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飲食 > 喝酒有什麼好處?喝酒有什麼壞處?邏輯清晰通俗易懂!

喝酒有什麼好處?喝酒有什麼壞處?邏輯清晰通俗易懂!

喝酒對人,到底是有害還是有益,這是學術界一直爭論的話題。大部分專業人士認為,適度飲酒對健康有好處的觀點,找不到有力證據。一些有保健功效的酒,或者是號稱可以保護血管的葡萄酒,是否真有實效,還得看酒的品質如何。你不能指望幾十元一瓶的葡萄酒,喝下去能保護你的血管。即便這些保健酒確有實效,肯定也不適合所有人。話雖如此說,但仍然有不少人,通過飲酒變得更健康或者長壽。

我親眼見證過一個,60來歲身體已經垮掉的女人,已到死亡的邊緣,後來自己每天喝一小盅,自己用白酒製作的泡酒,活到了接近90歲。也許她有別的保養方法,但我還是認為喝酒對她有正面作用。愛酒人士或者造酒商,喜歡說酒是糧食精,酒為百藥之長,自然也不是胡說八道,一定有相關依據。我們可以先順著這個思路,來找一找飲酒,可能有哪些好處。

一般認為,酒是純能量食物。你看大冬天人很冷的時候,一口熱酒喝下去,人很快就暖和了,這是因為酒在體內,能很快轉化為能量。這意味著本身能量不足的人,喝酒可以幫助補充能量。現在的人是不是缺能量呢?一般認為是不缺的,因為現在人吃的多,吃的好。但實際情況是,某個部位生病,其實就是該部位缺少能量。人總是容易疲勞,亞健康,免疫力下降等,這些都是缺少能量。

人為什麼會缺能量呢?原因無非就是兩點,一是能量生產少。食物雖然能在體內轉化為能量,但卻依賴於身體對食物的深度加工,五臟六腑如果不好,吃的東西轉化為能量的效率和產量都會下降。腸胃問題,是現在人普遍的問題。除此之外,心肝脾肺腎,都對食物加工生產能量的過程有影響。曾經有人問糖尿病人能不能喝酒,我建議不要喝。原因是酒傷肝,而肝是身體管理血糖的關鍵器官。但立馬有人反駁,說本人親測,飲酒後血糖有下降。我相信他說的是真的,也能找到合理解釋。

酒讓人興奮,對神經有刺激作用,提高了身體新陳代謝的速度,血糖被加速利用,因此血糖短期內是可以下降的。但從長遠看,比如5年10年後,肝臟因長期受酒精影響,血糖是否會失控,這個就很難講。我當時也反駁了他,舉例說男性酒後行房可延長時間,不知道的人還以為這是酒對身體好,其實反而是大害。引用這個例子是想說明,高血糖和糖尿病人,並不是能量過剩,反而是身體缺少能量。而肝臟在這個過程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二是能量消耗多。這跟我們的生活方式、生活節奏有關。過大的社會壓力,快節奏的生活,大家很難保持平和舒緩的心態。不好的心態,負面的情緒,體現在身體的微觀層面,就是血管收縮,神經緊張,能量代謝加快,毒素生成過多。除此之外,腎通過水液的回收,可以大量節約能量物質並循環利用,這一點大家也不夠重視。一句話,現在人的能量消耗,正處在一個很快的節奏上,身體有些跟不上。

肥胖,一般被認為是能量過剩,但這個說法其實並不對,並不是真正的能量過剩,而是能量物質過剩,能量物質要轉化能量,需要很多輔助營養物質,以及一系列複雜的生化反應。如果好理解一點,可以借用中醫的說法,脾胃健康了,人自然就不會吃太多,並且也不會發胖。肥胖的人,其實體溫比健康人要低。肯定會有人反駁說,肥胖的人不怕冷,而且更容易出汗,體溫一定比正常人高,當然也有這樣的情況。其實你去測測體溫就知道了。凡是有小肚腩的人,肚皮上的溫度都很低。這就是說肥胖的人,其實也是能量不夠的人。

既然能量不夠,酒又是純能量食物,那喝酒是不是就對健康有益呢?這就要看身體將酒轉化為能量,需要付出那些代價。首先是對胃有刺激作用。其次是影響肝臟。肝是能量代謝的中心。每生產1000大卡的能量,需要消耗維生素B0.5毫克。一般的酒里,都含有釀酒酵母,酵母里含有B族維生素。但這個量不能滿足酒精代謝需要的量。酒精要正常代謝,還需要乙醇脫氫酶和乙醛脫氫酶,這肯定就是額外消耗了。第三,酒精還刺激神經,可引起血壓升高。可能還有其他方面的影響,是我們還不知道的。如果能夠消除這些負面影響,比如飲酒前吃點東西保護腸胃,並吃一些護肝片保護肝臟,神經上沒有炎症,也沒有其他慢性病,適量喝點酒肯定是對健康有益的。但一般人喝酒,並不是從健康角度出發,很難做到這些。

最後要說的是,酒能壯膽,酒讓人興奮,有靈感,短期來看這是好事。但這是把酒當做興奮劑來用,切不可形成依賴。喝酒有時候讓人開心,情緒改善帶來的好處,有可能會抵消喝酒帶給身體的傷害,因此高興時少喝點酒助興,可能會有些積極作用。但要盡量選擇品質好一點的酒,並且不能太頻繁。醫學上有個病名,叫做酒精性脂肪肝,很能說明問題。說了這麼多都是廢話,但這些廢話讓我總結出一句話:如果你喝酒的初心是為了養生,那麼喝酒是對你有益的。如果不是,那麼你的飲酒習慣,基本上都是在傷害你的身體。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身體自我修復研究者 的精彩文章:

濕氣重有哪些原因?哪些方法可以快速去濕氣?三個思路啟發你
運動是不少慢病的自愈醫生,但快動不如慢動,外動不如內動

TAG:身體自我修復研究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