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中國古代兩宋的帝王中,最有抱負的是此位皇帝,但仍以失敗告終

中國古代兩宋的帝王中,最有抱負的是此位皇帝,但仍以失敗告終

綜觀中國古代兩宋的帝王中,最有抱負的莫過於北宋的宋神宗。曾滿身盔甲去見曹太后,展現出要重振宋朝國威的決心。神宗繼位之初,宋朝許多弊病已逐漸顯露,境外又有遼國、西夏等國虎視眈眈,年少懷抱理想的他,認為唯有大刀闊斧變法改革,才能挽救北宋頹勢,才能富國強兵。

然而神宗和王安石主持的新法,過程並非一帆風順,而是遭遇許多波折和阻饒,更引發北宋新舊兩派嚴重的黨爭,尤其來自後宮巨大的反對壓力,更使神宗心力憔悴。始終懷抱富國強兵理想的神宗,並沒有放棄從小到大的執著和夢想,變法改革雖因反對勢力一度中斷,但變法這條路終究還是走了下去,北宋整體國力也確實有所增強。

變法過程中,保守派蘇軾的烏台詩案是相當引人注目,改革派從蘇軾寫的謝表和其他詩文中,挑出句子,斷章取義把蘇軾逮捕入獄。然而神宗究其一生始終相當欣賞蘇軾的才華,並沒有將其處死的意思,在看了蘇軾陰錯陽差寫出的絕命詩後,感動不已,加上太后指責(連改革派引退的王安石也為蘇軾求情),神宗最終決定從輕發落,饒了蘇軾。整件案子看來,神宗頗有殺雞儆猴的意味,目的想藉此警告反對改革變法的官員。

然而擊潰神宗的卻是對夏戰爭了,公元1081年,西夏發生政變,神宗亟欲替祖先洗刷對夏戰爭挫敗的恥辱,朝野皆認為這是征服西夏的大好時機,隨即集兵30萬,分五路大舉進攻西夏,計劃先攻下名城靈州,再直擾西夏首都興慶府,徹底擊潰西夏。雖一開始進展尚顯順利,連下數州,然而西夏堅壁清野,靈州城一戰斷宋軍糧道,又決黃河渠水,水淹宋軍大營,宋軍大敗被迫撤退,原本佔優勢的宋軍以失敗告終。

1082年宋軍在邊境築永樂城,準備以此為據點,以期再對西夏發動大規模戰爭。然而城一築好,西夏即集兵30萬攻城,永樂城破,宋軍萬餘人戰死徹底粉碎神宗滅夏的美夢,宋軍從此由攻轉守。至此神宗任內宋夏雖戰事不斷,但已無大規模爭戰。神宗本充滿自信,意圖滅夏,重振長年低落的國威,沒想到得到如此悲慘的結局。甚至為此在早朝時,當著群臣面前痛哭,至此身體狀況也每況愈下,元豐八年帶著遺憾離開人世!年僅38歲!

神宗自小耳濡目染,面對北宋先期對遼澶淵之盟,對夏爭戰挫敗國威掃地的局面,早起了富國強兵的念頭;,終其一生都在追尋這個夢想,雖一度有實現的機會,不過最後還是以失敗告終,實是令人感慨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奇人妙事 的精彩文章:

這個皇帝生為龍年,繼位於龍年,死亦龍年,在位時內亂、天災頻繁
此人堅決對日本進行戰爭,只為報自己私怨,給國家帶來了莫大災難

TAG:奇人妙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