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每位中醫,都應有這樣一本「失誤記略」

每位中醫,都應有這樣一本「失誤記略」

悅讀中醫

只做中醫精品閱讀

小編導讀

一個高明的醫生,不是在春風拂面、芳草鮮美的坦道上平平安安地走過來的,而是在那雨雪風霜、荊棘叢莽中磕磕絆絆地闖過來的。在紛繁的診務中,有歡樂也有焦慮,有欣慰也有懺悔。沒有一個醫生敢誇下海口:「我常勝不敗!」更何況一個醫生,臨床時日有長短,讀書有多寡,閱歷有淺深,錯誤和挫折總在所難免。盧梭說:「通向謬誤的道路有千百條,通向真理的道路只有一條。」

今天,我們來共同分享這麼一篇獨特的文章吧——

作者/朱炳林

失誤記略

幾十年過來,哪個醫生心中沒有一本失敗的紀錄?只不過這本失敗的紀錄是藏在醫生自己心裡的,不會隨便透露出來,這既是「藏拙」,也不乏「金玉良言」,不得其人,定然三緘其口,秘而不宣。君不見時下的一些醫學刊物開闢起「誤治病例」「誤診病例」「失誤醫案」等專欄,無疑是希望醫生說真話,把失敗的教訓總結出來,以供後學借鑒。但卻冰鍋冷灶,辦得很不景氣。

一位中醫雜誌編輯告訴我,在如山的來稿中,此類稿件最少,縱有也不盡如人意,「猶抱琵琶半遮面」者多,難窺見醫生胸中之積愫,心底之隱秘。據說前上海中醫學院院長、已故的名老中醫程門雪先生,曾寫有《失手錄》書稿,那真不失大醫風度,可惜,未見付之梨棗。由此,我不免想到病人,病人倒真是誠實拙樸得可愛。

01

哮喘的寶方,怎麼換個地方就不靈了

北方有一個同志,被哮喘病整整折磨了20年。北方,那氣候嚴寒的北方,罹此沉痾,真如濕手沾麵粉,掙不脫,甩不掉。好在有位高明的中醫給他擬了一張處方,一發作起來,服了此方就喘平咳止。因此,他視那張處方為寶貝,帶在身邊,以備不時之需。

有一年,他來到上海,舊病複發,便趕緊掏出方子去藥房配藥。沒想到不服還輕些,服了下去竟喘得更加厲害,面色蒼白,汗出頻頻,連說話都沒有氣力。他心裡直嘀咕:「怎麼轉過一個地方,寶方就不靈了?」趕緊上醫院,一五一十地把自己生病經過,「寶方」的獲得都告訴了醫生。他挺神秘地掏出了那張處方,醫生一看,微微一笑,原來是一張小青龍湯方,實平常耳。

是時沒有多說,給他另擬了一方,並囑可服15劑。3劑服罷,他喘平咳止,服了6劑,面轉紅潤,待把15劑服完,覺得渾身有了力量。這一下別提多高興,又視此方為寶物。

秋季的一天,因為煤氣與艾葉熏煙的刺激,哮喘又發,他胸有成竹,不慌不忙,將上海的這張處方拿去配藥。可又出意外,葯服下去,咳不止,喘更甚,頭痛腦熱,口乾唇燥,這真使他如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無計可施,復求他醫,又詳詳細細地述說了情況。醫生見他服的方子乃補中益氣湯方,也是一張極普通的方子,明白了他是為葯所誤。重新擬方,很快控制了病情。

讀者或將見笑,此人何等愚笨,一錯再錯,自討苦吃。可我真不敢笑話他,倒很感激他、體諒他。我感激他不怕貽笑大方,不隱瞞真情,如實道來的淳樸。我理解他亟望病好,對一張療效顯著的方子視若珍寶的虔誠,為此他才吃了苦頭,我是體諒他的。由於這樣一個病例,我才省悟到:醫生,一個日日臨床的醫生,除了治病外,還應深入地探求些什麼?

