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皖南新四軍的北移路線問題研究(三)

皖南新四軍的北移路線問題研究(三)

原標題:皖南新四軍的北移路線問題研究(三)



《宣城歷史文化研究》微信版第280期

皖南新四軍的


北移路線問題研究


蔡長雁


關於皖南新四軍的北移路線問題,關係皖南新四軍失敗的原因與責任由誰來負,因此引起研究者的濃厚興趣,學術界一直有著爭論。筆者根據自己掌握的史料,提出一點淺見,就正於方家。

三、關於「南線」是否為「絕路」問題在這個問題上有兩種觀點:


(一)走「南線」並非「絕路」


一種意見認為,走「南線」並非「絕路」。 劉喜發、李亮等著的《皖南事變史論》、李良志著的《烽火江南話奇冤——新四軍與皖南事變》,房列曙著的《皖南1941》即持上述觀點。他們分析指出,「東線」是國民黨方面圍堵皖南新四軍的重點,事先即駐有第五二師和一O八師兩個師的兵力,並築有強固工事,且沿途地形不利,丘陵起伏,河寬水深,難以突圍。「北線」是皖南軍部與江北指揮部的交通線,優點是路程較近、群眾條件較好,不經過國民黨防區,沿途所經地區為我三支隊和江北游擊縱隊的活動地區;缺點是需經過50華里的敵占水網地帶,還得穿越長江敵偽封鎖線,不利於大部隊渡江;由於項英一再拖延北移時間我軍喪失了從繁、銅北渡的有利時機。相比之下「南線」在當時是相對安全的路線,當時四十師還沒有把缺口封上,即使碰到四十師,也只打一個師,突圍相對容易些。據上官雲相說:「如果讓新四軍衝到旌德,那裡空虛沒有駐軍隊,縱然再增加一倍兵力,也難以達到消滅新四軍的目的。若想在後邊追著打,那是走不贏的。我先把四十師調在三溪,就是防他這一著。」四十師於1941年1月2日到達旌德的三溪鎮。新四軍軍分會於1940年12月28日開會,決定走「南線」,出於多種原因,至1941年1月4日才踏上北移的征途,5日在茂林又滯留一天、錯過了突出重圍良機,如果提早五、六天出發,先四十師至三溪也許不至於鑄成後來的全軍覆沒的大錯。 即或退一步說,1月7日,新四軍被阻星潭,形勢、地形、時間均對新四軍不利,但如果當時能果斷地下決心,不惜犧牲集中兵力殺開一條血路,也是可以突圍出去的。 因此,走「南線」不失為一種正確的選擇。總之,蔣介石要消火新四軍蓄謀已久,皖南新四軍不管走哪條路線,均避免不了蔣介石的襲擊。無論是走「東線」還是走「北線」、其危險性都不會比走「南線」小。因此,我們不能過分責備項英對北移路線的選擇。 那種把皖南新四軍南下茂林的北移路線看做是皖南事變的「根本性問題」的觀點是錯誤的,南下茂林的路線不是皖南新四軍失敗的主要原因。


筆者認為,第一,此種觀點僅僅局限于軍事,沒有顧及政治,是其重大不足,新四軍北移反而南行,深入國民黨地區,政治上是大失著,中共中央早有說明,只量新四軍領導人對此認識不足。第二,此種觀點假設為主,其假設一是早幾天走,就會避免與國軍四十師遭遇等等,實際上,1940年12月28日軍分會才決定定下來走南線(但最後決定還是30日的事,中央這一天轉來重慶消息,還是走「東線」,去蘇南好),必得準備幾天,何況大家對此線路都一無所知呢。其假設二是,不惜一切代價攻佔星潭,是可以突圍出去的,實際上星潭是否能攻佔並不能確定。這兩種假設都是經不走推敲的,所以這種觀點難以讓人置信。


(二)走「南線」是一條絕路


這一種觀點與上一種觀點截然對立,認為南走茂林是一條絕路,新四軍所選擇的北移路線是一條錯誤的路線,是導致皖南新四軍失敗的主要原因。如劉庭華的《略論皖南事變在軍事方面的歷史教訓》、陳楓編著的《皖南事變本末》、段雨生等著《葉挺將軍傳》等均持此說。黎汝清在其所著小說《皖南事變》的代後記中更認為南下茂林的北移路線是皖南事變的「根本性問題」,誰指定了這條使全軍陷入絕境的北移路線,皖南新四軍全軍覆沒的歷史責任就應該由誰來承擔。這一派最具體代表性的觀點體現在童志強的《皖南事變發生原因新探》(發表於《抗日戰爭研究》2011年第2期上)一文中。


