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建築深基礎筏板後澆帶中降水井如何封堵?這工程實例很有參考價值

建築深基礎筏板後澆帶中降水井如何封堵?這工程實例很有參考價值

作者丨任志才

1、基坑概況

1.1 工程概況

案例工程位於某城市主幹道交匯處一角,屬超高層建築,塔樓36 層,地上總高165m,裙房4 層21m,地下室2 層,建築面積近12 萬m2。主要有商業、辦公與酒店等業態。

塔樓採用樁筏基礎,埋深12m,採用樁端、樁側後注漿鑽孔灌注樁,塔樓與裙樓交界處設有800mm的沉降後澆帶(見圖1),裙樓其它區域設有伸縮後澆帶;塔樓以外區域採用抗拔錨桿抗浮。

圖1 塔裙交界環形後澆帶示意

1.2 水文地質條件

據地質勘探報告,在勘探深度範圍內場地地下水主要有兩層,第一層為賦存於層雜填土、層粉質黏土、層粉砂、層粗砂中的孔隙潛水,第二層為賦存於層粗砂、層礫砂中的孔隙微承壓水。補給來源主要是降雨和側向逕流,排泄途徑主要是人工開採和側向逕流。勘察期間測得第一層地下水穩定水位為1.30~2.00m(標高2.04~2.50m),地下水位受季節性影響而變化,變化幅度約為1.50m ;第二層地下水穩定水位埋深較深,對基坑設計和地下室的安全無影響。

1.3 基坑支護設計與監測

基坑開挖深度按12m 計,基坑周長520m,平面呈方型。基坑採用直立錨拉灌注樁三道錨索拉錨形式支護,並採用水泥攪拌樁止水帷幕+ 樁間三管旋噴組合進行止水。對鄰近道路和已有建築物,和周邊管線、道路及建築物變形加強了觀測。

2、基坑開挖與降水措施

2.1 地下水控制

施工期間,施工單位設置地下水位觀測井,對地下水位進行動態觀測,按間距約15m 的密度在帷幕外側增設直徑不小於D300、深度不少於6m 的地下水位監測兼回灌井,當地下水位降幅超過1.5m 時,及時回灌,回灌時要觀測地下水位回升情況,如效果不明顯,要在坡頂增設回灌溝。但無論是增設回灌井還是回灌溝,均注意回灌井儘可能遠離基坑邊,保證邊坡變形不惡化。

2.2 基坑主要排水系統設計

1)設坡頂和坡底預製「∪」型排水溝。

2)坑底每間距40~50m 設置集水井,集水井一般布置於坑底拐角處,集水井1000×1000×1000mm。基坑積水通過集水坑抽排至坑頂排水溝排走。

3)坡頂排水溝在排入市政管線前,先排至三級沉澱池過濾,沉澱池內部有效空間尺寸為3000×1500×1500mm。

2.3 雨季處置

該項目按以上工程樁、基坑圍護設計、降排水方案組織實施開挖,期間正值雨季,暴雨較多,坑內排水告急,已成爛泥,土方外運受阻。開挖到地表以下8~9 米時,部分明水來源於土體地下水上升,部分系原裙房抗浮錨桿穿透較深的第二層地下水所致(其實在塔樓核心筒電梯坑底開挖深度已達17m)。如不採取坑內降排水措施,將無法完成土方開挖,筏板墊層也無法施工。

3、在後澆帶位置布設降水井

各參建單位確定的降排水方案是在後澆帶中設了18 口降水井,孔徑為600mm 鑽孔泥漿護壁,7m 深,400mm 直徑鋼筋籠外包濾網到墊層以上,周圍回填碎石於墊層以下。放置潛水泵降排水,由於水量較大,停泵有水,無法完成碎石與混凝土墊層、防水層等施工。只得持續降排水為筏板等施工創造條件。雨季過後,地下水位稍有下降,水量變小。

鑒於該井位設置的特殊性,再據對周圍環境監測影響甚微、建築結構高度的上升測得沉降數據趨於穩定等情況進行分析,暫緩堵井繼續抽水,以不溢出地面為最宜,待到按設計要求滿足「沉降後澆帶要求塔樓結構封頂且沉降趨於穩定後方可封閉」條件時,堵井封帶依次進行。

