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故事 > 北漂青年的真實故事:那個嚮往成為馬雲的好哥們,活得有多難

北漂青年的真實故事:那個嚮往成為馬雲的好哥們,活得有多難

每天讀點故事簽約作者:陳小琛 | 禁止轉載

1

那一年,我提著行李,帶著從流水線上賺到的4000元,從崑山坐了一天一夜的火車,來到了北京。彼時已是深冬,河裡結了厚厚的冰,很多樹木光禿禿的,倒了好幾次車,從北京站到西站,又坐了很久的公交,才找到同學上班的地方——海淀田村半壁店。

在那之前,我每天工作12個小時,不停重複一個動作——用鉤子揭掉連接器上的膠帶。每當有人來,我總喜歡抬頭看一下,然後就被線長罵。在那裡,除了低頭幹活,不能有任何不符合規範的行為,哪怕是說話,甚至莫名的微笑。

但他們無法禁止我一個人的胡思亂想。幻想愛情,幻想未來,更多的時候是絕望,我怕一輩子就這樣了。每天從走廊經過,看到辦公室坐著的文員,就特別羨慕。那時最大的期待是坐在辦公室里,有一台電腦,沒事時可以偷偷寫文章。

有一天在網吧和同學在QQ上聊天,得知他在北京做電話銷售時,我不知道那是什麼工作。他說:「你來北京吧,公司在招人。」

一年前的暑假我們曾在蘇州的怪怪龍蝦店做傳菜生。後來他在濰坊上了半年學後退學去了北京,而我去了南方電子廠。我想了想,毅然決然地離開了電子廠,買了車票就直奔北京。

2

到了田村,我提著行李在街口逛了很久,等到同學下班了才見到他。一年不見,他瘦了些,換了新髮型,衣著也講究了很多。我想坐辦公室的應該都是這種打扮,再也不用穿工作服,或者穿著飯店後廚那總是髒兮兮的衣服。

在這裡可以光明正大地體面著,哪怕窮得只夠吃飯。

我們在街邊的小飯館吃了一碗米線後,就去了他的住處。穿過一條廢棄的鐵軌,進入了一個小區,可我們沒上去,而是順著一處陰暗的樓梯進入了地下,一層,二層,直到進入地下三層。迎面撲來的是一團澡堂般的熱氣,接著便是潮濕的胸悶,空氣里混合著洗髮水、油煙、衛生間和發霉的味道。

人來人往,男男女女,像男女混住的大學宿舍,一路走過去,能看到各自的房間。圍在小桌上吃飯的,打撲克的,躺在床上打電話的,樓道里用電飯鍋做飯的,衛生間洗衣服的,還有吵架的。沒人注意到一個陌生人的到來,他們只關注與自己有關的世界。比如隔壁的音樂太吵了不爽,或者隔壁戀人的動靜太大了尷尬,就會拍牆。

這牆都是很薄的隔板,說悄悄話都能聽得清。

像迷宮一樣走了很久,來到了同學和他同事小馬合租的一間地下室,每月300元,除了兩張床,一張小桌子,再沒任何傢具。平常的衣服都塞在行李包里,桌子上堆滿了各種生活的雜物。房間里沒有窗戶,裡面一年四季都亮著燈,沒有手機信號,想打電話,就得到跑到地上去。

當然,那時我還沒有手機,更沒有電腦,隨身帶著一個小本,記錄著隨時想到的靈感。那時我很想成為作家,剛剛寫完人生中第一篇完整且不像作文的7000字小說,以及已經寫了十萬字尚未完稿的長篇。我沒有讀者,更不知道寫得怎麼樣,但不妨礙我幻想一鳴驚人。

晚上和同學擠在一張床上,裡面沒暖氣,卻一點也不冷。

似乎有點苦,但對於從小也沒住過好房子的我來說,這不過是換了個睡覺的地方。我一直覺得地下室挺好的,喜歡那裡的溫度,不會覺得冬天很寒冷;喜歡那裡的嘈雜,哪怕都是陌生人,你都不會覺得孤獨;甚至我喜歡那裡的味道,如果北漂有一種味道,對我來說就是這種澡堂般的地下室的味道。

3

同學領著我見了他們的老闆。那人三十歲左右,戴著眼鏡,穿著黑色西服,看著像個斯文的書生。

實際上,這西服和斯文都很廉價。他不過是一個急著賺錢,又沒多大理想和抱負的小老闆。當然也是因為廉價,我才少了很多進入的門檻,有了來北京的第一份工作。

公司很小,面積只有兩間宿舍大小,桌子上都是電話,工作的內容就是搜集各種企業老闆的電話,然後給他們打電話,讓對方買公司的項目招標類網站的付費會員。後來,我才知道這是電話銷售。而且這網站的招標信息,也是從其他網站粘貼過來的。