童志強的文章認為:


1、走南線對新四軍來說,是最不利的,實屬下策。其理由如下:


(1)南線是一條不明地理、不察敵情、倉促制定、毫無把握的路線,連幅作戰地圖都沒有。之前軍部參謀人員的主要精力都花在東線和北線上,做了整整兩個月的功課,而對南走茂林「這個新的作戰方案從未有研究與討論過」。 由於情況不明,才會出現如李一氓所說的「軍部由雲嶺出發到渡口竟會走錯了路,由雲嶺到茂林40里,連過江耽擱到5日正午才到齊」的窘況。部隊星潭受阻後,項英決定全軍從星潭折回,改向高嶺方向突圍,居然又因嚮導帶錯路而誤走廉嶺,復又決定由茂林原路退回,改為從銅、繁直接北渡,造成如此混亂的局面,皆因走了一條地形不熟、路途不明、敵情不準的錯誤路線。

(2)南線的經濟地理都不利。這條路越往南走,越是深溝高嶺,部隊分三路縱隊被高山隔開,兵力分散,彼此聯繫不暢,無法呼應,在山谷中難以展開,也無法集中優勢兵力。加上深山中居民稀少,以致部隊被圍困數日後無糧草,全軍凍餓交迫。


(3)對南線軍情不察。誤以為國軍第四十師是弱旅,在出動前認為即使與之發生戰鬥,亦可很快將其消滅或擊潰,因此對敵情的錯誤判斷而走了一條不該走的路線。


上述三點,上官雲相看得清楚,第三二集團軍在總結新四軍失敗的主要原因時指出:「狀況判斷錯誤,輕離老巢,南過章家渡投我部署上最強之包圍圈內;前有大山,後有大河,地形特殊不利」,「攜帶有限糧秣因困於貧瘠之山地中,饑寒交迫,失卻戰鬥力」。


(4)政治上的大失著。更嚴重的是,因為南面是國民黨軍隊的防區,新四軍南下繞道,勢必會授人以柄,造成軍事上、政治上的被動局面。正因如此,中共中央曾一再提醒和告誡軍部慎重行事。由於皖南新四軍選擇南走茂林的錯誤路線,又輕率地過早坦露行動目標,從而給第三戰區製造皖南事變提供了機會。


2、如果說南走茂林是下策的話,那麼東開蘇南不失為中策


東線是當年新四軍第一、第二支隊東進江南的路線,也是軍部參謀們事先實地勘定的通道。這條路線的有利條件是: 一、沿途有地方黨和新四軍兵站及民運工作組接應;二、有蘇南新四軍廖海濤、羅忠毅部配合,如雙方對進,一晝夜即可會合。不利之處是因為這條路線已被蔣、顧所否定,一旦發現皖南新四軍全部走此路線東進蘇南,上官雲相必然會調集重兵前堵後追,肯定會發生戰鬥。但因沿線均為比較開闊的低矮丘陵,便於部隊迂迴展開,一旦進入淪陷區,國軍不敢緊迫。


3、從雲嶺向北經三支隊防區從銅陵、繁昌之間直接北渡轉赴皖東,應為最最可取之上策


項英在強調北渡困難時曾報告中央說,繁、銅由我駐地到江邊,須穿插封鎖線,約經50 里之河網敵區始抵江邊,如遇兩軍(敵人)發覺後即不能渡。大軍不能穿插,只能分批偷渡。如被發覺,極危險。特別在江中遇敵艇毫無辦法,只要一艘軍艦停泊江中,便無法偷渡。如無友軍在對岸堵截和友軍在後夾擊,假如相當時間,若斷若續的分批偷渡當可,否則有被截斷或遭腰擊之危險。 直到1941 年1 月1 日,項英在給中央的電報中進一步強調銅、繁江邊增加兩隻兵艦、汽艇不斷梳巡,少數人也不能偷過。 認為可以選擇走「南線」的觀點,就是不加分析地照單全收了項英的意見。


