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波士頓馬拉松初體驗:大滿貫的中國風

波士頓馬拉松初體驗:大滿貫的中國風

那些花三五萬塊(不包括機票和其它費用)獲取名額、穿著塑料袋在波士頓凍雨中淋上四五六個小時的中年人,是為了什麼?

不奇怪,波士頓馬拉松是跑者朝聖的賽事。

當地時間2018年4月16日的波馬,因全程低溫驟雨加大風的極端天氣,以及亞洲人奪男子冠軍更受關注。這次算是波馬122年歷史上最糟糕的跑步天氣。

在跑波士頓的過程中,我遇見的中國跑者,不少都是跑完六大滿貫中的五個賽事,最後一場留給波士頓。波馬約3萬多名選手,近700名中國人蔘賽,中國參賽人數比2017年增長一倍。

為什麼是波士頓

大多人對波士頓馬拉松的印象,或許停留在2013年波士頓馬拉松爆炸案。

2017年底,爆炸案改編影片《恐襲波士頓》國內上映。馬拉松這種安寧愉悅的場合,被恐怖分子以血腥的方式踐踏,悲劇給賽事增加了悲愴色彩,也讓Boston Strong已經成為城市的一個口號。

跑波士頓有幾種方式,包括成績BQ(Boston Qualification),指波士頓馬拉松的報名門檻,達到這個標準的跑者才有資格參賽,當然也有少量慈善、贊助商通道等。以2017年的賽事為例,18到34的年齡組,男性全馬成績3小時5分內才夠參賽資格,女性的BQ是3小時35分。

通過BQ跑波士頓馬拉松,是跑者的夢想。另外波馬也是以多變而極端的天氣著稱,全程還有幾個大坡,是著名的傷心坡,增加了跑者的征服欲。

我跑得慢,所在區間遇見的中國跑者多是通過捐助或者購買直通名額的方式參賽,名額費用大概都在三萬到五萬人民幣,作為海外選手BQ報名費250美元。

波馬的儀式感,從馬拉松博覽會開始。

這是我見過的最有馬拉松氛圍的博覽會,大家購買力驚人,或許也真覺得波馬的紀念品夠紀念意義。身邊很多人提醒要早去,紀念版鞋服很快被搶光,果然,很多適合亞洲女性穿的小號衣服很快都賣完了。

波馬又一個儀式感,是跑者賽前晚宴。食物很粗糙,晚宴現場循環播放著波馬的宣傳片、紀錄片,穿著波馬紀念服的選手大聚餐,大party氛圍還是不錯的,賽前晚宴是國內賽事都沒有的。

波馬當天,窗外風雨大作,比前一天更冷。興之所至,興盡而歸。零度體感溫度,加上暴風驟雨,我甚至考慮退賽。

資深跑友丁丁runner的一句留言很贊,波馬的極端惡劣天氣,本身就是賽事文化的一部分,不然全城的人們為何崇拜選手們,不僅僅是因為成績。還有朋友說,跑了後悔五小時,不跑後悔一輩子。

參賽當天,朋友把國內帶來的唯一的雨衣扔給了我,減少了我對天氣的恐懼,也不得不去跑了,當然雨衣還沒起跑就吹爛了。不管怎樣,我都得感謝這個很看重波馬成績並縝密備賽的人,賽前把雨衣給了我,自己滿地找塑料袋。

Boston strong的儀式感,在這天是跟惡劣天氣密不可分的,賽前選手候場區是在一塊空地上,地面是泥濘的,混和著暴雨沖刷後的泥巴和積水。在候場區時,我已經全身濕透,雨衣吹爛。最後朋友在垃圾袋裡撿了一個黑色塑料袋,套在我身上。

此刻,化妝品、超輕功能性跑鞋、漂亮運動服都是「白搭」。

波馬一道不同尋常的「風景」,起跑賽道和候場區,隨處都是選手脫掉的衣服和鞋子。為保溫,組委會提前郵件提醒多帶舊厚衣服和鞋子,起跑前保溫,跑時脫換乾爽鞋服。

波士頓的熱情

我理解的Boston strong,不僅是代表著堅韌和頑強,也跟全城釋放的熱情密不可分。

波馬的亮點,是舉城狂歡和熱情。波士頓相對中國很多城市來說,可謂是地廣人稀,但賽事當天,全程有雨中觀看賽事和尖叫的市民,波馬對他們來說,是一個城市的節日。

在國內,雖然也有很多城市能掀起城市的節日狂歡,比如漢馬,但大多馬拉松只是跑圈狂歡。目前美國是世界上體育產業最發達的國家,也是賽事綜合競技水平最高的國家,在波馬賽道上,我能感受到的是馬拉松文化和體育精神,在波士頓普通人中間滲透的更徹底。

