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科學診治 鑄造「肩強」 人生

科學診治 鑄造「肩強」 人生

肩部撞擊症—中老年肩周炎的罪魁禍首

肩周炎是影響中老年人群生活質量的一種常見的關節疾患,其發病率之高在退變性關節疾患中長期佔據靠前的排名,並得名「五十肩」。早期因受醫療發展水平的限制,肩周炎更多的被認為是一種長期慢性炎症性疾病。隨著醫學技術的發展及磁共振檢查的普及,「肩部撞擊症」在肩周炎的發生及發展中的所起的至關重要的作用逐漸被醫學界重視。

何謂肩部撞擊症—肩關節外展活動時,肩峰下間隙內結構反覆摩擦、撞擊而產生的一種慢性肩部疼痛綜合征。

從圖中可以看到,隨著年齡的增長,肩峰下骨質出現退變及骨贅形成引起肩峰下間隙狹窄,導致間隙內的走行的肩峰下滑囊、二頭肌長頭腱、崗上肌腱受到反覆磨損並出現炎症反應。這是肩周炎及肩部撞擊症產生的基礎。

臨床表現:肩部疼痛,以肩峰周圍為主,可牽扯到整個三角肌部。疼痛以夜間為甚,病人不敢患側卧位,甚至需長期服用止痛藥。其次是患肢無力,活動受限,當上臂外展到60°~120°時,出現明顯疼痛,有時可感覺到肩關節被「物」卡住而不能繼續上舉。

做個動作有兩個動作是檢查肩部撞擊症的最主要檢查,方法簡單易操作,有以上癥狀時可自我檢查判斷。

1.Neer肩峰撞擊試驗:檢查者立於患者背後,一手固定肩胛骨,另一手保持患者肩關節內旋位(即倒水杯的動作)使掌心朝下,然後做前伸過頂動作。如誘發肩關節劇烈疼痛和抬舉活動受限則為陽性。

2.Hawkins撞擊試驗:患側前臂像「走正步」的姿勢端平與身體前方,保持大臂端平將前臂向下旋轉。出現疼痛則為陽性。

這兩個動作正好誘使肩峰前下方骨贅與下方的肱骨大結節撞擊,如果存在肩峰下間隙的損傷及狹窄,將會出現疼痛。注意做次檢查時不要慫肩以免影響檢查結果。

非手術治療:病變早期肩部理療或熱敷,口服消炎止痛類藥物(為布洛芬類,而非所謂的頭孢類「消炎藥」)。急性發病時可用三角巾懸吊制動,但注意無痛情況下積極活動肩關節,防止炎性組織粘連發展成凍結肩。應避免可引起肩部撞擊的動作,如提舉重物等。

封閉治療:可的松局部注射,從肩峰前面或外側進針,緊貼肩峰下向後或向內進入肩峰下間隙。此治療針對肩峰下間隙尚可,以局部炎症反應為主的病變。

手術治療:當肩峰下間隙因骨贅較大,嚴重磨損間隙內肌腱等組織的時候,我們知道,吃任何葯是化不掉這些骨贅的,這時候就需要手術來治療。

目前最先進的手術方式為肩關節鏡微創下進行「肩峰成形術」,手術僅需2-3個1公分長的切口,通過探頭伸進間隙內,用筷子大小的磨鑽將骨贅去除,徹底解放肩峰下間隙。此手術創傷小、恢復快。它可以:永久解決藥物化不掉的骨贅、徹底解除對肌腱的磨損及撞擊,以達到對「肩周炎」及「肩部撞擊症」的完全治癒。我科自2014年起即開展此類手術,幫助大量患者朋友重拾「肩強」人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107骨關節 的精彩文章:

TAG:107骨關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