日艦封鎖和江北桂軍攔擊,是項英強調不能走「北線」的兩大主要理由,其實這兩大理由並不太充分。偌大的長江,絕非是區區幾艘船艦所能封鎖得了的,由何處北渡、何時北渡、何處登陸、何處接應、分幾批北渡,主動權均掌握在新四軍手中。從1938年底張雲逸渡江開始,直到皖南事變前夕的1月3 日,江北的張元壽、馬長炎等200 餘人奉命南渡歸隊,也不知有多少批新四軍偷渡長江,怎麼能說「少數人也不能偷過」呢?至於江北桂軍攔擊,如果在1940 年春夏尚有可能,到夏秋以後,李品仙即使有心,也已力所不逮。1940 年7 月,日軍分兩路掃蕩皖中並進佔無為縣城,原在皖中的桂軍鄭滄溶第一七六師所部向皖西撤退,師部駐大別山區岳西縣來榜河,其所屬陸、周、陳3 個團分駐桐城、廬江、望江等地,在無為西南與廬江交界之黃姑閘、牛埠一線,僅有周雄1 個團兵力,無為沿江從土橋到泥漢、姚溝、二壩全為中共武裝所控制。1940 年12 月20 日,李品仙、張義純在致第四十八軍電中說,新四軍現在江南整兵,並擬由舊縣等處撤至江北,其江北部隊正積極配合,前已通知周團嚴防並破壞其浮橋,但恐周團兵力不敷應付,可否加派得力部隊堵截,以免勢成燎原。



皖南事變無名烈士墓


其次,皖南新四軍從銅、繁直接北渡還有許多有利條件:其一,皖南新四軍特別是第三支隊在此經營三年之久,群眾基礎極好,沿途有農、青、婦等各種抗日群眾組織和地方黨委,許多新戰士均為當地人,與民眾有著血肉聯繫。其二,地形熟悉。三年來,新四軍皖南部隊和軍部首長多次從銅、繁一帶到江北活動和視察,大江南北經 常來去。其三,路程近,雲嶺距江邊60 公里,一晝夜即可渡江。其四,皖南沿江雖有少數日軍據點,但並無大部隊阻擋,穿插封鎖線根本不是問題,而且正因為出淪陷區,國軍在後面不敢緊迫。其五,江北地方黨和新四軍早已做好渡江接應準備。新四軍第三支隊參謀長林維先率領的挺進團以及第三支隊第五團第二營馬長炎部、江北游擊縱隊政委孫仲德率領的江北游縱第二團和無為縣游擊隊,早已奉命在江北控制了有利地形和渡口,隨時準備策應和掩護皖南軍部過江。以曾希聖為指揮的渡江指揮部,在無為籌備了足夠的船隻和糧食。新四軍參謀處副處長張元壽率偵察連「經過20 多天的準備,沿江六、七個渡點都已準備好大量船隻」。 第三支隊馬長炎部也在江北控制了200 多條船隻,最小的船可渡十幾個人,大船可渡八、九十人。一次至少可渡四、五千人。 中共無為縣委也在沿江「籌集了二、三十條大船,還有幾十條漁船」以及大量糧草。 其六,有蔣桂矛盾可以利用。其七,這條路線是蔣介石和顧祝同最後指定的路線,走此路線在政治上處於主動。


筆者完全同意以童志強為代表的這個觀點,從政治上說,走「南線」是錯誤的,讓國民黨以為新四軍南進國民黨後方,在國共合作抗戰時期,共產黨不能到國統區打游擊,這不是國共兩黨的共識嗎,誰對此還有疑問呢?從軍事上看,我們不能武斷地說皖南新四軍走「東線」或走「北線」轉移,就保證萬無一失,但是絕對可以肯定的是,決不致發生被國民黨軍8萬人圍殲而全軍覆沒、軍部首長無一人倖免的悲慘結局。誰還認為皖南新四軍在「東線」或「北線」會遇上比這更慘的結局呢?


無論如何,走「南線」都是一條絕路!



四、基本結論


皖南新四軍北移選擇走「南線」,是新四軍軍分會議決定的,但在此前已經得到中共中央的授權,只是新四軍決定之後沒有立即上報中共中央而已,當中共中央1941年1月5日知道北移線路為先行南下繞道至蘇南後,立即要新四軍脫離險境,說明中央並不一定贊成這條線路。國民黨方面非常害怕皖南新四軍就地分散,向南遊擊,並為此做了重點防備,所以絕不會安排新四軍走這「南線」北移。「南線」實際上是一條政治軍事雙失敗的路線,不走南線,新四軍不會敗得如此徹底。



(作者系宣城市檔案局局長,方誌辦主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宣城歷史文化研究 的精彩文章:

新四軍狸橋戰鬥親歷記
明清旌德刻工考略(二)

TAG:宣城歷史文化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