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餓就胃疼原來是這些原因導致.....
有些人肚子一餓就會感到胃部疼痛或灼熱,其實這也是病,這可能是十二指腸球部潰瘍的表現。那麼到底餓了就胃疼是怎麼回事呢?
餓了就
胃疼
是怎麼回事
有些人肚子一餓就會感到胃部疼痛或灼熱,此時若吃些餅乾、饅頭等,胃痛等不適就會馬上緩解。
因此,有些人就把這種飢餓性胃部不適稱為「饞病」,其實,這種飢餓性胃痛往往是
十二指腸球部潰瘍
的典型臨床表現,應予以高度重視。
反覆發作的飢餓性胃痛可能是潰瘍
十二指腸球部潰瘍是臨床上最常見的一種潰瘍病,其臨床主要表現為反覆發作的飢餓性胃痛,患者常在每次飯前疼痛發作,半夜裡也常因胃中空虛而痛醒,不得不半夜起床吃些東西充「飢」,才能安然入睡。
究其原因,人在飢餓時,空虛的胃
內分泌
大量胃液,因沒有與食物混合而直接進入十二指腸,假如十二指腸球部存在潰瘍的話,那麼,這些
胃酸
就可刺激潰瘍的創面而引起陣陣疼痛。
如果此時吃一些食物或抗酸劑等,就可中和胃內大量的胃酸,
減輕對潰瘍面的刺激,胃痛等不適癥狀就會立即消失但會打亂胃腸平衡。
如何判斷
胃疼是不是
十二指腸潰瘍
出現下面這些癥狀就應該引起重視了。
上腹部疼痛
這種疼痛感表現為
鈍痛、灼痛、脹痛
甚至是劇痛,也可能表現為僅在飢餓時隱痛不適。它確實可以在進食後得以緩解,但病人容易出現午夜胃痛,甚至是痛醒的情況。
反酸
十二指腸潰瘍病人的表現之一就是反覆有大量不含有食物的
酸性胃液反流上來。
體重變化
因為進食後疼痛
能得到緩解,病人就會
頻繁進食以緩解疼痛
。久而久之,體重自然也會增加,不過慢性十二指腸梗阻
時,體重相反還會減輕。
結腸癥狀
十二指腸潰瘍病人不少還伴有
腸易激綜合征
的情況,這種情況表現為便秘
和
左下腹疼痛
。這種疼痛是持續性、絞痛性的,病人通常在排便後會有所緩解。
貧血癥狀
病人會因潰瘍慢性失血而導致
貧血和乏力
的現象。
餓了就胃疼的飲食方法
1、
宜食用質軟、易消化的食物
,避免體積大、堅硬、粗纖維多的食物,以減少對潰瘍面的機械性刺激。2、
少量多餐、定時定量
。少量,可減少胃酸分泌;多餐,可彌補食量之不足。一般每餐不宜過飽,以正常食量的2/3為宜,每日進餐4~5次。定時定量對維持胃液分泌和正常生理功能有重要作用。3、為促進潰瘍癒合,提供
營養全面的膳食,
特別是選用蛋白質營養價值高的食品,很有必要。4、烹調方法應以
蒸、煮、燉、燒、燴、燜
等較好,不宜採用干炸、油炸、腌臘、滑溜等方法。忌過甜、過咸、過熱及生冷食物。
如何避免餓了就胃疼的情況
1、講究生活規律,注意氣候變化
胃潰瘍病人生活起居要有一定規律,不可過分疲勞,勞累過度不但會影響食物的消化,還會妨礙潰瘍的癒合。
潰瘍病發作與氣候變化有一定的關係,因此潰瘍病人必須注意氣候變化,根據節氣冷暖,及時添減衣被。
2、加強營養
應選用易消化、含足夠熱量、蛋白質和維生素豐富的食物,營養充足能夠改善全身狀況,促進潰瘍癒合。
吃飯時少說話,不看書報、電視。
在發作的急性期,宜少量多餐,白天可每隔2小時進食1次,以使胃液酸度變動的幅度減少。癥狀得到控制後,就應恢復平時的一日三餐,同時應避免吃零食或夜宵,飯後不要躺下休息。
3、細嚼慢咽,保持精神偷快
因為咀嚼可以增加唾液分泌,而唾液入胃後不僅能中和胃酸、保護胃粘膜,而且其所含表皮生長因子可抑制胃酸分泌和促進胃粘膜再生。
其次,注意進食情緒,避免精神緊張和情緒抑鬱,否則會引起胃功能紊亂,不利於潰瘍癒合;因為暴飲暴食會破壞胃酸分泌的節律性。
⊙版權聲明:文章源於網路,如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投稿信箱:tg@weizy.cn(歡迎您原創投稿)
⊙責任編輯:苡仁(微信號:w13714009507)
淋屬肝膽,瀉屬脾胃
面診手診舌診脈診
學習面診手診舌脈脈診,掌握體外診斷,有病早知道,無病多保養!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傷寒論經方學堂
學習傳統中醫,分享傷寒論,金匱要略和經方有關的醫案、醫話等文章!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中藥百科
介紹最全的中藥知識、膳食養生及日常生活用藥常識!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學習中醫,傳承經典,請點擊『
閱讀原文
』


※零基礎學舌診,4月1日開課,15天讀懂羅大倫《圖解舌診》秘密(贈簽名圖書)
※三字經派傳承人開課《零基礎學小兒推拿》,一次掌握12種小兒常見病手法
TAG:經絡穴點陣圖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