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中醫調理中常見的排病反應!

中醫調理中常見的排病反應!

由於邪氣進入機體的部位不同,性質不同,導致的疾病不同,況且,不同人體的體質亦不同。

因此,排出邪氣的途徑各種各樣。一般來說,病氣大致會從下列幾個途徑排出。

1四肢末端

兩手和兩足是全身肢體的最末端,也是最容易排出邪氣的地方。一般來說,邪氣的來路亦即邪氣的出路。邪氣多數是從四肢,從肌表向軀幹,向內臟侵入的。

而排邪時,又會從來的路徑排出去。臨床我觀察,侵入人體的病氣常呈冷風(風)、冷汗(寒)、粘汗(濕)等形式從手足的八邪、十宣、八風、氣端和勞宮、湧泉等穴位排出體外。

排病反應時,經絡內可能產生移痛反應。移痛時,病氣所經過處,常伴有痛、酸、脹、麻、癢等感覺。

2皮膚

陽氣激活後,人體自我調節,寒氣會由皮膚排出體外。皮膚排寒時,渾身冒冷汗,皮膚排濕時,大汗淋漓,甚至出粘汗。有的人,粘汗如膠水或黃油,色深、異臭、極粘。

排汗出,應及時用干毛巾擦乾,避免受風,切勿用冷水沖洗。還有的人出疹子,這也是肝內的毒素以及體內的廢物排出來了。一般過敏性體質多見此類反應。

根據疹子排出的部位,可以推算出排邪的經絡,比如足底湧泉穴處出疹子,那是少陰經的毒邪出來了,如果是足背部,那是陽明經的毒排出的部位,其他部位皆如此。

有的人,早晨起床後自覺屋子裡較平時特別臭,豈不知這是機體陽氣充足了,借睡覺時把病邪通過皮膚排出的反應,表現為臭氣。當然,開開窗戶就行了。

有的病人服藥後出現面部起小白粒,似疹子,但不癢。這是病人的衛氣本虛,不足以宣通水液排汗外出。中焦陽氣補充後,營衛足而祛除邪氣向上向外透出皮膚的反應。

再有就是手腳的蛻皮反應。一般如果病邪在身體上部,多通過雙手的蛻皮來祛邪,如果在下部,則往往通過雙腳的蛻皮來排出邪氣。

蛻皮時雙手雙腳如蛇蛻皮一樣,完整地蛻出一層舊皮來,模樣十分怪異,但蛻出後的新皮膚則光亮如鮮。李可老中醫也觀察到,有的病人會全身蛻出一層皮來,而大病隨之而愈,殊為神奇。

3尿液

飲症患者,身有水腫。待任脈暢通後,水飲會從大小便中排出。水飲排出後,水腫即退。

暑火也從尿中排出,暑火者,尿色極黃,排尿時會有尿道刺痛感,排尿後尿道刺痛感消失,此時應多飲溫開水,以助排毒。

4消化道

不少病人服藥後會出現便秘,或者腹瀉,每天去幾次廁所,總覺排便不暢。或者出現便秘與腹瀉交替。但不會特別難受,繼續服藥,五六天即通,便秘、腹瀉即可自然消失。

這都是胃腸道反應,胃腸道的反應在整個疾病治療的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為胃腸道是多數病邪向體外排出的通道,體內太多的廢物以及毒素多數從大腸排出,因此,它的反應是極為複雜的。

腹瀉時,一天之中甚至會泄近3至10次,我的一位病人甚至於一天大便15次,大便色黑,或者極臭,或者如水樣,但不會有疲勞感,大量腹瀉後病人反而覺得異常輕鬆,一點兒也不累。

這是陽氣充足後,臟腑功能恢復,促進了中焦宣暢氣機的功能,機體開始排出不暢之氣,這是好事。一般有過肝病、胃病的人多有這種反應,等氣排完了,病也就近愈了。

如果病邪是在上焦部位,往往是以嘔吐的方式排邪。比如肺癌患者,服中藥後會出現頻繁的嘔吐,吐出粘濁性痰液,這是正氣恢復後,努力把瘀滯在上焦的邪氣以嘔吐的方式排出體外。

中醫本來就有汗吐下三種排邪方式,而吐法正是其中之一,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種方式。

5呼吸道

客於督脈以及太陽經的寒氣,可能通過打噴嚏排出。如果印堂受了風寒邪氣,可能通過流涕排出。

臨床上經常見到病人出現乾咳或痰多,日夜不停;或忽然怕冷、怕風,大量地流鼻涕,鼻塞,打噴嚏,極像感冒。這是太陽經正氣在攻邪的反應。

邪氣曾經由太陽經進入體內,現在邪氣排出時又經過太陽經了,所以,就會出現忽然感冒的反應。此時可改服大劑四逆湯合麻黃湯,以增強療效。

這些都是機體努力排除風寒邪氣的反應。一般各種風寒所致的疾病,只有將風寒排出體外,疾病才能治癒。

6經絡肌表

有時病人會出現周身肌肉、骨節劇烈疼痛,或者腹痛,甚至疼痛難忍。

極個別的患者會出現昏迷一兩小時的情況,這是陽氣在經絡中運行,把潛伏的陰邪驅逐出來的反應。

此時陽氣正在修復病灶,以全面恢復機體的正常機能。如果身體有濕熱感,那也是經絡氣血運行暢通而旺盛的自然反應。

再者,客於機體不同部位的邪氣,其排出時的穴位亦有所不同。如深伏於少陰經以及心腎等處的病氣經心包經,由勞宮穴排出,會出現勞宮穴發涼、出疹子等情況。

如勞宮穴關閉,病氣排泄受阻,留住心包經,則會致胃、心臟、頭部等部位不適。常見有噁心、嘔吐、心區疼痛、頭痛、頭暈,嚴重者還會引起休克。這時要用針刺疏通心包經,病人也要自己按摩心包經諸穴以及膻中、崑崙等穴以幫助排邪。

7孔竅

孔竅是邪氣容易侵入的途徑,亦是邪氣排出的途徑之一。我們周身有不少孔竅,如眼、耳、鼻、口、下陰、肛門、尿道等等。

治療後如果忽然出現牙齒熱痛,或耳內疼痛,或流鼻血,或舌尖、嘴唇上火起泡,或喉嚨又干又痛,或早晨醒來時眼屎很多,或腹瀉,或耳內鼓盪,或耳鳴等等,都是陽氣通暢後,邪氣自孔竅排出的反應。

腹瀉一般是六腑的邪氣排出的必經過程。耳朵是少陰腎臟的邪氣排出的途徑之一,有時也會出現短暫的耳鳴,是邪氣排出的反應,但一過而止。

8六經順序排邪反應

邪深伏厥陰時,如果突然出現心慌,或口渴,或不愛吃飯,甚至出現噁心嘔吐現象。

這表示邪氣自厥陰轉出少陰、太陰,病根已經開始鬆動了。此時當加重藥量,或者加服理中丸以扶太陰,或者適當多喝點水。

一般來說,邪氣的排出順序是自陰而陽。具體來說,自厥陰、少陰,而至太陰。

自陽明、少陽而至太陽。太陰的排出途徑往往是陽明胃腸道,而太陽的排出途徑則是肌表。

但也有從少陰直接至太陽排出體外的。因為少陰與太陽互為表裡,二者互根互轉。如果少陰陽氣不足之體質,一感邪氣則會經常自太陽直入少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