4、降水井封堵方案

從開始抽水到結構封頂,歷時抽水時間長達一年之久,預估深井周圍土體泥沙或許抽空、或許已塌方,故該井不宜僅堵井口。該井無預留封閉措施及位置的特殊性截至目前尚屬首例,且無參考文獻,這便成了將要攻克的技術難題。為確保封堵完好不滲漏,項目部多次研究後修改確定了具體封堵措施。

4.1 降水井周圍注漿

18 口井採用對稱逐一單口外圍注漿方式進行封堵,即在每口井周圍鑽孔注漿,高壓噴射水泥漿和水玻璃,使抽水過程中可能產生的塌方、空隙以及疏鬆的井口等得到充盈飽滿,使其基本回歸到原自然土體狀態。

注漿孔布局:因原井徑600mm,濾網外徑400mm,由於後澆帶較窄,筏板鋼筋上下層比較密,注漿孔只能在兩側,1000mm 範圍各布設2 個,4 個注漿機,直徑110mm,深度8m。

地下室層高滿足鑽機操作高度,鑽機找平,天車、轉盤和樁位中心在同一鉛垂線上,鑽前空轉,檢驗機械性能、泥漿泵、攪漿機等注漿設備的完好牢固性等。

水泥漿配置:PC32.5 複合硅酸鹽水泥和水玻璃。水灰比0.5∶1,注漿壓力15~20MPa,水玻璃:水=1∶3配置備用,待注漿完成後再注入水玻璃稀釋液。

採用高壓噴射注漿成孔,旋轉速度為20~25r/min,提升速度為25~30cm/min,注漿壓力15~20MPa,泥漿比重1.5~1.8。鑽孔時,鑽機下的側向噴嘴噴射出的高壓水泥漿衝擊切割土體,使水泥漿與土層充分融為一體,施工技術員隨時注意運行狀態,控制孔底標高即可終孔,快速提鑽。

孔內噴射水玻璃:鑽頭提出後,立即下入注射水玻璃的管子到底。直徑20mm PVC 管子製作,底口封閉,側向開孔2mm 4 個,小孔外採用外膠帶封閉,以防水泥漿滲入,注射管就位後,採用漏斗灌入備用的水玻璃液體,每孔用量38L 約50kg。如果水泥漿已成膠狀,則減少注入量。注漿結束後開啟高壓水清理管路與設備。

孔口封堵:注漿結束鑽頭提出後,孔內水泥漿液面會凝固下沉,應隨時補漿,確保滿足封填面要求封住孔口,表面高度應低於墊層300mm,該範圍用堵漏靈(內摻JS 乳液)分層填實。

4.2 降水井封堵

施工前,先割掉原降水井上口鋼筋,以便施工操作,並用自吸泵將井內水壓至水井底部。在井內埋設1 根φ32mm 壁厚塑料水管和1 根φ30mm 鋼管(下端封底,500mm 範圍內管壁開5 個3mm 小孔,間隔1.5~2.0m),水管連接自吸泵作為施工抽水用,鋼管為注漿管,連接高壓注漿機閥門。

在堵漏靈中加入JS 乳液和水,用電動攪拌器攪拌均勻(具有一定流動性),將其倒入降水井上部,待其初凝後用小毛刷沾水潤濕養護,使其表面光澤堅實。堵漏靈具有一定強度後,將外露的塑料管割掉,用細鋼筋將紗布塞入管內,並在PVC 管內灌入速凝堵漏靈(提前將堵漏靈拌好具有較好的流動性),將高出墊層的鋼管切除。

在降水井上口塗刷JS 防水塗料,內加無紡布加強層,按圖2 示意做好墊層以下的防水卷材,與原卷材搭接好後,澆築墊層與周邊墊層平齊。18 口井封堵完成後即可進行後澆帶常規澆築事宜。

圖2 井口處理示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豆丁施工 的精彩文章:

TAG:豆丁施工 |