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長平之戰,白起有必要坑殺趙國四十萬降兵嗎?

長平之戰,白起有必要坑殺趙國四十萬降兵嗎?

長平之戰,當時諸侯各國,屬秦國、趙國最強,打敗趙國,秦國就是最強諸侯,雙方共投入百萬兵力,在中國歷史上也是不可多見的大戰役。

長平之戰,白起幾乎殺了趙國全部的部隊,有生力量,趙國傷了元氣,好多年都沒有恢復,為秦國統一做出了間接的貢獻。

白起殺降,也是當時的國策攻人戰略,目的就是消滅各國的人口(男丁),在農耕文明,這是致命的打擊,男人就是勞動力,就是一切。

白起坑殺幾十萬人,對其他五國也是一種震懾,令秦國為霸主,說一不二。

對於這個問題我曾經仔細思考過,幾乎可以確定的說,除此之外別無他法。我們從兩個方面討論這個問題:一是白起的作戰風格和白起此戰目的。二是如果不殺降,是否有其他安置之法,這些方法是否可行。

白起的作戰風格和此戰目的

替換高清大圖

白起的作戰風格就是不求攻掠土地,而是尋求最大程度的消滅敵軍有生力量。這也是為什麼白起一生擊殺敵軍達百萬,最終獲得「人屠」這個稱號的原因。可以說秦始皇之所以能夠迅速統一六國,就是由於在白起的這種策略之下,對六國造成了毀滅性打擊,其實又何止是趙國,在白起這種「殘暴」的打擊之下,六國的成年男性人口迅速下降,從而導致了國力的致命損耗。

而白起指揮長平之戰的最終目的正是由於他的作戰風格決定的,根據《戰國策·中山策》的記載,白起這一戰的目的就在於造成「趙卒死於長平者已十七八,其國虛弱」的目的,從而「趁其振懼而滅之」,也就是說白起想要利用長平之戰消滅趙國的有生力量,造成國力空虛的結果,並使趙國陷入恐懼之中,然後趁勢將趙國滅掉。恐怕這也是白起敢於在兵力相當的情況下,冒險採取圍殲戰術的原因。

雖然很殘忍,但是確實有必要。因為此戰,趙國傷亡要比秦國傷亡小。長平之戰,秦國出動了60多萬兵力,趙國45萬。秦國這次完全是慘勝,秦軍傷亡過半損失兵力達30多萬。

從這一點來講,白起是至少要造成趙軍的傷亡達到「十之七八」才算達到目的。

其他處理辦法是否可行

替換高清大圖

如果不選擇殺降,那麼我們不妨想想,還有什麼處理辦法,我想無非以下三種方式:

贖買戰俘。就是說讓趙國用金錢糧食甚至土地來贖回戰俘,不過我想只要秦昭襄王和白起不是傻子,都不可能同意這種處理辦法。原因是長平之戰秦軍並非完勝,而是「雖破長平軍,而秦卒死者過半」的慘勝。更何況,在趙國經歷胡服騎射之後秦趙之間發生的三次戰役中,兩次在闕與被趙奢趕了回來,一次被齊國援軍所阻,可以說完全不佔上風。這種情況下,如果將戰俘全部放還趙國,這些士卒在下次戰爭中將再次化身為勁卒,這是秦王和白起都不能答應的。改編為秦軍。也就是說將趙軍降卒打散之後編入秦軍,這種方式也不可能,因為風險太大。長平戰場上的秦軍可以說是傾國之兵了,戰爭結束後是「傷亡過半」的慘狀,而趙國降軍的數量和秦軍不相上下。在雙方兵力相等的情況下進行改編,除非白起瘋了。這些降卒可是在46天沒有吃飯且主將戰死的情況下投降的,誰敢保證他們吃飽飯、拿到武器後的忠誠度有多少,一旦爆發兵變,對秦國來說簡直就是致命的。吸收為民。將這些士兵全部打亂,分散安置在秦國各地,使其變為秦國百姓。似乎也不可行,三個原因:一是戰國後期,由於鐵器的出現,農耕水平得到大幅提升,由此引發了人口的爆髮式增長,同時造成了土地資源的持續緊張,秦國的土地已經逐漸不能滿足自己百姓,又哪裡來的土地安置這些降兵。二是一次性吸收數十萬的成年男性,將對秦國的人口結構產生極大衝擊。三是民間矛盾會因此加劇,這些降兵由於家人全部在趙國,歸屬感肯定不會很高,而秦國將士也大量在長平戰死,秦國百姓對這些趙國將士難免有仇恨,這種矛盾一旦釀成衝突,短時間內根本無法平定。

除此之外,糧食問題也是一個重要因素。不論採用何種方式安置這些降卒,首先要解決的就是吃飯問題。可是長平之戰秦國也是用了傾國之力,秦國保證自己前線將士的糧草供應都成了問題,哪裡來的餘量養活這些降卒。

替換高清大圖

綜上所述,不論是從戰略目的來講,還是從安置難度來講,這些降卒都非死不可,這點白起明白,秦昭襄王同樣明白,而在秦王不願意承擔這個罵名的情況下,白起只能自己承擔。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長平之戰 的精彩文章:

長平之戰系列(五)廉頗緊趕慢趕,早早地修好了第一道防線
《通鑒72》平原君趙勝貪圖上黨,最終導致秦趙火併,長平之戰

TAG:長平之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