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伊利年報「五大」核心指標再度奪冠背後 揭秘潘剛的經營密碼

伊利年報「五大」核心指標再度奪冠背後 揭秘潘剛的經營密碼

近日,伊利股份(600887.SH)發布了2017年年報。年報數據顯示,伊利的營業收入、凈利潤、綜合市場佔有率、消費者滲透率、凈資產收益率等五大核心指標持續穩居行業第一。

全方位的領先優勢和迅猛的增長勢頭既展現了伊利集團作為「亞洲第一、世界前八」乳業巨頭的綜合實力,也凸顯出其實現「躋身全球乳企5強」這一目標背後的高質量發展態勢和長期發展潛力。

一個企業可能因為某款產品的獨特優勢火爆異常,獲得爆髮式快速增長;也可能因為某一政策變化帶來的紅利實現野蠻生長……但像伊利集團這般,持續十幾年穩定增長,且被資本市場長期看好的企業,其掌舵者在公司戰略、經營哲學、企業運營等眾多方面的前瞻目光與精確管理就顯得至關重要。

事實也證明了這一點。縱觀伊利多年來的發展,從2006年前後在國內市場的激烈競爭;到2011年開始一騎絕塵、將競爭對手遠遠甩在身後;再到穩居亞洲第一、世界前八的全球乳業巨頭,掌舵伊利集團的潘剛發揮著關鍵性的作用。

2017年11月5日,潘剛問鼎有著企業界的「奧斯卡」之稱的「中國百佳CEO榜單」榜首,並以伊利管理體系的全球化實踐——「全球智慧鏈」思想,獲得拉姆·查蘭管理實踐全場大獎。

作為享譽海內外、多次登上哈佛大學講堂的傑出企業家,潘剛在伊利集團的經營實踐中所開創的「伊利經營哲學」一直以來都被商界和學界視為值得學習和探究的榜樣。特別是潘剛在行業趨勢、企業發展等方面的前瞻布局,以及在品質戰略、創新戰略等領域的戰略思考和精確管理更為我們提供眾多經典案例。回顧伊利快速發展壯大的輝煌歷史,我們從中截取了三個側面,為大家初步揭秘潘剛的經營密碼。

「伊利即品質」

「中國企業想要贏得國際競爭,沒有別的捷徑可走,最根本的就是兩個字:品質!高品質的品牌、高品質的產品和高素質的人才!離開了品質,再說其他的,都是空談、空想!」2016年8月25日,潘剛在2016中國民營企業500強發布會上,斬釘截鐵地說道。據當時在場者回憶,潘剛說完這段話後,現場先是鴉雀無聲,隨後又爆發出了一陣熱烈的掌聲。

說出這番擲地有聲的話時,潘剛底氣十足。就在一個月前,2016年7月25日,荷蘭合作銀行發布「全球乳業20強」,伊利股份憑藉自身優秀實力躍升至全球乳業8強。這一名次不僅是中國乳製品企業有史以來的最好成績,同時也是亞洲乳企迄今為止的最高排名,被認為是中國正式邁入全球乳業強國和改寫全球乳業格局的重要標誌。

也正是在這次會議上,潘剛提出了後來被業界普遍接受和認可的重要企業管理學概念:「品質企業」。在潘剛的理論中,品質企業包括三個層面的內容:高品質的品牌、高品質的產品和高素質的人才。高品質的品牌,指的是企業有一個好的品牌形象,以消費者為核心,吸引消費者,打動消費者;而要支撐起一個高品質的品牌,需要高品質的產品;品牌的背後是產品,產品的背後是人,高素質的人才是組成「品質企業」的細胞。

一個企業,特別是一個與消費者生活和健康息息相關的乳製品企業,注重品質理所應當,但像伊利這般,以「伊利即品質」為企業信條,並下大功夫從品牌、產品、人才三個層面持續鍛造「品質企業」的卻並不多見。

在品牌層面,信奉「滋養生命活力」理念的伊利不僅是健康食品的提供者,也是健康生活方式的倡導者。而作為世博品質、奧運品質的代表者,伊利的品牌也已經深入心,獲得了全世界消費者的認可。

在產品層面,伊利的苛刻的有些「不近人情」。以對原奶品質的檢測為例,與部分企業僅僅滿足於國家標準不同,伊利在乳品原料檢測規程中,在國標線的基礎上制定了「企標線」、「內控線」。企標線嚴於國標線,內控線嚴於企標線。

在人才層面,伊利人也篤信一句話:「先做伊利人,後做伊利事,欲出好產品,先塑好人品」。在伊利文化中,正是因為有一群具有高素質的員工,才能生產出高品質的產品,才能支撐起高品質的品牌。

