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位偉大的書法家,寫下一首流傳千古的七絕,被收入《唐詩三百首》

一位偉大的書法家,寫下一首流傳千古的七絕,被收入《唐詩三百首》

「張旭三杯草聖傳,脫帽露頂王公前,揮毫落紙如雲煙。」杜甫筆下的「飲中八仙」之一張旭,作為一位偉大的書法家,蜚聲中外,名傳千古。但作為一位著名的詩人,他就不太為人所知了。事實上,張旭不但在書法上以草書聞名,其草書當時與李白詩歌、裴旻劍舞並稱「三絕」,而且在文學上亦以七絕見長。與賀知章、張若虛、包融號稱「吳中四士」。他的一首七絕《桃花溪》構思婉曲,情趣深遠,畫意甚濃,為千古名篇,被收入了《唐詩三百首》。

桃花溪

張旭

隱隱飛橋隔野煙,石磯西畔問漁船。

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

這首詩大意是:一座高橋隔著雲煙出現,在岩石的西畔詢問漁船。桃花整天隨著流水流淌,桃源洞口在清溪的哪邊?

隱隱飛橋隔野煙

這首詩通過描寫桃花溪幽美的景色和作者對漁人的詢問,抒寫一種嚮往世外桃源,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情。詩中暗用了東晉陶淵明《桃花源記》意境,創造了一個充滿了詩情畫意的幽深境界。

首句「隱隱飛橋隔野煙」,起筆寫遠景:深山野谷,雲煙繚繞,空曠無人;透過雲煙望去,那橫跨山溪的長橋,乍隱乍現,若有若無,恍若在虛空里飛騰。如此幽深的境界,給人以神秘之感,令人恍恍惚惚,如入仙境。在這裡,寫到了靜止的橋和浮動的野煙,二者相映成趣:野煙使橋化靜為動,虛無縹緲,臨空而飛;橋使野煙化動為靜,宛如垂掛一道輕紗幃幔。隔著這幃幔看橋,使人感到一種格外的朦朧之美。

石磯西畔問漁船

次句「石磯西畔問漁船」,開始描畫近景。石磯,指的是水中積石或水邊突出的岩石、石堆。近處,水中露出嶙峋岩石;那飄流著片片落花的溪上,有漁船在輕輕地搖著,景色清幽明麗。一個「問」字,將詩人也拉入了畫圖之中。這樣,讀者就能從這幅山水畫中,既見山水之容光,又見人物之情態。詩人佇立在古老的石磯旁,望著溪上飄流不盡的桃花瓣和漁船出神,恍惚間,他似乎把眼前的漁人當作當年曾經進入桃花源中的武陵漁人。那「問」字便脫口而出。「問漁船」三字,逼真地表現出這種心馳神往的情態。

「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這兩句是問訊漁人的話:那一片片桃花瓣隨著清澈的溪水不斷漂出,你可知道那世外桃源洞在清溪的什麼地方嗎?這裡,桃源洞的美妙景色,是從問話中虛寫的,詩人急切嚮往而又感到渺茫難求的心情,也是從問話中委婉含蓄地透露出來的。

桃花盡日隨流水

張旭作為盛唐的一位七絕名家,是很善於構思的。這首詩從遠到近,正面寫來,然後用問訊的方式由實入虛,構思布局相當,新穎巧妙。詩人的筆觸輕快洒脫,對景物不作繁瑣的描寫,不敷設明艷鮮麗的色彩,對《桃花源記》的意境運用得空靈自然、蘊藉不覺,整首詩寫得情韻悠長,意境深邃,從而創造了一個饒有畫意、充滿情趣的幽深境界。

文中圖片來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如不慎觸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繫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今風雅 的精彩文章:

歷代描寫洞庭的山水詩,若說這首詩排第二,則沒有哪首詩能排第一
李商隱的這首讚美荷花的七言古詩,其實是表達愛情最高境界的千古力作

TAG:古今風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