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俄軍吹噓米格31能反衛星,航電還停留在30年前,只是沒錢造新款

俄軍吹噓米格31能反衛星,航電還停留在30年前,只是沒錢造新款

如今俄羅斯空軍正處於換裝期,新一代的蘇30SM,蘇35,蘇34正在陸續列裝,以換替上世紀90年以前生產的老舊機型,唯有米格31依然處於無可替代的狀態。俄軍確實需要它,非常適合於俄軍的需求,可以防禦來自北極方向的攻擊,米格31的性能也確實有驚人之處。

米格-31

為全球起飛重量最大,達到46噸,以也是飛行速度最快的戰鬥機,最大速度2.83馬赫,還具備1.63馬赫超音速巡航能力,以及1500公里的作戰半徑。同時,擁有大功率雷達,以及超遠程空對空導彈。俄軍新一代的匕首導彈也是由米格31掛載,還可以吹噓,米格31能執行反衛星作戰任務,

有人說,米格31性能優異,那麼我軍卻一直看不上眼呢?不是技術問題,是需求問題,我們不需要這樣的戰機,這完全是為俄軍自已量身打造的型號,俄軍至今對它戀戀不捨,根本沒有淘汰它的想法,相反還要繼續升級,為何會如何?

米格-31

主要航電還停留在30年前,實際已相當陳舊了,其雷達系統實質依賴於110厘米直徑的天線,憑藉功率大,曾傳說在地面上開機時,可以燒烤兔子,才得到探測到距離上的目標,至於武器系統也相當陳舊了,只能是吃老本狀態。

更重要的原因:沒錢造新款,俄軍已經沒有足夠的資金,再去開發什麼米格31的後繼機型,也沒有恢復生產的可能性,只能從省錢的角度去搞現有機型的升級了,而且有良好的條件,主要是米格31在停產前,生產了不少,由於俄軍實際列裝數量少,有不少封存的機體,而且米格31原本的設計思路就不錯,只要小規模的升級就可以發揮大作用。

米格-31

米格31的航電設計水平相當高,包括:電子掃描相控陣火控雷達,中遠距導航系統,數據鏈路系統,紅外搜索/跟蹤感測器等。如果要進行改進也相當簡單,僅僅對雷達進行一些技術升級,換用更先進的電子元件,對軟體進行升級一下,也許可提升什麼雷達探測離。該機為最早安裝相控陣雷達的戰機,探測距離已經達200公里,再提高也沒什麼意義,還不如在處理速度上提高一下,以前只能同時跟蹤10個目標,並對其中的4個目標進行攻擊,比梟龍戰機的雷達處理都差,如果升級的話,也許可以提高到30個以上,同時攻擊更多的目標。提高數據處理能力,也許可以提高反隱身的能力,再把數據鏈系統升級一下,提高實時傳輸信息的速度,那麼就可以大大提高作戰效能了。

米格31

如此一來,俄軍只需要很少的錢就可以解決自已的需求問題,非常合算,何樂而不為那?也許唯一的問題是,是否還有必要繼續一款幾十年的老舊機型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軍事天地 的精彩文章:

太急了吧!印海軍第一艘國產航母尚沒有海試,就打算開工下一艘?
這國貪小便宜吃大虧,花俄貸款買教練機連摔3架,轉身來買中國貨

TAG:軍事天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