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孩子沒輸在起跑線,卻輸在了父母的褲腰帶上……

孩子沒輸在起跑線,卻輸在了父母的褲腰帶上……

孩子上學忘帶課本,你是不是會馬上跑去給他送?

孩子挑食不愛吃飯,你是不是拿著碗追著哄著他多吃一點?

孩子想要坐鞦韆,你是不是一定要替他爭取?

孩子學輪滑,你是不是怕他摔倒總伸手扶著?

孩子哭鬧、受挫,你總是想方設法讓他趕緊快樂起來?

很多時候,我們一邊要求孩子獨立,但又緊緊的把孩子拴在褲腰上。孩子沒輸在起跑線,卻輸在了你的褲腰帶上……

文|天天媽

1

周末帶著天天去公園玩,園內有一個小池,很多爸爸媽媽帶著孩子在旁邊玩水、撈魚。

其中有一個孩子特別「吸引」我,因為其他孩子都是自己玩,而那個小孩卻多了媽媽的「指點」:

「你動作放利索點」

「你咋這麼笨的呢」

「起來!我給你撈!」

……

別的小朋友玩的開開心心,這個孩子聽著媽媽的嘮叨,看著她一個勁的示範,表情別提多委屈了。

其實,孩子完全可以通過自己的能力撈到小魚,哪怕不多,也充滿樂趣。何必要干預孩子呢?或許在那位家長的眼裡這就是孩子「沒能力」的表現。

家長凡事都要插手,就等於告訴孩子:「你不行,我不相信你!」

很多時候,我們責怪孩子能力差。也許我們也要反思,是不是自己插手太多?

2

《鷸》是世界頂級動畫工廠皮克斯出品的動畫,獲得了第44屆安妮獎最佳動畫短片獎和第89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動畫短片獎。

講的是鷸媽媽教女兒獨立捕食,放手讓孩子成長的故事。小鷸的成長在片中被表現得淋漓盡致,讓人產生共鳴。

小鷸雖然到了覓食的年齡,但還是習慣性讓鷸媽媽喂她。面對這樣的情況,鷸媽媽堅決拒絕,放手去讓小鷸學習覓食。

每當看到這一幕,總是讓我想起古人說的那句話:「授人以魚,三餐之需;授人以漁,終身之用。」

鷸媽媽帶給孩子的不僅僅是呵護,更懂得放手,鼓勵孩子勇於嘗試,是一名合格的媽媽。

其實動物和人類在教育子女方面是一樣的。到了孩子學習生存技能的時候,一定要讓他學會。

可反觀現實中,很多孩子都已經2、3歲了,完全有能力自己動手吃飯,媽媽仍然在孩子屁股後面追著喂飯。

從家長的角度來看,孩子要通過吃飯獲取營養,健康成長,孩子不肯好好吃飯,只有強行餵食。可對於人類來說,飲食是超越生存的美好享受,它給我們帶來的樂趣,遠超過單純的攝入營養。

站在孩子角度,我們設想一下:自己動手吃飯,和別人向你嘴裡塞飯吃,你會覺得後者是一件有趣的事情嗎?

顯然我們都懂,自己動手吃飯更有食慾,那作為家長,為什麼要一邊抱怨孩子不好好吃飯,一邊做著降低孩子吃飯興趣的喂飯行為呢?

一個孩子想去獲得吃飯的技能,以及提高他對於吃飯的興趣,必須是他自己去懂得怎麼樣吃飯,而不是讓別人把飯喂到他的嘴裡。

現代幼兒教育奠基人之一瑪利亞?蒙台梭利說:

誰都知道,教一個孩子自己吃東西、自己洗衣服和穿衣服是一件多麼單調乏味且困難的工作。這需要付出比餵養孩子、給孩子洗衣服和穿衣服更多的耐心。

但是前者是教育者的工作,後者則只是僕人的簡單低微的工作,這樣的工作儘管對母親而言很容易,但對孩子卻很有害,因為它關閉了孩子自我學習的大門,並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設置障礙。

不僅僅是喂飯,穿衣服、走路、說話表達溝通……這些都是孩子在獨立性教育的一部分。家長所要做的不是出於愛、懶或者著急,就替他們完成這些事情,而是幫助他們,使他們有可能自己來實現自己的目標和滿足慾望。

當孩子的獨立意識和自理能力得到全面的鍛煉,他就能擁有強大的生存能力和抗風險能力。

3

電視劇《歡樂頌》中,樊勝美的哥哥更像是一個需要妹妹保護的弟弟。啃老族和啃妹妹都是他身上特有標籤。可為什麼一個高高大大的男人會變成這樣呢?就是因為樊大哥有一對不願放手的父母,凡事都替他包辦到底。

劇中還有一個人物是趙醫生,他的媽媽,雖然只出場一次,卻讓人印象深刻。從小小的細節里就看出她給兒子空間,懂得放手。

第一次見兒子的女朋友小曲時,趙媽媽不像別的媽媽,對兒子女友問東問西。她很自然很隨意,像以往一樣和兒子玩起了猜字遊戲。

在發現兒子女友偷聽自己和兒子談話時,趙媽媽沒有過多的干預,還示意兒子要冷靜。

給兒子空間,信任他,從不過多干涉他的事情,兒子的交友、婚姻大事,讓他自己做主,也不會給他設定條條框框。

正是這種「放手式」教育,趙醫生才會這麼優秀,留洋博士,年紀輕輕就是醫院骨幹,主治醫生。優秀的孩子背後一定有一對捨得放手的父母。

放手的父母給孩子自由、讓孩子做主,這樣的孩子更幸福。

4

《爸爸去哪兒》中,安吉在照顧弟弟那一集中的表現圈粉無數,懂事的安吉喂弟弟吃飯,給弟弟穿鞋,種種細節均表現出小小男子漢的擔當。

後來採訪媽媽胡可時,她提到自己常常向孩子撒嬌,尋求孩子的關心和幫助。

正是這一點,讓安吉有照顧別人、成為「小大人」得到歷練的機會,通過這樣的過程增強了他的責任感,而不是永遠充當著被保護的角色。

教育學中有一句著名的話:

我看到的東西我忘記了,我背過的東西也忘記了,只有我親身經歷的事情,我才能學到自己心裡。

孩子第一次摔倒,你立刻扶他起來又揉又抱,他就會忘記在哪裡摔倒。

孩子第一次獨自做手工作業,你立刻幫他解決困難,下一次他還是不會做。

孩子第一次出遠門,你怕他走丟立刻收拾行李陪他一起去,他就永遠學不會自己飛翔。

不是孩子不獨立離不開媽媽,根本就是媽媽離不開孩子。

我很能理解父母對於孩子那種依依不捨的感情。十月懷胎分娩,孩子和媽媽是過命之交,媽媽心裡眼裡就只有孩子,想每分每秒記錄他成長的瞬間。

但父母給孩子最大的愛是放手,懂得放手,懂得信任,懂得剋制。

北大才女趙婕曾說過:

「我欽佩一種父母,她們在孩子年幼時給予強烈的親密,又在孩子長大後學會得體的退出,照顧和分離都是父母在孩子身上必須完成的任務。」

龍應台曾說,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

只有父母放手,孩子才能經得起生活的考驗,才會鍛鍊出一顆獨立自主的心。請讓孩子以自己的方式長大。

縱使萬般不舍,為了孩子未來,父母們放手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淘媽 的精彩文章:

女人當媽後,到底有多累?每個男人都該好好看看

TAG:小淘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