也正是這種三位一體的品質理念,讓「伊利即品質」的企業信條深深植入到每一個伊利人的血液中,造就了消費者對伊利產品、品牌的信賴。

「不創新,無未來」

時間定格在2015年6月24日。這一天,第九屆世界乳業大會正在荷蘭如火如荼地進行中。此時的潘剛正在演講台上圍繞伊利集團的創新和國際化戰略侃侃而談。台下就座的世界乳業巨頭代表們對潘剛提出的「不創新,無未來」的理念深表贊同。

在此次世界乳業大會之前,潘剛帶領伊利管理層團隊進行了一次名為「世界標杆之旅」的考察和交流活動。除了聯合利華、帝斯曼、荷蘭合作銀行、飛利浦、菲仕蘭等多家跨國企業之外,2016年潘剛帶領團隊還分別造訪了Google、Facebook、Linkedin三大科技界巨擘。

在潘剛看來,「標杆之旅」是伊利團隊觀摩學習全球一流企業創新研發模式和全產業鏈管理心得的絕佳機會。而「不創新,無未來」理念的提出,也與這次收穫頗豐的旅程息息相關。

在潘剛看來,創新不僅關係著一款產品的銷量、一家企業的業績,更決定著整個行業的生存與突破。中國乳業要抓住機遇、贏得挑戰,就必須有創新的思維、創新的工具、創新的產品。

添加了希臘雅典農業大學最新研製的菌種的安慕希,擁有獨特的希臘風味,蛋白質含量也比普通酸奶高出35%;歷時四年,研發出的舒化奶有效解決了消費者乳糖不耐問題,讓更多人享受到牛奶的營養與美味;對中國母乳的苦心研究,使得金領冠嬰幼兒奶粉更貼近母乳成分,呵護中國寶寶健康成長。

不僅如此,在國際化戰略指引下,伊利的創新戰略還融入了新的關鍵詞——「全球性」、「全鏈條」。一方面,伊利正積極整合全球優質資源,以「全球智慧鏈」打造全球創新體系。目前,伊利在亞洲、歐洲、美洲、大洋洲等乳業發達地區構建了一張覆蓋全球資源體系、全球創新體系、全球市場體系的骨幹大網。

而在「全鏈條」方面,伊利的創新體系實現了產業鏈上、中、下游的全面覆蓋。在產業鏈上游,伊利股份實現了100%遠程實時監控以及對原奶品質的智能化把控;在產業鏈中游,伊利股份建立智能工廠使食品安全鏈條實現可視化、可數據化;在產業鏈下游,依託互聯網思維和大數據平台,為消費者提供個性化產品和服務。

「厚度優於速度」

2007年8月7日,柳傳志、潘剛、秦朔、吳曉波等中國頂級的企業家代表和專家學者們共同出席了堪稱中國商界頂級論壇的思想盛宴「大師會」,眾人圍繞著「行業領導力」問題進行了探討。在當時的媒體看來,聯想、伊利的奧運身份更是為此次論壇加上了閃亮的領導者光環。

在此次「大師會」上,中國領袖企業家和專家學者形成了一個影響深遠的共識:中國商界更多的是需要持久的行業領導者,而不是短暫的行業第一。

也正是在這次會議上,彼時已經是全球青年領袖企業家楷模的潘剛總結了自己對行業領導者的深刻認識:「就中國的乳品企業而言,並不是賣出最多的牛奶,獲得最高的利潤,就意味著它就是這個行業的領導者。」

伊利董事長兼總裁潘剛

在潘剛看來,所謂領導者,就是常青樹,是能夠保持穩健、均衡、可持續發展的企業;是風向標,是能夠帶動整個行業朝正確的方向前進的企業;是勇於承擔社會責任並為國家創造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企業。

顯然,作為中國乃至全球範圍內成長最快的乳製品巨頭,潘剛和他帶領下的伊利從一開始就對增長速度有著更為清晰和審慎的認識。在後來為眾人所熟知的、代表伊利價值體系的「伊利法則」中,有一句話潘剛經常掛在嘴邊:「厚度優於速度,行業繁榮勝於個體輝煌,社會價值大於商業財富」。

在這一理念的指引下,伊利在實現自身健康發展的同時,也積極承擔龍頭企業責任,通過技術聯結、產業聯結、金融聯結、風險聯結,帶動全產業鏈實現互利共贏。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伊利股份為2700餘戶產業鏈上下游合作夥伴提供了金融扶持,累計金額138億元。

與此同時,伊利還堅持踐行健康中國社會責任體系,並在2017年升級為「共享健康可持續發展體系」,從產業鏈共贏、質量與創新、社會公益、營養與健康四個方面發力,致力於推動企業和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事實證明,正是由於潘剛對速度與厚度、個體輝煌與行業繁榮、商業財富與社會價值的辯證認知,讓伊利率先在乳品行業完成了從「業績導向」到「責任導向」的轉型,也讓伊利快速成長為名副其實的行業領軍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秦都市報 的精彩文章:

陝西話正在消亡!額第一個表示不服……

TAG:三秦都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