你可能經常會收到騷擾電話,給你推薦產品,或者別的什麼東西,估計就是干這種工作的人打的。後來我上網查,北京有成百上千家這種的公司,五花八門什麼樣的都有。我有時覺得挺可恥的,有時又覺得,他們確實養活了很多剛來北京的年輕人。

老闆很摳,沒提供飲水機 我每天提著水壺負責去水房打熱水。

老闆在唯一的電腦上安裝了監控軟體,有一天我在午休時登入博客和QQ,被他截圖警告。

你不打電話的時候,他覺得你不積極開發業務。你打了一通電話,又沒「忽悠」人購買會員,他又心疼電話費。

他每天都一副心事重重的樣子,在公司里走來走去,彷彿在說:錢錢錢!

我也每天惶惶不可終日,並不擅長銷售和推銷,大部分人還沒聽到我的介紹就掛了,有的說在開車,還有人直接開罵。我知道,大部分人是厭惡我的。偶爾遇到脾氣好的,說了半天,也未必想掏錢。

遇到別人罵我,我只會尷尬地掛掉電話。

(2018年,我再次來到這裡,發現除了鐵軌還在,其餘的一切彷彿都找不到了。)

4

公司里不到十個人,其中有兩對還是情侶。

業績最好的是劉峰。他女朋友也在這裡上班,個子不高,卻挺會打扮自己,沒事的時候就拿著鏡子看,塗塗抹抹,還經常帶水果給大家吃。劉峰的業績不錯,女朋友又這麼愛打扮,我想他們租的房子應該不錯。所以當他邀請我們去他家裡吃火鍋時,我滿是期待——他們住的地方一定寬敞漂亮。

周六那天,同學、小馬和我,穿過那條廢的鐵軌,越過幾個土坑來到附近還未拆遷的村子,這裡和鄉下沒什麼區別,甚至更髒亂,裡面住滿了外地打工者。後來媒體稱之為「蟻族」,再後來又被定義成「低D人口」。

而劉峰住的地方,看上去比地下室還要寒磣,我有點失望。房子像違章建築,藏在一排房子的角落裡。門很破,窗戶很小。除了一張大床,剩餘的面積就不多了。不過,生活用品一應俱全,有電視、廚具等,床頭的架子上放滿了女朋友的化妝品。

於是,我們圍在一個小桌子上,用電磁爐煮火鍋吃。

我還是那個沉默的陳同學,聽他們講在北京的生活,未來的規劃,也談理想。

那時劉峰28歲,和老闆曾是同事,也想過創業,可他沒有本錢。老闆說:「你來我這裡干吧,每單業務給你50%的提成,等公司壯大了,還可以考慮給你股份。」但要求他給新員工進行業務培訓。

劉峰原本有點瞧不上這小公司,眼看就要三十歲了,想有所突破,但想想50%的分成就來了。自從有了女朋友後,他開始意識到男人沒錢就沒尊嚴,他必須努力賺錢。來北京七八年了,他沒混出什麼名堂,除了電話銷售,他發現自己擅長的並不多。

「先干兩年再說吧,等攢夠了錢,我們準備離開北京。」

「去哪裡?」

「可能回我老家吧,我們想開個小飯店,人生不過如此。」劉峰摟著女朋友,一臉的幸福。

喝醉的時候,劉峰開始罵傻逼老闆,罵傻逼客戶。如果不是為了在這座城市生存,賺夠回家的本錢,誰願意忍受這一切?

這話說到了小馬的心裡。他22歲,來北京兩年了,學的是電子商務,由於學校很一般,就來到了這裡做了電話銷售。

小馬一直想辭職,他討厭這份工作,更討厭這樣的自己。

他很崇拜馬雲,《贏在中國》的每期節目他都看了,尤其被馬雲的魅力所折服。他會背他的每一句名言,還買了一本馬雲的書放在床頭,沒事的時候就看一看。他覺得在這裡是浪費生命,所以很想辭職。

我同學說,小馬之所以想成為馬雲,是因為一個不曾見面的姑娘。當我得知小馬跟姑娘之間發生的事情,我的內心萌生出一種奇怪的感覺。 (原題:《後來的我們》,作者:陳小琛。來自:每天讀點故事【公號:dudiangushi】禁止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每天讀點故事 的精彩文章:

在雪地救回一男孩,幾年後偷聽他打電話:他計劃殺我全家
哥哥在學校犯下大錯,為解決高額賠償他竟在我身上打起主意

TAG:每天讀點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