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祺瑞對袁世凱的君子之交
文史
04-29
何為君子?每個人心中都有不同的標準與答案。古語云,「君子者, 權重者不媚之, 勢盛者不附之, 傾城者不奉之 ,形穢者不惡之, 強者不畏之。」民國的軍閥一向以殘暴示人,可是其中也不乏謙謙君子,段祺瑞就是其中一位。
在今天看來,段祺瑞也是一位牛人。17歲時為了尋找出路,段祺瑞就從老家合肥徒步走到山東威海,投奔其叔父的軍營。機敏好強的段祺瑞,從此從這裡開始了其發跡之路。直至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段成為民國的重要將領。
在袁世凱稱帝之前,段祺瑞幾次前往對袁苦勸,奈何無果。隨後,性情中人的段祺瑞第一個公開反袁。「袁公對我有知遇之恩,沒有他的提攜就沒有我的今天」,段祺瑞講到,「我不能反袁公,但是必須反對帝制!」段祺瑞不僅拒絕參加袁的典禮,而且辭去了所有職務。不久,袁世凱眾叛親離,病入膏肓,想見段祺瑞一面。段祺瑞見到老友的樣子,悲痛不已,最終勸通袁世凱下令取消帝制。在袁去世之後,段祺瑞不僅將袁厚葬,而且親手扶棺。
這就是君子真真的交友之道,你身前顯貴時我因為政見不同,不願與你來往。可是當你身敗名裂,牆倒眾人推時,我依然在你身旁。人生能有如段祺瑞這樣的知己,足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