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在宜春,拜見新聞始祖韓愈

在宜春,拜見新聞始祖韓愈

在宜春,

拜見新聞始祖韓愈

01

司馬遷寫《史記》,看盡天下之書 ,遍歷中國之路,仔細考證,精益求精,終成史家之絕唱。

司馬遷之後,歷經東漢、魏、晉、宋、齊、梁、陳、隋,樸實精簡的文風不再,形式浮誇的駢文走向鼎盛,常常無病呻吟。直到唐朝的韓愈、柳宗元這對兄弟,掀起古文運動,才重新拾起司馬遷等人的優良文風,回歸文以載道,為散文發展開闢出康庄大道。北宋蘇軾,文章傲嬌,極少服人,但他發自內心,寫文章為韓愈點贊:文起八代之衰!

今天 ,我們新聞記者的工作謂之「採訪」,這個提法的原創作者就是韓愈。所以,韓愈應是真正意義上的中國新聞始祖,作為記者,我們應該祭奠他。

韓愈寫史,除了遍查文獻外,一定要圍繞當事人,對有關人物和事件,進行詳細採訪,用大量的細節和故事引入史典,不置褒貶,不形於色,很是客觀,恰如今天現代意義上的新聞撰寫。當時,有史官先寫了《順宗實錄》,很不好,作風不紮實,依據個人喜好,任意褒貶,皇帝不同意,要韓愈來重寫。韓愈領旨後,帶領多人,深入採訪,新史寫得有血有肉,成為中唐信史。後來,司馬光寫《資治通鑒》,這段歷史基本采自韓愈作品。

02

江西有座城市叫宜春,前些年,因為雷人廣告語「宜春,一座叫春的城市」而引起爭議,很多人因此在哈哈一笑中,記住了它。

今年春節回家探親,返程途中,我們就在這裡修整了一晚。選擇在這裡落夜,不是因雷人廣告,是這裡有個紀念韓愈的景點——昌黎閣。

一座有歷史名人呆過的城市,一定有與眾不同的地方。我一直有個習慣,到一座新的城市,我總要了解一下這裡的人文,看看名人遺迹,將書上的記載與現場實物印證一下。我覺得,這樣,能給我更多的思考和收穫。古人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其意更多就是,應在兩者結合而帶出的思考與創新。

袁山公園挺大,昌黎閣遠在山巔

拜訪昌黎閣,是在清晨。 我獨自一人,虛心空腹,去參拜這位大師,希望能吸收到一點他的文氣。

補充一下,這次回湖南老家,女兒因為學習上的事,留在紹興,只有老婆陪我回。老婆也好山水,喜歡走走看看,但昌黎閣她不去,原因是這次離開女兒太久,她急著要趕紹興,昌黎閣矗在宜春袁山之巔,她走得慢,費時間。她讓我一個人上山,快去快回,她在山下等。我有點小小的感動,這就是女人和男人不一樣的地方。

韓愈,因祖籍昌黎,世稱韓昌黎。

山腳建有闊大的昌黎廣場,可見,宜春人對韓愈很敬重。宜春給我的印象很好,城市很雅緻,非常乾淨,一看就知道有千年文化的熏染。我想,這跟韓愈一定有千絲萬縷的聯繫。

袁山公園打理得很好,道路平坦,翠竹修長,林木葳蕤。步伐快一點,二十幾分鐘就來到昌黎閣下。閣高三層,20多米的樣子,可俯瞰全城。可惜,來得太早,閣門沒開,我只能繞閣三匝,算是景仰。

03

淮南悲木落,而我亦傷秋。

況與故人別,那堪羈宦愁。

榮華今異路,風雨昔同憂。

莫以宜春遠,江山多勝游。

這是韓愈一首題為《秋字》的詩,當時,韓愈在京城,友人王涯被貶宜春,他寫詩送別。此詩最後兩句,讚揚宜春江山不錯,多留勝跡。今天的宜春,也多用此語來開展形象宣傳。而我,特別感動於此詩體現出的友情。

你看,韓愈與朋友別離,捨不得,同悲秋色。又擔心友人想不開,安慰他說,不管天各一方,未來將發生什麼,我都與你風雨同舟;宜春雖遠,但那地方我知道的,山水好著呢,享受吧。

這就是有情有義、貼肝貼心的韓愈。

韓愈在宜春擔任刺史期間,老朋友柳宗元在柳州刺史任上逝世,留下幼小無人照顧。韓愈二話不說,將柳宗元的小兒子周七留在身邊,視如己出。同時,他滿含熱淚,寫出了著名的《柳子厚墓志銘》。韓愈,就是這麼深情。

韓愈被貶宜春,緣於諫迎佛骨。

819年,深迷佛教的唐憲宗,以超級大排場,搞了個迎接佛骨的儀式,詔文章泰斗韓愈,來撰寫這盛典。此時的憲宗,滿腦子都是菩薩的微笑,等著韓愈的讚美呢。誰知,韓愈給他潑了盆大冷水,在《論佛骨表》中,大斥佛徒興風作浪,壞我綱常,如此禮佛,費財耗力,荒唐之極,常此以往,國將不國。

憲宗一看,暴跳如雷,要怒斬韓愈。雖經求情,韓愈免死,但被貶往遙遠的潮州,立即離京。

於是,韓愈又有名詩出爐,即《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州路八千。

欲為聖明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

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

知汝遠來應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

此時的韓愈,已經52歲,家人以為他必將死在蠻荒之地了,所以派侄孫韓湘來照顧他。但打不死的韓愈,不僅沒死,他還把潮州搞得風生水起,驅鱷魚,修水利,放奴隸,辦學校,一年時間把潮州提升成為一個禮儀之邦,使這個本來普通話都沒人會說的野蠻之地,慢慢成為了南方的文化名城。千年來,當地人把韓愈當神一樣對待。

820年正月,憲宗誤食金丹而死,唐穆宗即位,大赦天下,韓愈也得了點好處,調到袁州,就是今天的宜春。在這裡,愛干實事的韓愈,又搬來了在潮州的搞法,將他滾滾的才思和文脈饋贈給了這座萬山包圍的江南小城。雖然在這裡只呆了短短九個月,韓愈卻也留下了《新修滕王閣記》《祭柳子厚文》等數十篇有影響力的詩文。後人為紀念他而建的昌黎書院,至今猶存。而近年新落成的昌黎閣,雄峙宜春,更是後人對這位偉大士子的愛戀與敬重。

古古閣生命如此美好,我們有情有義相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古閣 的精彩文章:

TAG:古古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