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靜聽松風台灣夜

靜聽松風台灣夜

入台第一夜,倏忽聽見宿舍陽台外隆隆聲響,移開紗門,抬頭便見山坡上駐著兩隻四四方方的大水箱,水管一個勁地導向粗壯的過濾器,此起披伏的聲音便是機器運作,混雜水聲而起。這水大概是供宿舍的熱水?飲用水?學校依山而建,宿舍緊挨著山體,或是宿舍原本便是劈山斫林而建。陽台與山體近不過兩米,看痕迹,山是終年水流,草木繁盛濕郁,氣勢上已經把陽台也裹進了她的淼淼水霧裡。

白天只顧整理行李,迎來送往感謝接待的老師。哪知晚上一躺下,這轟轟的聲音才在床邊突然衍生出來,心裡頓時起了褶皺:這水定不是什麼好水。可這往後的日子長著呢......怎麼辦?換?你這趕著期中殺過來,哪還有空舍?再說,人家客客氣氣,禮禮貌貌地接待你,別給人添麻煩了吧。

南宋 馬麟 靜聽松風(網路圖片)

睡是睡不著了,不知怎麼就想起了宋人,想起了「靜聽松風」這個詞。山水畫中這個題材,最有名的要算南宋馬麟的《靜聽松風圖》:夏夜困擾著馬麟,他敞開衣袖想要一些風,吹一吹煩悶的心。一眼望去,畫的焦點便落在了人物上,馬麟有意縮小旁邊的侍童,突出兩棵古松間的文士,這在兩宋的山水畫構圖中非常少見。無論是范寬、李成、燕文貴,還是許道寧、董源、巨然,北宋的高山大水,人幾乎是忽略不計的;南宋馬遠、夏圭,畫面的焦點也是煙雲山林、夜月雪地,人只是自然的附帶。但是,馬麟在這張畫中有意讓觀者聚焦文士,有意讓觀者看他的神情,看他斜睨,側耳,聽。於是,觀者很自然地開始猜想:他在聽什麼?聽風!風在哪裡?在松針上。怎麼能聽見?

靜,只有靜。

頓時,夏夜的風從遠處若影若現的山間起勢,裹著朦朧月影,拂著溪澗涼水,從松針里穿過,飄進文士的耳朵。馬麟、觀者一起附身於文士,一起聽見了自然之聲。

南宋以降,文人表達高潔的畫中,常有凝神觀瀑、遙望朗月、松下悟道這樣的體裁。尤其是松瀑結合的構圖,成為文人畫的一種母題。多面手唐寅有《觀瀑圖》傳世。

寅 觀瀑圖 局部(台北故宮博物院電子圖)

上半段以李唐斧劈皴開岩,濃墨勾勒,乾濕相皴,近岩亮,後岩烏。從藝術手法來說,唐寅既考慮到了自然的光影效果,又在藝術史中作畫,表達了傳統畫家對於岩石質地的歷史性描摹。中段是山間一道瀑布傾泄,隨即被水霧雲氣遮擋了去向。下端,兩棵枝繁葉茂的樹下一僕人,一文士。文士悠閑散坐,凝神靜聽,水石相撞翻滾而來的轟隆聲響,由下而上傳出雲層,回蕩在高處的岩涯之間,最後穿越畫面而去。

唐寅 觀瀑圖 局部(台北故宮博物院電子圖)

「桃花難畫,因為要畫得它靜。」這是胡蘭成在《今生今世》里的開篇第一句。靜氣在畫中是具象抽煉後的抽象形式,是藝術的精粹所在。在人世中,靜氣即是人的貴氣,人不靜不能悟。所謂山靜日長,那是人與自然互相比附。人不靜哪來山的靜,山不靜何引人能悟出歲月悠悠的恆常?

我閉上眼睛,想馬麟靜聽松風,想唐寅靜觀瀑布。

四月的台灣之夜,有月色,有山,山間隆隆的是一掛瀑布,潔白如玉。我卧在岩石之上,聽水石之音。

這水真是好水。

沉沉睡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藝小道 的精彩文章:

不為無益之事,安能悅有涯之生

TAG:文藝小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