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3分鐘穿過整個校園,你需要的不只是速度

3分鐘穿過整個校園,你需要的不只是速度

哈哈

戲精成長史

最乾的美高幹貨

1

第一期

戲精成長史

了解真實的留學生活

關注

為了揭秘美高的真實生活

也為了給想來美高的小夥伴提供一些建議

戲精成長史將開始推送美高幹貨

大家有想了解的部分也歡迎留言

想來很多人應該很好奇,到底美國高中和中國的高中有什麼不一樣,走讀制度則是造成兩者根本上差別的原因, 那麼什麼是走讀制度呢?它到底給學生和老師帶來了什麼樣的影響?

傳統的高中一天是:早上7點來到學校,走進屬於自己的教室,開始一整天的刻苦學習生活,除了定時定點的課間操和吃飯時間,幾乎沒太多時間走出這個房間,短暫的十分鐘下課,還不一定能滿足老師的拖堂需求,這三年,待得時間最久的不是家,是那三間教室,相處時間最長的不是家長,而是這群一起吃苦奮鬥的同學。

高中生活想來也不過是,和這麼一群人,待在同一個房間,一起經歷我們的高中三年。

在美高,這一切都因為走讀制度被打破

我們

沒有相同的教室

沒有相同的同學

沒有相同的課表

永遠在和時間賽跑的跑課制度

每天從homeroom出發,按著自己的課表,趕到第一節課的教室,上滿45分鐘的課,下課鈴聲一響,全班稀稀拉拉的幾個人,背起書包,就推門往外走,老師一般也比較友好,不會佔用咱這稀缺的跑課時間,畢竟,4分鐘下課時間,晚走一步,面臨的可能就是遲到。要是足夠幸運,第二節課就在第一節課的隔壁,就可以慢悠悠地背起書包,欣賞其他同學慌亂地收拾東西,沖向遠方。

但是美好的時刻總是短暫的,第三節課到第四節課可能就需要從一樓東南邊的教室沖向二樓西北面的教室。考驗能力的時候到了,如何找到最快且避開人流的路線,以競走速度沖向教室(有個奇葩的校規——教學樓內不能跑步),是一個美高菜鳥成長為美高人的必修一課。踩著鈴聲,在眾目睽睽之下走進教室,可能就是最慶幸的事情了,再晚10秒鐘,也許我們的「好夥伴」 —— detention就會從天而降。

令人眼花繚亂的日程表

其實跑課並不是最難解決的問題,解決天天換來換去的課程表才是每個人最需要頭疼的事情。

你可能永遠都不知道,學校的排課老師是怎麼在這亂七八糟的時間表裡,把所有的課都穿插進去的。如果忘帶了課表,你可以帶著你迷茫的眼神,隨便找個老師去碰碰運氣,或者去校長辦公室......旁邊的教務處,去再要一份課表。 當然這種狀態只保持在每學期的開始,上課上久了也就能記得自己課表的規律了。

同時吃飯時間也很有講究,如果是食堂大一點,或者學生少一點的美高,大家可以一起愉快地吃飯,但在200-500人或者更多人數的美高里,不大的食堂沒辦法一次容納下所有學生,所以,午飯分成了2輪或者三輪就餐的方式。

尤其要說一說的是3輪就餐方式,如果是first lunch就在上第五節課前吃飯,非常友好,如果是third lunch就在第五節課後吃飯,也不算太差。但如果你非常「好運」地撞上second lunch,你則需要在第五節課上了一半,跑去吃飯,剛完吃飯就要重回課堂,把沒上完的部分解決。

7:35am-7:50am

為到校時間,接著是 Homeroom時間,老師會記錄attendance出勤率,說prayer,pledge,公民宣言,然後聊會天去上課

7:50 - 8:00 am 左右

開始上課

一節課時長在40min-45min,也有個別學校是1h或者是75min一節課。一天有7-8節課。

12 pm 左右

吃飯時間,一般是15min- 25 min

2:10pm - 3:00 pm

各個學校放學的時間

2:30 am - 6:00 pm

課後活動的時間,可以參加各種club和體育活動,有的學校在上課時段里專門留了時間給club活動

美國高中的日程不是特別的統一,以上是詢問了不同美高同學們後的總結,僅供參考。

在令人頭疼的課表和偶爾有調動的lunch schedule的摧殘下,跑錯教室實在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

偶爾你和老師會同時搞錯時間......

比如,七一是3rd lunch,也就是說在第五節課下課之後就去吃飯,吃完飯後直奔第六節課,七一一直準確地按照這個schedule跑課,直到廣播里突然宣布,我們這批學生被調到了1st lunch,七一滿心歡喜:終於不用等到那麼晚才能吃飯了!吃完飯,走向歷史教室,推開教室門,找到自己座位坐下,「哎?自己居然第一個到?」

但直到打鈴也沒等到別人推門而入,我和歷史老師就一臉懵逼地互相瞪著,「他們今天都沒來上課嗎?」 「不啊,我早上都見到他們了」 「那人呢?」 「不知道啊」 然後低頭看錶「他們已經遲到了......不對為什麼才11:50?」 聞言看了看時間的我,才意識到遲到的人到底是誰......

永遠在和時間賽跑的跑課制度

說了說對學生的影響,那麼對於老師,走課制度又意味著什麼呢?

相較於國內科室制,國外幾乎每個老師都會有一個固定的教室,他們的辦公桌就放在教室後面。而老師們也會將教室打扮的舒適又極具個人特色,美國史是環繞教室的歷代美國總統肖像畫,生物學是掛滿牆壁的動物標本,語言學是白板上方用不同字體與語言寫成的「我愛你」,天文學是頭頂天花板手繪的浩瀚星空。

當然如果你擁有一個少女心的老師,你可能會擁有一個ins風的粉紅火烈鳥元素教室,如果是一個魔法迷,推開教室的門,大概就和在車站撞牆是一個效果了。

所以說,每個教室都充滿了老師和學科的鮮明特色,展現出了枯燥知識中所隱藏的人文氣息。btw,每個教室都會十分貼心的配上訂書機,紙巾,電動削鉛筆刀,乾洗手液,草稿紙,印表機,和用來在homerome時播報新聞,其餘時間顯示時刻的電視顯示屏。

其實說是「自己的教室」,並不十分準確。有一部分的老師叫做floating teachers,就是每個課間推著自己的cart,「漂浮」於其他老師的教室之間,這也是為了達到資源的最大化利用。他們沒課的時候就會在department workroom休息(相當於國內的辦公室)。

圖片來自Pinterest、百度圖片

同時,美國高中教師通常不只教一門課,這也意味著他們可能同時教著好幾個年級。

教12年級ap政府學的Mr. Pather,同時教11年級的Honors美國史,和10年級的世界史。

教12年級ap微積分的Mrs. Bier, 同時教11年級的Honors微積分基礎,和10年級的代數2。

小建議

一定要好好保存自己的課表

提前去教室踩點

熟悉地形,了解樓梯的位置和教室的編號順序

找不到教室趕緊去問,無論是老師還是同學

七一

文案、排版

Senior

Shawn

文案

Sophomore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戲精成長史 的精彩文章:

戲精成長史招新啦!

TAG:戲精成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