借口是不是又一種形式的自我欺騙?

12

我有時候常常干一項工作沒幹好,馬上就在意識中產生了欺騙自己的理由,理由很簡單:這裡工作不適合我。

13

不去努力使自己變得更好,卻幻想著美女帥哥會瞎了眼愛上自己,生活中找不到愛,卻把自己的愛寄托在影屏里的小鮮肉身上。

14

我們不努力工作讓自己變得牛逼,卻希望老闆會賞識自己,投資人看好自己,實在不行去買彩票,感覺真會讓自己一夜暴富。

不努力去思考和學習,只幻想著有一天自己會頓悟,獲得大智慧。

15

原本把自己不合理的理念強加給孩子,卻理直氣壯的認為,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你好。

從不管家裡的老人,卻常常去廟裡拜佛,家裡的老人就是活佛,家裡的兩尊活佛不供,卻去廟裡供泥胎,標榜自己積德行善,

我呸

16

即使那些教育權威教育理論家,也會把許多複雜的問題,用自我欺騙的方式歸納得非常簡單。

比方說一個孩子,犯了什麼錯,就直接歸納於家長。

用一句話就能把所有的教育理論全部概括:有什麼孩子就有什麼家長,改變孩子,就得從家長改變開始。

這樣斷然的下結論,變成固定的權威定理,就省得教育者去研究千差萬別的孩子的內心狀態,把樹上沒有一片相同的綠葉,變成樹上的葉子都是綠的。

這種自我欺騙的方式,產生了大量的教育書籍,讓作者賺的盆滿體盈,

讓教育家變得省事,讓學校老師便省心,讓家長一下子變得非常自責,茫然和束手無策。

從自我開始改變,這句話好說不好做。

中國有句老話: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嚷嚷著要改變自己的人,你先來試圖改變一下自己。

如果你都改變不了自己,你就是用忽悠的方式欺騙別人。

17

我們就是自己的心理觀察者,即使我們現在承認一直在自我欺騙自己。

我們會花大量時間,忘卻發生在自己身上的自我欺騙,平時基本上迴避審視自我欺騙所帶來惡果的責任

18

我靜下心來,喜歡做的一件事,就是自我反省,給自己做心理分析達到心理治療的目的。

人們對心理治療存在偏見,認為瘋子才會需要做心理治療。

有這種觀念的人也在欺騙自己,因為在世人面前展示自己心理脆弱需要極大的勇氣,敢於展示自己心理的人有可能變成心理強大的人。

這關係到我們是用說謊來保護自己,還是用謊言來傷害自己?

是直面生活還是逃避現實?

生活的本身就是一場自我欺騙嗎?

生活的意義就是生活在自我欺騙當中嗎?

這些問題還是留給讀者自己去思考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寧寧找樂 的精彩文章:

生活就是為了講述(六)
「踢貓效應」可以變為「撫貓效應」

TAG:寧寧找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