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綠地股價持續縮水市值不足萬科三成,為何大機構不看好綠地?

綠地股價持續縮水市值不足萬科三成,為何大機構不看好綠地?

??行業沉浮26年間,曾因坐擁大量商辦產品被譽為商辦專家的綠地控股,遭遇商辦調控之後一直在嘗試轉型,但在股票持續縮水、管理層人員青黃不接的尷尬局面下,綠地的麻煩越來越多。

??股價縮水,市值僅佔万科1/4

??2015年8月,綠地在上交所上市。當天,綠地控股以25.10元/股的開盤價亮相,動態市值達到3054億元,佔據行業全球第一把交椅。但過去兩年來,綠地股價持續下行,大機構長期看空。2016年1月-2017年12月間,綠地股價同期下跌53%。

??藍鯨地產梳理髮現,2013年底,曾參與綠地控股增資的五家機構(平安創新資本、鼎暉嘉熙、國投協力、匯盛聚智和珠海普羅)均大規模減持,其中尤以平安創新資本持股比例從9.91%下降到一季報披露的4.93%,鼎暉嘉熙持股比例則從4.25%降到了1.8%,而匯盛聚智和珠海普羅甚至已不在綠地控股前十大流通股東之列。2016年6月,綠地控股股權比例22%的限售股解禁,以部分高管股權激勵穩住一波行情,但勢頭上還是頻頻下挫的趨勢。2017年,僅有4家機構對綠地控股做了增持。

??截至2017年4月27日,綠地控股股價已從上市開盤的25.1元跌落至7.18元,跌幅高達68.57%。其市值亦從當年的中國房企第一的3054億元縮水至目前約873.6億元。對比萬科當天的市值3416億元,綠地只佔了萬科的1/4。

??為什麼大機構不看好綠地?

??成也商辦敗也商辦 綠地甩不掉的拖累

??綠地過去幾年的成長軌跡中,其在超高層建築領域的動作尤為突出。在綠地尋求速度的幾年,綠地中央廣場、綠地中心曾為綠地開疆拓土立下汗馬功勞,但在2015年商辦市場轉向之後,曾經的優勢反成拖累,甩不掉的商辦成了綠地的大麻煩。

??綠地年報顯示,2017年,綠地控股實現營業收入2901.74億元,同比增長17.39,房地產相關的產業營收1504.7億元,同比僅增長3.72%。房地產主業合同銷售金額中,住宅佔比 68.5%,商辦佔比 31.5%;合同銷售面積中,住宅佔比 76.2%,商辦占 比 23.8%。商辦存貨量仍有5075.38億。

??去化難再遇調控年,2017年出台的商辦調控更是雪上加霜。藍鯨地產發現,綠地2017年報中,公司的公允價值變動收益-3.16 億元, 比去年同期減虧 4.76 億元; 發生資產減值損失 19.79 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 5.20 億元,主要原因為存貨跌價準備計提金額增加。

??與此同時,2018年第一季度,綠地又遇開局失利,也為下跌的股價埋下伏筆。數據顯示,2018 年1-3月,公司實現合同銷售面積414.2萬平方米,比去年同期減少9.25%;實現合同銷售金額485.97億元,比去年同期減少16.97%。

??多元化布局救場但短期效應不明顯

??為了改變頹勢,綠地近幾年一直在調整戰略方向,圍繞房地產主營業務,發展「大消費」「大基建」「大金融」的三大業務。

??綠地年報顯示,房地產及相關產業實現1504.7億元的營收,占公司全年營收的51.84%,剩餘的建築、商品銷售、能源、汽車、酒店及金融業務分別佔到主營業務的36.09%、7.03%、6.94%、2.29%、0.64%及0.13%。其中,大基建業務(即建築及相關產業)發展迅速,2017年實現營業收入 1048 億元,同比增長 36.85%。

??但以綠地2017年凈利潤僅90.37億的體現對標房企三巨頭來看,碧桂園、萬科、恆大2017年的歸屬上市公司的凈利潤分別為260.6億元、280.5 億元、243.72億元,這意味著綠地多元化布局的短期盈利效應不足。

??急於轉型的綠地,高負債問題始終難解。藍鯨地產梳理髮現,2012年至2017年,綠地負債率分別為87.14%、88.16%、87.97%、88.04%、89.43%、88.99%,每年都超過國企資產負債率80%的紅線。就連今年第一季度的負債率也達到89.24%,其毛利率從30%一路下滑到14.85%,低於目前20%的行業平均水平。

??轉型期又遇上多事年 管理架構新舊勢力交替

??還有即將到來的管理層更換問題。

??現如今,綠地的當家掌門人張玉良已經62歲,而按照上海市委的規定,63歲是一個最遲退休年齡。對於這家成立了26年的房企而言,最懸而未決的就是管理層的交換。

??此前,有媒體提問張玉良對於退休的看法,他的回答是,「按照上海市委的規定,像我這樣是63歲作為一個退休參考,但並不一定,後面怎麼弄要看董事會的意見,還要看我自己願不願意繼續做下去。」

??張玉良顯然不會輕易服老。但環顧綠地近一年的高管變動,綠地董事變更似乎變為一個不言自明的事實。

??據了解,目前綠地以前的老將,如許敬、費軍、徐榮璞等紛紛離場,而在這些老將離場的同時,新面孔也在不斷湧入,孫童、茆君才和張永軍陸續以空降軍的身份,加入綠地的核心管理層。

??在高管變動大幕開啟後,外界除了對綠地的新鮮面孔感興趣之外,更為好奇的是,老將退出後,綠地的業績應該如何實現,而在新生隊伍掌管後,經歷了一波三折的綠地又將以什麼樣的姿態迎接公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樂居房產 的精彩文章:

融創孫宏斌:美好生活離不開文化旅遊醫療養老
惠州大亞灣不限購背後暗流涌動 炒房客一次購十餘套

TAG:樂居房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