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為何高僧法海會被醜化?法海和白蛇有何冤讎?

為何高僧法海會被醜化?法海和白蛇有何冤讎?

作者|月牙兒

在民間廣為流傳的白素貞和許仙的愛情故事,曾經感動過多少人,尤其是電視劇《新白娘子傳奇》的播出,更讓白素貞在人們心中樹立了一個美好的形象。既然是故事,那就會有反面人物,這個人物就是法海。法海的所作所為,無不讓人恨的咬牙切齒。

那麼最初的法海是什麼樣的形象呢?在《金山寺志》中有關於法海的記載,法海禪師出身名門,是唐代名相裴休之子,原名裴文德。據記載,少年時的裴文德在父親的安排下,前往湖南溈山去修行,後又因皇子久病,裴文德便代替皇子出家,密印寺主持靈佑禪師為他賜法名「法海」,這便是法海名字的由來。

法海禪師出家以後,一心參禪,待圓滿後,便開始遊歷四方。後來到江蘇鎮江氏浮山的一片荒林中駐錫禪修,後來聽說,自己所在的地方曾建過名為澤心寺的道場。法海禪師在密林的荒煙蔓草間,禪師居然找到已被毀壞的殘佛,於是,法海禪師燃燒一節指,誓願重修道場,為眾生樹立伽藍。於是開山挖田,刻苦勞作,漸漸贏得當地民眾支持,開始建設寺院。

在建設寺院的過程中,無意挖出一批黃金,法海禪師將黃金上交鎮江太守。太守又將此事奏於皇上,唐宣宗深為感動,於是下令將黃金直接發放給寺院,作為朝廷供養,修建寺院的費用,還給寺院賜名金山禪寺。由此看來,法海禪師其實就是金山禪寺的開山初祖。

那歷史上的得到高僧又怎麼和白素貞到了一個故事中,並且成了一個大惡人。在史書有一則法海禪師驅趕咬傷人獸的白色蟒蛇進入長江的記載。明末馮夢龍編撰的《白娘子永鎮雷峰塔》是《白蛇傳》最早的原型了,在這個故事中,法海的「惡僧」形象就開始流傳了,在經過後來的電影,電視劇的演變,法海禪師就成了一個棒打鴛鴦的固執老和尚形象。

現在《白蛇傳》已經成為人們心中經典愛情的典故了,每一次的續寫和翻拍,法海也被不斷的妖魔化,真實的得道高僧形象早已消失的無影無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大真相 的精彩文章:

流傳下來的一幅圖讓你看到了宋太宗的無賴本性
《三國機密》中的伏壽皇后,歷史上的結局很悲催

TAG:歷史大真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