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青花瓷器是什麼?

青花瓷器是什麼?

《青花》,由中國華僑出版社出版圖書,作者是小白。青花瓷又稱白地青花瓷,常簡稱青花,中華陶瓷燒制工藝的珍品。是中國瓷器的主流品種之一,屬釉下彩瓷。青花瓷是用含氧化鈷的鈷礦為原料,在陶瓷坯體上描繪紋飾,再罩上一層透明釉,經高溫還原焰一次燒成。鈷料燒成後呈藍色,具有著色力強、發色鮮艷、燒成率高、呈色穩定的特點。原始青花瓷於唐宋已見端倪,成熟的青花瓷則出現在元代景德鎮的湖田窯。明代青花成為瓷器的主流。清康熙時發展到了頂峰。明清時期,還創燒了青花五彩、孔雀綠釉青花、豆青釉青花、青花紅彩、黃地青花、哥釉青花等衍生品種。

《青花》由中國華僑出版社出版。如今,紋身在傳統的東方古國:中國,也開始佔據類似它在西方世界所佔據的社會空間。

胎釉精細,青色濃艷明快,造型新穎多樣,紋飾優美生動,在陶瓷史上佔有重要地位,成為明、清兩代青花的典型。永樂三年至宣德六年 (1405~1431),鄭和七次下西洋,帶回制瓷所需的青料"蘇麻漓青" (亦譯"蘇泥勃青",是古波斯雷伊城產的青金藍鈷料,波斯語為"拉吉窪德" ),為景德鎮燒制獨具時代特色的青花瓷提供了物質基礎。由於貿易和頻繁的文化交流,這一時期的瓷器造型和紋飾,也受到西亞地區的影響。

器形、色調、釉色、紋飾均有與成化、弘治青花瓷相同之處。新採用瑞州"石子青" 料燒制,大部分呈色淺淡灰藍,雖不濃重,但穩定勻凈,並有發黑灰色的一類,有的或帶鐵鏽斑。晚期新用雲南產"回青"料,發色類似後來嘉靖時的鮮艷濃重泛深色調。正德後期開始燒造大器,花觚、葫蘆瓶、燭台、爐、罐、綉墩等漸多,文具類器的筆山、盆、洗、奓斗、奩盒、插屏、花插,亦很新穎。燒造工藝日趨粗糙,胎體逐漸增厚,釉泛青灰。紋飾以穿花龍、翼龍、螭龍、雙勾石榴、嬰戲、人物故事和阿拉伯文古蘭經語作主題的為多。款識楷書"大明正德年制"4或6字,或以八思巴文、阿拉伯文寫款,是本朝的特殊風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戀人之間最好的狀態
今天胖胖的你有好好穿搭嗎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