02

呃逆不止,原方罔效,

操司命之權者,豈能如此大意

我不敢笑話他。早年,有個高血壓病人患呃逆,發作時,其眼閉,其胸腹往上抬,其肩往上聳,兩手拳拳,呈痙攣狀,一日發作數十次,十分痛苦。一位醫生給他用了降血壓的葯加止呃逆的葯,可血壓未降,呃逆未止。

我從病人的全身癥狀辨證,發現是痰熱作禍。我並沒有止呃,僅針對痰熱,擬了個清熱化痰的處方。病人服了3劑就熱清痰化,呃逆頓止。竟然如挑刺一般迅速。病人甚為感激,我心中亦大喜,便在「臨證隨筆」中記下了這個別具一格的病案。

沒想到8個月後,病人呃逆複發,趕緊來求我開原方,我草草診過,並未凝神思索,心想這還不是籠中捉雞的事,便「依樣畫葫蘆」開了原方。豈料葯後呃逆一發不可收拾。以昨天的經驗來代替今天的實踐,在病人的恭維聲中沾沾自喜,哪能不摔跟頭?

可病人卻十分寬容,竟沒有對我發半句怨言。雖說是他索取原方,可我是操司命之權的人,怎麼可以將辨證論治束之高閣,如此膠柱鼓瑟呢?別提那時候我內心有多麼沉重!時至今日,我還免不了懺悔。

1973年,我在《人民日報》上看到畫家葛飾北齋的一句話:「悔悟去年,抱愧昨日」,真令我叫絕。面對源源而來的患者,錯綜複雜、變化萬端的病情,免不了「悔悟」與「抱愧」。我似乎覺得我的每一點進步都是在「悔悟」與「抱愧」中獲得的,於是便更謹小慎微起來。不謹小慎微不行呀,哪怕是一點點疏忽都可能危及病人的生命。

03

事後反思,不寒而慄的病例

前年春日,一位51歲的患者被抬來就醫。病曆本上寫著:腹脹腹痛,大便三日未解,噁心嘔吐,經放射科透視,診斷為腸梗阻。患者拒絕手術,不肯住院。「腸梗阻」是急腹症,這樣的病人在國外是非開刀不可的,可在國內,有不少病人可通過中醫中藥治癒。

不瞞你說,我在縣醫院時就治過不少這樣的病人,自問是有經驗的。那時候條件也好,外科住院部的樓上便是手術室。是時,我看了病歷,懶得再問,只是診脈。見其脈象細弱,一度猶豫不敢用攻下的葯,可這「猶豫」卻如驚鳥般一掠而過,轉眼便無影無蹤了,心想只要腸梗阻一解除,其他次要矛盾均可迎刃而解,豈能狐疑不決,昔賢有言:「成事在膽」,於是毅然採用了攻下的治法,擬中藥一劑,並留下醫囑:「嚴密觀察,如有變化,速速來報。」

下午5點,病情突變,患者煩躁不安,呼吸急促,滿頭大汗,舉家惶惶!我知道不好,趕緊送他住院。立即邀請西醫主治大夫來看。我把情況作了介紹,大夫做了檢查後問道:「他近來受了外傷嗎?」

「3天前從板凳上跌倒,當時只叫左脅疼痛。」患者家屬答道。大夫取來注射器,在患者腹部穿刺下去,抽出血樣液體,二話沒說,決定立即手術。一經手術,真相大白,原來是外傷造成的脾破裂。對脾破裂,中藥尚無能為力,手術才有可能使患者轉危為安。

事後我想假如我固執己見,開出兩劑中藥,令他服後再說;假如我不曾留下醫囑,嚴密觀察;假如變化不會這樣迅速,我卻誤為前方劑量不夠,放膽加大劑量;假如我是在離城偏遠的山鄉遇到這個病人······思之,我不寒而慄!

「杏林」佳話流傳至今,確令吾儕稱羨神往;名醫於診務之餘,漫步「杏林」,屢著成效,自然是躊躇滿志。但誰能說杏林中沒有幾番風雨?誰能說杏林中沒有幾顆苦果?認真地總結,誠懇地反思,說真話,說心裡話,除了編撰自己平生得意的醫案外,也老老實實記下自己的失誤,以為臨床之懲戒,我想於己於人應該是有所裨益的。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悅讀中醫 的精彩文章:

經歷上千例患者驗證的過敏性鼻炎專效經方,您知道嗎?
不去少林寺,也能學《易筋經》

TAG:悅讀中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