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金礦卻帶來災難,為什麼這裡的人能淘金卻吃不起飯
黃金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初始的名貴文玩,人們用它來打造裝飾品,代表著高貴。但是由於黃金現在被作為國際市場的硬通貨,因此人們逐漸忽略了它的文化價值,而將它看做是全世界都認可的等價交換物,代表著財富。
所以,人們對黃金的需求是無窮無盡的,一旦發現就要不節制的開採出來。而在非洲的喀麥隆,卻因發現黃金卻帶來了災難。
喀麥隆的BetaréOya地區金礦發現的時間離現在不是很遙遠,曾經這裡非常貧困,但是自從發現金礦之後,當地人從事淘金工作,讓生活逐漸好起來。
但是當地人淘金技術比較原始,無法和專業的淘金公司比。在2011年-2014年的高峰期,聞訊趕來的國際淘金公司,包括中國、韓國、加拿大、美國等國家的100多家公司前來採集金礦。
當地人面臨的有兩個選擇,一是像打游擊戰一樣零散的用最原始的工具淘金,二是加入國際公司成為淘金工人。成為工人要比單幹要好很多,相比於沒發現金礦前的時候,工人至少有很好的生活保障。
而單幹的人卻沒那麼容易,他們沒有先進的工具,只能靠一些簡單的鏟子、鋤頭來挖。
有時候,他們更願意潛入挖礦公司開採過的礦洞繼續挖掘,以試圖發現「漏網之魚」。但是由於這些開採過的廢棄礦洞早就沒人管理,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極易發生塌方事故。
更關鍵的問題在於,原來這個地區是大片的種植園,種著各種農作物,自從發現金礦之後,這裡被大肆挖掘,土地植被破壞,土質發生了改變,人們很難在這樣的土地上種植糧食作物。
由於這裡的人不管男女,幾乎都從事這淘金方面的工作,而從事種植的人少之又少。而且隨著耕地的減少,他們出現了糧食危機,甚至蔬菜都是從很遠的地方運過來,價格非常昂貴,一般人負擔不起。雖然他們能淘到金子,但是生活成本被大大提高,溫飽問題仍然困擾著他們的生活,許多當地的人連飯都吃不起。


※中國最重文物總重200多噸,它們在當時的作用令人稱奇
※被稱為可以辟邪消災的降龍木,是用來車珠子的好材料
TAG:文玩古董寶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