賽前我和朋友去波士頓的The Garden看了一場NBA球賽,座無虛席。不管是在NBA現場,還是暴雨如注的跑道上,波士頓市民助威的肢體語言都很豐富,除大聲尖叫,還有很誇張的舞動身軀,節奏感十足。

起跑後,雨越來越大。途徑韋爾斯利學院,一大批漂亮姑娘在賽道旁聚集,舉著「kiss me」的牌子, 為跑者擊掌、尖叫甚至親吻。這也是每年波馬一道亮麗的風景線,熱情是波馬最溫暖的補給。

賽中我看到很多亞洲面孔,打招呼發現多是中國人。印象最深的是一位和我父親同歲數的跑者,深圳人,通過捐款參賽,波馬是他最後一場大滿貫賽事。他的孩子在麻省理工讀書,這天在20英里左右的地方等他。

很多中國中產中年後的理想狀態,大概是身體能跑波馬,孩子能上哈佛或者麻省,跑個馬,順便看看娃。

當然,這場賽事最知名的亞洲面孔應該是日本公務員川內優輝,奪波士頓馬拉松男子冠軍,極端寒冷天氣,讓非洲軍團遭遇成績滑鐵盧。據說這是近17年來第一位亞洲選手站奪冠;也是自1987年日本選手奪冠後,又一位日本選手波馬奪冠。

和國內賽事有不同

跑完很多人問我,跟國內賽事相比有什麼不同呢?不知道大家想要哪種答案。

從賽事綜合體驗來說,波士頓依舊是我心目中最頂級的馬拉松賽事。這個世界最古老的城市馬拉松賽事,不管是其嚴苛的參賽資格,詭異極端的天氣,還是布滿賽道的城市熱情和馬拉松文化,都值得跑者去體驗。

從對比國內賽事來看,波士頓馬拉松作為高標準、辦賽經驗豐富的賽事,整體賽事組織協調體現了專業水準。

但相對國內賽事來說,並沒有豐滿的參賽包、豐富的食物補給,以及雨天賽前發雨衣的服務。對於賽前沒發雨衣這點,身邊有朋友表示很意外:「這麼大的雨,這麼頂級的賽事,居然不發雨衣?」另外候場區還是一個泥濘遍地的場地,賽前的選手聚集的場景,像難民營,據說這是波馬一直以來的候場區,今年並沒因暴雨天氣改變。

不過,也有朋友批評說國內跑者都被國內賽事組委會寵溺,不得不贊的是,國內的賽事服務,在周到體貼細節方面,確實做的不錯了,很多城市賽事都是當地政府舉全市之力,參與協調,集中力量辦大事。

2017年我跑漢馬和台北馬拉松都遇見下雨,雨遠不及波馬,但印象都發了雨衣,台北還給中途選手補給了薑母茶、熱咖啡、熱米線。

波馬則是政府參與程度弱一些,但老百姓全民參與指數極高。

從補給來說,官方補給很簡單,民間補給太豐盛。對於體育精神的理解以及對體育運動的重視,中國近年也發展很快,特別是一線城市,但從全民滲透的角度來說,跟美國還在不同的發展階段。

年初在廈門見到國家體育總局田徑管理中心辦公室主任水濤,他提到一個觀點說,現在的馬拉松五花八門,補給也是種類繁多,但並不是讓你吃得好才算是好賽事。

波士頓馬拉松的中國元素在逐年增加,在賽道主要贊助商中廣告出現了中文「萬達體育」,國人蔘賽數量比前一年增加了一倍,賽道上的同胞也多了起來。

每個人的朝聖方式不同,跑馬拉松的愛好,和買包包、美食、抽煙、喝酒沒有本質區別,而且相對這些消費來說,馬拉松太低碳環保和節約了。

人無癖不可交也,馬拉松的愛好,還是需要體能和一定的健康生活習慣的。中途我跟一個中年男同胞跑了一段,他在波馬後半程跑到腿不對勁,開始走路,但他只要遇見官方照相機,就滿血復活,在大雨里跑起來,伸開雙臂,擺出勝利的手勢拍照。

在那個瞬間,我想有點執著的愛好和朝聖的追求,其實是很可愛的,或許這就是他們疲憊生活里的英雄夢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21世紀經濟報道 的精彩文章:

不止提高個稅起征點,個稅綜合改革提速,減稅力度加大!
挖掘新需求 格蘭仕深耕「國民家電」戰略

TAG:21世紀經濟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