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書法技法中最難的幾個關係只有寫行草才可以體現出來

書法技法中最難的幾個關係只有寫行草才可以體現出來

書法技法中最難的幾個關係只有寫行草才可以體現出來

作者|胡飛

臨帖是學習書法的唯一方法,沒有哪個書法家不臨帖卻能寫好字的。而臨帖相比於創作而言,臨帖略簡單。只是模仿,照葫蘆畫瓢就可以。為什麼大多數人臨帖功夫比創作功夫要好很多呢?臨帖是不需要考慮字要怎麼寫的,照著寫就可以,速度慢,觀察細緻,用筆小心就可以。創作就難了,起碼一張白紙是需要你把字寫上去吧,這就需要創造。

創造是需要臨帖的積累的,這就需要背臨,需要大量記憶。創作不僅僅是把記下來的字寫下來,還需要根據自己的審美、情緒、身體條件、學識等綜合因素來合理安排,既古又有自己的思想。而這一切能的以表現出來就在於日積月累的技巧,這些技巧就是筆法運用。

創作時有幾個難點,往往都處理不好,即使是當今的獲獎高手也不能盡善盡美,或者在古人的作品中也不能完全表現出來。

1、技法與結體。古人說「結字因時相傳,用筆千古不易」,結體在不同的年代有不同的字體,如秦篆和漢隸,又因風格的不同而結體不同,如二王與顏真卿的行書。而用筆千古不易,我的理解是不變。不管是哪種字體什麼風格,用筆總是那些筆法的,是不變的。王羲之的筆法,在米芾的字裡面也是通用的。所以 ,聰明的書法家在筆法達到一定的高度時,再就是解決結體的不同了,結體可以區別於其他書家。我們研究筆法一點都不含糊,有的人能臨得非常像,你說他筆法不會嗎?掌握沒掌握不清楚,起碼能寫出來。有的人筆法寫得也可以,結體寫不準。其實大部分人都是筆法有欠缺,結體相對好掌握,可是這缺一不可啊。我們的難點在於,掌握了筆法注意不到結體,注意了結體體現不了筆法,永遠都是矛盾,永遠不能解決得很滿意。這兩個是根本。

2、速度與提按。正書相對於行草,慢一些。而行草在相對快速的情況下,還要注意提按變化,這是相當不容易的。大部分人都難在這一點,速度也是因人而異。因狀態變化而不同,有快有慢,輕重緩急在一瞬間恰到好處是不容易的。基於第一個矛盾,在注意筆法的時候,又要注意結體,很多時候又想寫慢一點,輕重就好掌握,可是線條又不挺拔。寫快了很多地方又交代不清,筆法表現力不夠。在高速運筆情況下,一般是容易把線條寫得一樣粗細的。寫慢了了氣息又差。所以速度與提按是很難解決的矛盾,很難做到協調統一。

3、速度與線質。我們創作時,寫著寫著就寫快了,最後連筆法都忘記了,只記得自己寫得很爽,結果作品很糟糕。速度快了,必然會飄、薄,缺乏厚度。速度太慢去寫行草,線條像蚯蚓或者蛹,毛毛蟲等,很難看,沒精神。我們永遠都在糾結是快是慢。

4、線條方向與速度。速度快,線條方向都找不準,從而影響字形結構。

5、筆法與線質。有一部分筆法是為線質服務的,如裹鋒、捻管等,都是為了不偏鋒而用的技法。但是大多數筆法只是為了表現豐富性,常常因為寫出某一些筆法而把線質弄糟糕了。其實,線質不高,有一方面還是技法不夠,交代不清。

6、提按與線質。提筆高,筆毫接觸面小,線條厚度不夠。按太重,線條死板無彈性。

7、筆法與速度。速度快,必然導致筆法簡單,速度慢則筆法可以有更多的表現時間。

除此以外還有結體與章法、墨色與結體、墨色與章法等相對而言簡單一點。其實,這其中把這幾對關係全部處理得得當協調是最難的,高超的技法,古樸的結體,高質量的線質,速度、提按、轉折、章法等同時處理好才是一幅好的作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晉堂書法 的精彩文章:

朱榮賢戊戌仲春徽州寫生遊學記
中書協會員夏雲臨的魏晉小楷,網友覺得可以當字帖用

TAG:晉堂書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